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闊新視野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術交流

「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術交流學習課程」是臺大心理系的年度盛事,由臺灣大學、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三校心理系輪流主辦。今年活動於5月23日舉行,由北京大學心理系主辦,而心理系由徐永豐副教授與賴文崧助理教授帶領12位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學生前往參與。

藉此學習課程,一方面探討心理學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甚或是不同學校間所產生的研究方向的差異,進而對三校的學系、教學及研究有更多瞭解;一方面藉由不同的授課主題,讓同學獲得到更多元的心理學專業知識。更期待學生與年輕學人在經過互動後,可以帶出未來的合作研究關係。除此之外,此學術交流學習課程也能促使三方在不同地域與環境中得到社會學習的機會,並拓展更為開闊的視野。

此次交流帶給心理系學生很多的衝擊與思考。首先,北大學生研究的完整度令人驚訝,而這樣的研究成果,絕非是一時片刻而來的,相信是花費相當多時間與精力努力而得,這是值得臺大學生學習的專一研究態度。然而,在學術交流中,也凸顯出臺大學生的主動性,無論針對何種心理學領域的議題,臺大學生都可從自身學習經驗出發,去發問並給予相關建議,由此可看出臺灣大學強調多元通識教育的成功。而無論是北大學生專心一意的唸書態度,或臺大學生多元彈性的思考精神,都是值得彼此去相互學習的。再者,身處北京,不斷體會到的是新建築與舊文化的衝擊,即便現代化大樓不斷增加,但傳統文化仍深植於北京人民身上,而如何去融合統整新舊文化的差異是個難題。就如同心理學的研究,如何去統整舊有人文思維與新的科研技術,也是一大挑戰。綜上而述,對於心理系學生而言,紮實且有系統化地整理心理學理論,同時從心理學架構出發去思考一個心理學現象,從中找到研究問題,並以新的科學技術去檢驗此現象與問題,無疑是更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