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的故事…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尋日‧人類的新方向

李遠哲教授於今年10月15日,週六的下午於臺大應力所國際演講廳為『第六期探索講座─化學大未來─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帶來一場以理性數據為基礎,佐以柔性的人文思辯,感性說服在座的青年學子們:在隨著先進邁向未來的同時,切勿隨波逐流,應該要保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懂得思考「問題的核心」到底在哪裡?直擊人類的「需求」所在,回歸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才能解決當前的能源問題。

化學家的貢獻演講一開始CASE帶來國際化學年的科學影片,讓我們瞭解到化學和我們的生活休戚與共:一早起來,打開冰箱裏頭擺著的是由塑膠構成的食物保鮮盒,穿上的是由合成纖維織成的保暖衣服;出門時,頭掛的時尚酷炫耳機和手持與遠方進行通話所用的行動電話,它們的外殼和內部元件也都得歸功化學材料;坐上交通車,石化燃料讓汽車得以運轉,化學科技更讓車體結構更安全輕便;路邊牆上的化學塗料,給予牆面保護並賦予令人愉悅的顏色。醫院中健康、衛生、隔離病菌效果的纖維材質,和藥品的純化萃取,還有利用化學物質來消毒殺菌,甚至減輕疼痛的發生,拋棄式醫療針頭等,都和化學有關,不勝枚舉。

可是,若我們仔細去分析充斥在生活中琳瑯滿目的物品,這些真的都是「必要」的嗎?化學 製品確實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也帶給我們非常大的便利。但大量的高科技產品,如最新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個人消費主義」的盛行,人類愈來愈奢華的生活,是否意味著:有一部分內在的本質已被我們所遺忘,才會去追求這些表層的物質富裕?化學家在發明創造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新化合物,會將人類帶往美好未來還是斷垣殘壁的人間煉獄?而人類在使用商品時,是否能追憶千年前的祖先是怎樣和大自然和平共處?是否能從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當中找到幸福的蹤跡?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太陽系的形成切入,瞭解到太陽提供大自然能量,並帶領我們回到臺灣先民的生活場域,使我們體感簡單生活、取之自然的過活,曾經在先民身上實現。太陽系形成後,整個太陽系的演化就隨著太陽的燃燒進行,例如:太陽系形成迄今又經過46、7億年之久,若再過50多億年,隨著太陽的膨大,我們生存的地球可能將不再適合生物居住。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中的萬物最終都會走向平衡狀態,但何以地球卻沒有如此呢?那都要多虧太陽散射熱能、光能到宇宙之中,而地球在演化時接受這些能量,如此綿綿不絕的外源能量輸入地球系統之中,加上地球得天獨厚的因緣,能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保存下來,例如:植物以光合作用的方式固定能量,於是生物賴此蓬勃發展,而不像大多數的行星最終平衡後是一片死寂。

科學迅速發展,人類逐漸脫離傍日而生的日子。太陽是一切能量的來源,歷經數十、百億年的累積,在地球上積存大量的能量,而這些能量就是工業革命以降,人類所大量使用的「石化燃料」。近代的人類,不像先民一樣,純粹依靠太陽過活,食物是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衣物也是取自大自然的織線布料,陽光也能直接灑落在家中。近代的人類,恣意使用太陽耗時費工所儲存在地球的能量,而且以「入不敷出」高速率消耗著它們。

美國夢碎1850年能源主要來源是占能量來源總分配的90.7%的「木材」,不過卻在短短的百年之間,1955年後完全翻盤,93.7%的能源取自來自「石化燃料」。聯合國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世界人口將突破70億大關。而全地球的人類,目前一年就約消耗掉1.4個地球資源(Earth’s Biocapacity ),倘若每個人都過著美國式的生活,那一年內將消耗掉5.4個地球一年從太陽得到、自我生產轉換的資源。因此沉醉在「美國夢」當中 的人們該開始覺醒,夢想在一塊土地上,只要透過努力與奮鬥,就能夠讓生活更加的「豐裕」,這是不切實際的作法。

