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義?幸福?那是什麼?(Ⅱ)第一屆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系列講座第一場李嗣涔校長專題演講

(文接1042期)…...如果生命有一天會消失,我現在活著是什麼意義,我以為可以傳宗接代會一直傳下去,科學的sense告訴我們這是不對的,有一天它會回歸沒有,又回歸原始,這對我真的是當頭棒喝,有錯?這對我們一直相信的這件事情,不見得是事實,生命有一天會結束,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就對生命產生興趣了。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產生的?你讀演化論,第一個DNA是怎麼來的?RNA怎麼來的?第一個生命怎麼來的?第一個單細胞怎麼來的?第一個多細胞怎麼來的?生命到底怎麼演化?我大量看相關書籍。地球的發展、生命最原始形態的發展,所以對生命產生很多很多的興趣。那是1986年的事情,1988有一天,我在辦公室突然接到國科會副主委的電話,後來擔任交大校長,他問:「你對氣功研究有沒有興趣啊?」我是電機系教授跟氣功有什麼關係?我連氣功是什麼都不曉得,只是以前看武俠小說,看書中那個掌法,飛來飛去、一出手非常厲害。不過我也準備好了,因為我對生命感興趣,任何跟生命有關的事情我都感興趣,接到那個電話,一般人就...喔,沒有興趣就放下來了,我就說可以啊!就那麼一句話,現在已經過了二十幾年了,二十年回頭一看,就是這麼一句話:Yes。我可以把我後面的很多career path整個改變了,我就突然跳進了一個人家稱為「怪力亂神」的領域,研究氣功,一直研究到今天。

在過程中開始接觸宗教、接觸許許多多的事情,然後開始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所以各位,在你的一生過程中,你也會在很多關鍵點、很多機緣點,會讓你開始對這個議題感到興趣。不過幸運的是,我們臺灣大學現在有「生命教育研發中心」,可以研究、探討、傳播這樣的一個領域,諸位在大學時代就可以有一點接觸,不像我到38歲的時候,突然從生命歷程中開始理解有些是很重要的。

生命的意義可能是一個過程,因為它最後會消滅,這太震撼了,那是不是要在它的過程中慢慢去體會?所以這是各位一生的功課,從這個體會中,你會慢慢理解人生的意義,我現在跟你講再多,你也是聽聽罷了,你僅會聽聽罷了。關鍵在於以後的人生中你會慢慢的感覺到,慢慢的接觸越來越廣、越來越廣,你會開始感覺到人生的意義。哲學就是要去找,自己去思辨,自己要去查覺,這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這個process才能真正的深化刻入你的心靈,那才是真正的東西,不要別人跟你講的很多,都是聽了就忘、過了就算,我先回答到這個地方。

幸福是什麼

主持人:校長的意思是不是每個人如果要去追問這個問題,譬如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靠自己,就是在你的生命歷程中,就是要經歷一些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你才有可能去面對這個問題跟回答這個問題。

接下來主題是「幸福是什麼?」,我們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一些時刻我們會稱之「幸福」,有些時刻我們會認為「不幸福」,我們想要知道的是,這個問題可能比較私人一點,但是我們都很好奇,就是對校長來說,有沒有什麼樣的時候,您會認為這是生命中一個幸福的時刻?

校長:幸福,是對於整個生活狀態一個整體的感受,這感受,隨著你的年紀、隨著你的經驗,是會改變的。我只能講在我六十歲「這個時候,感覺幸福關鍵的根源是在家庭,不是你很有錢、有很高的成就。很有錢,可能你坐在辦公室裡不想回家,覺得回家是個地獄,一點都不覺得感到幸福,所以關鍵是在家庭。在我這個年紀,我特別強調是在我這個年紀,每個人在不同的年紀會不同,你面對的是不同的狀態。

既然是對生活的一種感受,所以它的要素不一樣、不同的,我只能說在我這個年紀,也許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孫效智主任跟我年紀差不多,可能可以體會到,可能會有共同的體會!對我們來說,家庭是最重要幸福的根源,就像我剛剛講的,你可能根本不想回家,你很有錢,你很有成就,你覺得回家是個地獄,一回去就吵架、一回去就這個也煩心、那個也煩心,所以我只能講這是我這個年紀、這個時間。

主持人:校長講幸福不只是時間因素的問題,就像我們剛才問校長什麼時候是幸福、什麼時候不是幸福,而是你對於生命什麼樣的感受,那怎麼看待這樣的生命,似乎是校長對於幸福的一套定義。

除此之外我們想要問,可能稍微偏題一點的問題。就我所知校長好像沒有宗教信仰,對於這樣的情況,有時候宗教信仰會提供一個關於人生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或是什麼是價值,一個看起來千錘百鍊答案,就是幾千年來都打不破的,那這套答案是不是比較容易透過宗教知道幸福是什麼,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話,那又是怎麼樣面對這個問題?

