紅火蟻入侵全球大破解昆蟲系火蟻研究論文榮登《Science》期刊

臺大昆蟲研究團隊針對紅火蟻入侵全球研究論文榮登《Science》期刊,為分享國人此一傑出成就特於2月25日星期五上午第一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舉辦成果發表會。

李嗣涔校長致詞時指出,造成生態大動盪,被列為百大入侵物種,導致生態浩劫、並一度讓臺灣全民神經緊綳的入侵紅火蟻,其擴散途徑一直無法為人掌握,令全球難以防範其入侵,今終遭破解。臺大昆蟲系與美國、澳洲合作的跨國團隊成功破解紅火蟻的演化和入侵途徑,將改寫全球防犯火蟻入侵的防治工作。

臺大昆蟲系吳文哲教授(前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主任)表示,入侵紅火蟻於1930年代初期入侵美國後,迅速擴散至東南方十七州。二十世紀末,加州、墨西哥等地區也無一倖免,總感染面積高達二億公頃。每年導致將近八十億美元的損失。火蟻於二十一世紀初,橫跨太平洋,更入侵至澳洲及紐西蘭。此後,僅僅數年,臺灣、香港、澳門以及中國也相繼淪陷。

該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臺大昆蟲系楊景程博士表示,本研究利用大量遺傳標記,包括 66 個微隨體、2 段粒線體基因序列以及高度變異性之核基因,配合各式遺傳分析與模擬,結果顯示,幾乎所有近期遭受火蟻入侵之區域,皆為獨立入侵事件,且入侵源皆可追溯至美國族群。顯示火蟻自南美入侵至美國後,生活史特徵及族群特性之轉變,致使此物種成為高度入侵物種,於當地建立起廣大橋頭堡族群(bridgehead population),隨時具備入侵能力。

由於美國頻繁的國際貿易及運輸往來,提供絕佳入侵管道,增加橋頭堡族群被輸送至其他區域之機會。此兩大條件交互作用下,導致目前所見之全球火蟻入侵現象。其他國家若不採取積極滅蟻手段,將成為下一個橋頭堡。

同樣長期投入臺灣紅火蟻防治及研究工作的臺大昆蟲系系教授石正人表示,本研究成果不僅建立了入侵紅火蟻的擴散模式,更在實際應用層面構築完整的全球遺傳資料庫,提供新入侵國家快速指認火蟻來源族群,並針對此途徑得以實施緊急檢疫措施。

前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執行長石正人表示,紅火蟻對人類和環境危害甚大,在這些感染區域內,無論在生態、農業經濟及民眾生命等皆受到嚴重衝擊,各國無不想盡辦法消滅火蟻。但困難的是,不知道火蟻的入侵途徑,無法進行圍堵,則整體防治工作終將前功盡棄。

臺灣之前的防治工作,雖然已相當程度成功圍堵,但仍無法根治。現任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主任黃榮南教授表示,火蟻於臺灣肆虐消息於 2003 年底被報導,農委會為因應緊急疫情,與臺大攜手合作創立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進行防治、圍堵、撲滅三階段策略性滅蟻工作。而相關基礎研究工作則以昆蟲系石正人教授、吳文哲教授所率領之團隊進行。

為瞭解臺灣火蟻族群之來源,楊景程博士於 2006 年起,參與美國農部火蟻研究中心學者 Dr. Shoemaker 全球火蟻入侵途徑計畫,於 2008 年接受國科會千里馬計畫補助,前往該中心進行相關研究並撰寫本論文。臺大的火蟻研究團隊更參與另一項火蟻基因組序列解序之跨國合作計畫,成果也於今年二月榮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國際著名《Science》科學期刊於 2 月 25 日刊登由臺大昆蟲系楊景程博士、石正人教授、吳文哲教授,與美國農業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澳洲生物安全署、美國喬治亞大學及瑞士洛桑大學等跨國合作研究成果(文章網址),解析現今火蟻於全球的入侵途徑,豎立防止入侵紅火蟻侵入的里程碑。

臺大副校長陳泰然表示,臺大、農委會、國科會,針對當前國家重大問題,通力合作,才能為現今火蟻研究帶入突破性發展,並提升臺灣國際學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