全球能源的流動太陽源源不斷地供給地球能量,減緩邁向最終平衡的時限,讓地球有別於其他的恆星;但是,「光」是一種能量,而過份的能量落在地球上未必是好事情。因此地球外圍的大氣會幫我們反射掉不必要的「光」,或利用一些機制將它們吸收起來,而不是讓它們全數都落到地表上。如果把萬物分解,分到最後會變成很小很小的粒子,這些粒子之間會以「化學鍵」相連接。「光」的能量又可分成好幾種,除紅橙黃綠藍靛紫之外,還有許多人類肉眼所看不見的「光」,而要打開「化學鍵」所需要的是其中的一種「光」(按:特定波長的光波);打開「化學鍵」也就是讓萬物變得支離破碎,難以生存。但多虧大氣,幫我們吸收掉這些會破壞萬物的「光」,只讓對萬物無害的「光」透到地表上,甚至某些「光」還能在人類身上轉成生命必須的「維他命 」。

落到地球上頭的「光」除部分被地球自身和萬物所吸收之外,大部分的「光」仍然會被反射回天空之中,而在反射的過程當中,有部分的「光」在從地表反射經過大氣的時候,又被大氣所吸收、通過後射向宇宙、或被大氣反射回地表。而能讓「光」被鎖在地球要歸功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因為它們的關係,讓地球能夠保有溫暖,有合宜的溫度讓生物生存,而不像太空中其它行星一般冷寂。

全球溫度的變遷適當的「溫室氣體」有助於幫助地球維持溫暖,但因為人類工業革命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使得地球宛如一座溫室,能量難以消散,全球溫度正緩慢地上升當中。

在積極追求生產的同時,我們可曾留意到破壞的自然棲地造成多少的物種滅絕;當我們用膳之前可曾分析過我們的食物,有將近三分之一是靠自然界中的昆蟲授粉而生?這些糧食大約價值二千億美元。此外,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海魚是靠珊瑚礁供養,而這些魚供給超過三千萬人口的謀生所需。如果上升2度,那麼上述的這些將會失去。

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若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排放量濃度達到450ppm (parts per million),那麼地球的溫度將有50%的機會上升2度;而氣溫升高攝氏2度,缺水人口將達到20億,20%到30%的物種將瀕臨絕滅。從 人的體溫感受上著眼,當人的體溫增加兩度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發燒。

根據TAR 2001的資料 ,當溫度在短時間內上升2度,很有可能會產生極端氣候。而在2007年AR4建議報告書中更進一步認為,有很大的可能會產生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1950年到2000年間,以十年為單位的洪水統計柱狀圖中我們也發現,各地的洪水除澳洲之外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不過在2010年歲末,澳洲也沒能倖免遭到諾亞方舟規模的大洪水襲擊。就切身相關的臺灣,莫納克颱風的小林村慘劇仍令人扼腕嘆息難以忘卻。為此,人類訂定目標,要將溫度控制在2度以內,要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控制在450ppm之內。

覺醒雖說是談「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但是人類的未來好像愈來愈黯淡,李遠哲院士曾和年近甲子的長者談論此議題,得到的回覆是:為時已晚、太遲了。不過年輕人要相信自己,保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要因為想不通就劇下定論、灰心喪志;這個地球的點點滴滴和我們血肉相連,放棄她就等於是放棄我們自己,我們應該要秉持科學精神,從不同角度反覆思考,尋求突破的可能。

現在的地球其實正面臨命運的十字路口,到底是要「維持耗費能源的物質生活方式,還是回歸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人類該何去何從?曾經機車三貼是將六隻腳用兩個輪子代替,現在則是以四個輪子取代一雙腿;曾經科技的進步是為促進全體人類的生活品質,但隨著生活愈來愈富裕,對應的卻是有部分人家的生活愈來愈貧窮。從「終結貧窮」的社會運動著眼思考,那麼我們是否該追尋「均富」?

李教授又提到印度聖雄甘地很早就發現,「已開發」國家的發展模式是不足取的。他說:「英國為了滿足其人民高水準的生活,必須把全世界當作他們的殖民地。如果印度也要以同樣高水準的生活滿足其龐大人口,我們不妨想像,印度需要有多少個地球的資源讓他們來消耗。」 

全體提升的「均富」是大多數學界長輩,當前社會氛圍所認可之路。但是實際上,真的可行嗎?援引的數據在在指出:地球的資源無法負荷全體人民「均富」。我們應是利用現有的科技,來幫助世界各地的國家,來維持一個基本安樂的生活水準,而不是追求部分國家的奢華生活。就像全家在公園欣賞音樂會的天倫之樂,絕對不亞於shopping mall購物的虛榮。 不要太服膺社會上「維持目前或更高水準生活品質」的風氣,要相信自己。就學術上也是如此,跟一位老教授做備受公認的研究固然是好,但與年輕教授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未必沒有前途 。

醫學院護理學系郭冠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