校長:我幸運的是二十年前我說了一個Yes,把我引進了相關領域,讓我見識到了非常多的事情,讓我開始理解了宗教的根源,讓我理解了很多事情,我並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我的理解跟宗教的理解我認為並沒有差太多。是不是一定需要宗教,不一定,如果你已經找到支持你自己心靈的信念,你也不需要宗教,沒有說一定要宗教,宗教也許可以幫助你。但是,我可以說這是我的幸運,因為我做了這些研究,讓我進入很深的層次,對於人生、生命、實相、宇宙的實相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比較理解宗教。

雖然我沒有宗教,但我的理解可以進入一個很深的層次,這就是機遇,在過程中我做了一個或一些選擇,我要強調的是,很多的機會,人生就是因緣,緣起、緣滅,一個機會來、一個機會走,很多都是擦肩而過,所以機會來的時候你能不能抓住它,跟你的哲學有關係,人生的哲學有關係,你的philosophy有很深的關係。你認為人生是怎麼樣,這是不是我要的?它就改變你的一生,會走向另外一邊,所以我一再強調自己很幸運,如果你看過我的書,你就會知道我在講什麼,我寫過三本書,你就會知道宗教,很多人沒有宗教信仰,在臺灣大部分人是拜拜,但也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佛教徒當然比較多,基督教數目比較少,大部分是民間信仰,但民間信仰不能算真正的宗教,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所以要問自己,是必要的嗎?它能幫助我什麼?如果它真正幫助我那我就信,對不對?要自己去思辨、自己去檢視自己,一切都是看自己。

聽眾提問

問:生命的意義有個古老又簡單的答案,就是追求幸福與快樂,請問校長您能提出更好的答案嗎?

校長:我不敢講是更好的。我認為是那個過程,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怎麼愛人,學習怎麼與人相處,這是我的看法。

問:校長鼓勵臺大的學生自由思考,培養重要的能力。如果大多數學生認為的較好價值,與學校所認為的較好價值有所牴觸時,該如何化解這個因為自由思考而帶來的衝突?

校長:這就是哲學扮演的角色:思辯。在2400年前,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不斷地在對話、辯論。孔子、孟子跟他的學生也都是不斷在對話。最近翻譯了一本書叫《正義》,是哈佛大學沈岱爾(Sandel)教授的課程。他在三十年前開這門課的時候,只有五個人選修。他教了超過三十年,現在每年開這門課的時候,都有超過一千人修。大禮堂全部擠滿,美國的電視界把他的課程剪輯成十二個小時,在公共電視播出,各位在Youtube上也看得到。書前幾天出來了,推薦各位可以去看。就是這樣的思辯,其實我剛剛所提出的問題就是在引導各位思辯。我只是把它引出來,這幾個問題引出來之後就要開始討論。你講出你的觀點,我講出我的觀點,然後引申出其他的案例。經過這樣思辯的過程,能夠漸漸趨近理性的智慧。所以,有衝突就對話、思辯,看看能不能達到共同都接受的一種價值。

問:請問您認為算命準嗎?您相信算命嗎?命運是否是註定的?

校長:我只能說,因為我二十年的奇特經驗。我碰過無數的具備這樣能力的人,鐵板神算、易經等等各方面的例子。我只能說,中國從古以來流傳了一套來自易經的體系。那套體系,有時候神準地讓你瞠目結舌,難以置信。但是命運是由很多變數組成的,各位可能沒有學過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只是有不同的或然率而已。有的科學家從來不相信有人可以預知未來,他舉的例子是:有人告訴你,你明天去火車站會被車撞。可是人有自由意志,聽了以後就不去火車站,自然就不會被車撞。既然不會被車撞,你又告訴我會被車撞,那本身不就是個矛盾的事情嗎?因為人有自由意志,這根本是個科學上矛盾的命題。但是當你知道了自己會被撞,因此而不去,這個可能性就因此變成0,其他可能性就開始成長,變成1。這是什麼意思?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你可能真的就去了火車站,因此被車撞。可是當你知道以後,你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把未來改變了,把那個被撞的可能性降到0,但是其它的可能性就增加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發生。所謂預知未來只是看到了一個可能的未來,但是它的或然率不見得是1。…(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