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及染色體遺傳疾病新防線-囊胚期胚胎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技術領先亞洲

臺大醫院生殖醫學團隊在楊友仕教授領導下,使用囊胚期胚胎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檢查技術,成功治療染色體轉位造成的習慣性流產病例,於2011年11月順利自然產下一名2750公克的正常女嬰,技術領先亞洲。囊胚期胚胎切片是從滋養層細胞取出5-10個細胞,不會傷害到胎兒細胞,是一種早期的絨毛膜取樣,為基因及染色體遺傳疾病提供了一個新防線;而染色體晶片除了可檢查轉位的兩對染色體外,同時可檢查出其他21對染色體,選擇植入正常染色體的胚胎,降低流產機率,減少植入的數目到1-2個,可減少多胞胎的機率,避免減胎。

個案夫婦懷孕時有習慣性流產的情形,曾有3次懷孕至3個月左右發生流產的紀錄,夫妻接受染色體檢查,發現先生的染色體第6對及14對有平衡轉位,46,XY, t(6;14) (q27;q32.12),因此造成懷孕時流產機會明顯增加。他們先來到基因醫學部蘇怡寧醫師門診諮詢,此疾病懷孕後有3/4的機會胎兒會有染色體異常。這對夫婦希望育有一健康的小孩,考慮進行試管嬰兒囊胚期胚胎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檢查來協助懷有正常胎兒。接著至婦產部門診,經陳思原醫師詳細解釋試管嬰兒及囊胚期胚胎切片的療程,充分了解治療過程、成功率及可能的風險後,決定採取此方法。結果接受1個週期治療即達成懷孕,共取卵28個,21個成熟卵有20個正常受精,其中11個發育至囊胚期,切片診斷發現有2個胚胎染色體正常,解凍植入後成功受孕,懷孕過程順利。

囊胚期胚胎切片已有上百個細胞,囊胚切片可於滋養層取得5-10個細胞,和過去胚胎切片是在6-8細胞期取一個細胞切片比較,診斷率由原來之70%,提高至80-95%,由於是已發育至囊胚期最好的胚胎,可增加著床及懷孕率。做好囊胚切片後,因為囊胚不能在體外培養太久,所以檢體送至遺傳實驗室做基因診斷的時間相當有限。因此囊胚切片後先做玻璃化冷凍,有足夠的時間做檢體分析,有助於完整且正確的診斷,等診斷出來後再將正常的胚胎解凍植入。此策略除了有充裕的時間做正確診斷外,對於卵泡過多的病人亦可避免卵巢過度刺激症及不適當之子宮內膜環境,可提高安全性及著床成功懷孕率。

過去對於染色體檢查是用螢光原位雜交術(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只能檢查少數特定的染色體,並且固定細胞不容易,訊號容易受干擾,因此診斷正確性較低。染色體晶片可以檢查23對染色體,操作上較容易,訊號清楚,不會互相干擾,因此診斷正確性較高。本院生殖醫學團隊目前治療10對因染色體平衡轉位的夫婦中,有6對是因為有習慣性流產病史,3對過去曾產下染色體異常胎兒,1對有嚴重的男性因素,經過囊胚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檢查,7對夫婦檢查出有正常胚胎而接受植入,平均植入1.3個胚胎,有3對夫婦成功懷孕,達成30%的成功懷孕率。

傳統的產前遺傳疾病診斷包括絨毛膜取樣及羊膜穿刺檢查,必須在懷孕11-13週或16-20週才可以做。一旦發現有遺傳疾病時,則必需面對流產手術,孕婦及家屬身心上皆面臨很大的壓力與創傷。如果在懷孕前就能篩檢出胚胎是否正常,選擇正常者植入女性體內,可避免這些傷害。因此著床前遺傳疾病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比傳統的產前遺傳疾病診斷能更早一步診斷出遺傳疾病。胚胎著床前診斷,用極少數的細胞做基因分析,必須有很精細的實驗操作技巧,才能做正確的診斷。目前國際上試管嬰兒中心大多把切片樣本送往美國或歐洲遺傳實驗室,路途遙遠耗時,因此臺大醫院計畫提供此診斷平台給亞洲國家。

臺大醫院生殖醫學團隊在囊胚切片基因疾病檢查方面,目前治療20對夫婦中有14對成功懷孕,達成70%的懷孕率,包括有脊髓小腦萎縮症、神經母纖維瘤、肌肉萎縮症、地中海貧血、先天性耳聾、血友病等。預期此技術及診斷治療策略將會成為未來國際上進行著床前遺傳疾病診斷之主流方法。現在已知基因異常的遺傳疾病約有一千種,用絨毛膜取樣及羊膜穿刺檢查可檢測的基因疾病,都可以用此囊胚期胚胎切片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來避免遺傳疾病。

對於有遺傳疾病帶因之夫婦,醫師會先向其說明傳統羊膜穿刺檢查和囊胚期胚胎切片基因診斷技術的優劣勢、選擇原則與根據。如果夫婦本身沒有不孕症的問題,可在家自然懷孕,等懷孕後再做傳統的產前遺傳疾病診斷,也可選擇到醫院做試管嬰兒胚胎切片疾病診斷;而如果病人有不孕症之問題,其嚴重度需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則可同時做胚胎切片診斷,避免遺傳疾病的發生。

臺大醫院生殖醫學團隊在著床前遺傳疾病診斷領域已發表7篇國際論文,現準備將最新的3篇研究發現投稿於國際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