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臺大文學翻譯獎把古典詩詞變英文 羅清華副校長:臺大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在人文社會領域的決心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於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辦第一屆臺大文學翻譯獎頒獎典禮,邀請美國在臺協會美國文化中心阮家齊主任、學術交流基金會李沃奇執行長、本校羅清華副校長、文學院陳弱水院長等貴賓蒞臨致詞。

臺大文學翻譯獎由美國J&V 2000基金會全額贊助,為促進國內外中國古典文學與世界華語文學翻譯並獎勵優秀譯者,所特別設置。比賽徵求律詩及絕句英譯,並開放國內外大專院校生及社會人士投稿,期望能帶動文學翻譯風氣,讓不熟悉華文之各國人士,領略華語文學之美及其人生哲理。

臺大文學翻譯獎設評審委員會,由校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第一屆決審邀請中山大學名譽教授余光中先生、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高天恩主任及本校外國語文學系梁欣榮主任共同評比。針對本屆參賽稿件,余教授在總評時指出,中國古詩英譯,要求於譯者的,是對於譯出語(中文)的深刻了解,和對於譯入語(英文)的充分掌握,但其中許多跨文化的考驗實在令譯者左顧右盼,左右為難。所以翻譯正如婚姻與政治,實在是一種妥協的藝術,「…此於文學,尤其是詩,最為貼切」。

由臺大外文系首創的翻譯獎項,在第一屆舉辦就吸引了海內外共270位參賽者參加,困難度之高,連評審余光中教授都覺得不容易,因為參賽者必須從10首指定的律詩或絕句中翻譯古典詩詞。

因為是第一次舉辦文學翻譯獎,為了鼓勵大家參與,提升翻譯獎的水準,評審讓大專院校組和社會組的首獎從缺。即便如此,能夠在翻譯獎中脫穎而出的作品還是具有十分深厚且優美的翻譯文筆,讓三位評審在花了不少時間才得到結論,評審余光中教授強調,翻譯中國古典詩詞需要兼顧文字、詩情和內容,但是翻譯就像政治和婚姻,總是要妥協,無法讓雙方百分百滿意。獲得大專院校組佳作的羅云廷同學也說他在翻譯時遇到了格律、押韻和揣摩原意的困難,由其是文化背景的部分很難用不同的語言表達。

頒獎致詞的典禮上,外文系主任梁欣榮教授表示,這是臺大第一次舉辦文學翻譯獎,因為外文系校友心懷古典文化,有感於現在的年輕人漸漸淡忘中國古典文學的優美,也有鑒於古典文學薰陶性格的好處,於是這位臺大外文系的校友希望藉由文學翻譯獎引起年輕人對於古典文學的興趣。

學術副校長羅清華教授則表示,這個獎項的成立,表現出臺大在邁向國際一流大學的過程裡,在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決心。美國在臺協會美國文化中心主任阮家齊說這個獎項的270位參賽者中有21位來自美國,而且社會組和大專組得獎者中分別都有來自美國的得獎者,他對此感到與有榮焉。也感到此獎對於兩國的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義。

第一屆的臺大文學翻譯獎風光落幕,得獎的翻譯作品可以在「古詩欣賞,古詩英譯」網站中欣賞,網址:http://www.ancientchinesepoetry.com/NTU_Award.php ,對於文學翻譯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開始準備投稿,投稿時間自即日起至2012年2月29日止,詳情請參考臺大外文系臺大翻譯文學獎網頁。

第一屆臺大文學翻譯獎獲獎名單如下:

大專院校組首獎從缺大專院校組貳獎羅夢麟ROSENBAUM, NICHOLAS SAM NORONHA(臺大華語研習所、美國耶魯大學中文系)大專院校組参獎陳昱宏(臺大藥學研究所)大專院校組佳作羅云廷(臺師大學翻譯研究所)大專院校組佳作林紋沛(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大專院校組佳作吳瑞斌(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大專院校組佳作梅家瑄(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大專院校組佳作詹又潾(亞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社會人士組首獎從缺社會人士組貳獎吳敏華(臺灣地區)社會人士組参獎魏 嘉(大陸地區)社會人士組佳作賴淑芳(臺灣地區)社會人士組佳作李文肇(北美地區)

得獎作品刊登於:http://www.ancientchinesepoetry.com/about.php。(贊助單位美國J&V 2000基金會網站)

第二屆比賽自即日起至2012年2月29日止收件,歡迎踴躍投稿,相關訊息請參閱本校外國語文學系網站:http://www.forex.ntu.edu.tw/news/news.php?Sn=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