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獻到田野 傑出校友楊南郡博士專題演講

12月16日下午3:30,寒風細雨的天氣,大批各校歷史專科及投身文史工作的朋友們開始湧進臺灣大學文學院二樓的演講廳,參加楊南郡博士「從文獻到田野」專題演講,原本只限60人次的會場,在臨時增加折椅後,還是無法滿足超過110位熱情的聽眾,委屈許多無位可坐的來賓從3:30站至6:00活動結束,全程無人離席。

本次活動由臺大歷史學系周婉窈教授所主持的「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領域發展計畫」及臺大圖書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原圖中心)共同主辦,原圖中心諮詢委員昆蟲系石正人教授特別到場代表致歡迎詞,哲學系郭文夫教授及臺灣博物館蕭宗煌館長也來共襄盛舉。

楊南郡博士是臺灣登山界先行的傳奇人物,他開啟「臺灣百岳」登山熱潮,也是第一位從登山中看見原住民部落與古道遺跡文化價值的第一人。在古道踏查之餘,也積極從事日治時期人類學及博物學者著作的翻譯工作,將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鹿野忠雄等人浩繁的報告及作品譯為中文,為後人重現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相關文獻史料,而其投入半世紀歲月踏遍臺灣群峰、深入偏遠部落、遍訪高山部落遺址,將歷史文獻調查及翻譯輔以縝密且詳盡與田野調查工作,這是楊博士對學問投注的熱情與特質。

楊博士「從文獻到田野」演講開宗明義以司馬遷撰寫「史記」為例,司馬遷自10歲起即開始閱讀大量文獻,20餘歲就遊歷大江南北,訪談各地耆老,並觀察各個歷史事件的地理形勢等。史記能夠超越歷代的史書,描述歷史事件如親臨現場,其實就是充份掌握文獻與田野調查的結果。

而文獻研究中,首重閱讀第一手資料並培養解讀文獻與研判真偽。沒有田野調查佐證,文獻不一定能說明全部真相,以狄.布朗(Dee Brown)1970年的《魂斷傷膝河》(Burn My Heart at Wounded Knee: An Indian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為例,這部公認是描述美國印地安人被壓迫史實的代表作,就是因為官方文獻無法說明全部真相並代表印地安人的聲音,所以作者必須在田野調查中,跨越領域,反覆求證,找出隱藏的、解釋歷史事件的契機。

楊博士特別以今年受國史館委託製做「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乙片時,拜訪日本大阪常民博物館的梅棹忠夫館長時,對方提到:「虛心到田野現場觀察,看似不重要的日常瑣事,甚至對方的表情和夾帶的嘆息,都傳達重要的訊息。」

而加強各種語文能力,以便利用更多樣化的文獻資料,且有助於深入訪談,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深耕,也不要忘了吸收跨領域的知識,走進大自然去取得實證知識,開拓學術新境界。以縱橫臺灣的博物館學家鹿野忠雄,橫跨考古與人類學的國分直一為例,其成就都來自於長期、長途的探險調查。楊博士提醒研究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必須從局外人的立場,轉變為夥伴與參與者,不要怕吃苦,流汗流血處,地理形勢與族群關係正是開創學問的起源地,盛讚「臺灣是活生生的人類學博物館」的日本人類學者鳥居龍藏就提出:「多讀、多看、多聽」勉勵研究者。

學習西洋人的實證精神,師法早期來臺的日本志士旺盛的探險精神;無論從事何種研究,要抱持強烈的學術意圖和爆發性的行動力;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有禮貎的對待受訪者;楊博士最後強調「抱持一顆浪漫的心」、「文獻與田野是學術研究的左右脚,必須兩脚不斷交替向前,學問才能持續進展」勉勵在場聽眾,以真心誠意「從文獻到田野」做個浪漫、快樂的學術探險家。

後記:2010年11月國立東華大學主辦「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臺灣原住民研究與臺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同時頒發名譽博士給予楊南郡先生,使其成為國立東華大學以及原住民族學院第一位名譽博士授獎人。楊南郡先生透過日文文獻的調查工作,做實地的踏查之旅,不僅將文獻做了詳實的描述,也於踏查的過程中,實際將當時部落的情況做一完整的訪查,彌補了文獻中現實遺落的差距。該研討會中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主委一句「文獻,做為一種英雄的事業!」盛讚楊南郡博士實至名歸。

100年傑出校友人文藝術類--楊南郡生於1931年,195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楊先生是臺灣登山界耆宿,臺灣當代登山文化的重要創建者,也是原住民文化的重要介紹者。簡而言之,他是一位深具開創性的文化人物,足堪傑出校友的榮譽。文/阮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