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新生入門書院 : 人文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特質

歷史系甘懷真教授

一、全新的起點能考上臺大,表示各位都是高中時期的好學生。我們的大學入學制度整體是公平的。但所謂公平,其實只是指我們排除了社會上的特權直接介入考試制度。但古往今來,沒有公平的制度。我們的入學考試制度優厚會「念書」人,坦白說,就是會「考試」的人。這種考試制度也不利於有特殊專長者。因此,今天你們坐在這裹,只能證明你們比同輩的人會「念書」與「考試」。我經常對我的學生說:「20歲以前的成就靠小聰明,20歲以後則靠努力。」我們都是靠點「小聰明」而進臺大。雖然我也見證了「小聰明」與其後成就的關聯性。我的確在臺大認識了許多傑出的人,但至少我沒有看到一位不努力的人最後成功了。一位也沒有。此刻,在座的新生是站在全新的起點上。你的小聰明只能支撐你坐在這裹就結束了,往後要靠新的學習策略與努力。

我也不知道你們是否是幸運的一代。我這一代人讀書時很辛苦,沒有資源。但只要考上大學,尤其是臺大,就算買到一張就業的門票,其後漸入佳境。你們相反。求學時資源豐富,許多同學能夠參加暑期國外夏令營、短期出國交換留學等,讓我羨慕不已。但畢了業以後,就職的壓力與競爭比我這一輩來得大。因此,你們更要在大學階段,善用臺大的環境造就自己。「善用資源,造就自己」是我在一次對歷史系新生談話的主題。學生喜歡問:「老師,我的文憑能作什麼?」我的回答都是,在這個時代,沒有人靠大學文憑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我們認為有就業保證的醫學系、法律系,也沒有畢業生單憑這類大學畢業證書就當了醫生或法官。今天所有的大學生都應發展所謂「第二專長」,即本科系專業以外的專長。而我恭喜大家,本校是國內最完整的綜合性大學,有最多的資源提供給各位發展第二專長。就像我經常跟歷史系的同學說,你不只是念歷史系,更是念臺大的歷史系。若各位的大學四年中,只限在自己的本科中,是白來臺大了。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善用臺大整體資源,造就自己多方面的專長。畢竟我們的學生是優秀的。

二、作為對話的人文學教育就臺大共同的學術資源而言,我的專業是歷史學,故我也只能談談人文學部分。依臺大的學制,我們的大學生(學士班)要修18個通識教育課程。其中約有三分之一屬人文領域。以歷史學相關課程為例,我們一學期開出約40門通識課供學生選修,無疑是全國之冠。雖然我無法評估同學們學習的總體成果,但我想對於許多同學而言,應該是愉快的經驗。人文學的敵人是考試。許多人對於人文學興緻缺缺是因為學習的結果是要應付考試。但到了大學階段,雖然仍免不了要被評分,但考試的重要性大幅下降。我們可以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人文學。

人文學作為近代學院中的學科,它是一門科學 (science)。人文學探尋人的相關現象中的事實 (fact) ,進而是真實 (reality) 。近代學術都受到18世紀歐洲科學思潮的影響,強調眼見為憑的感觀經驗,重視方法論,以事實能被證誤為原則。如歷史學有史料考證的研究方法,使歷史事實的得到有客觀的證據。就這個部分而言,人文學是與自然科學相通的。歷史學家考證15世紀時鄭和下西洋時的航線,其對於事實追求的執著就一如生物學家在臺灣的山野間記錄瓢蟲。學生念歷史系時,他要花最多的時間在學習如何從史料變成史實。我們稱之為考證,一如自然科學的實驗。

如果人文學只在各自的學系中,上述的科學態度也算足夠了。但人文學一開始就不以它作為一門專業為滿足。我們相信,或者希望,人文學不只是專家之學,更是通識。而人文學作為一門通識,不只是讓非專業學生增廣見聞而已,所謂博雅之學。我們更希望人文學的學術資源能提供學習者反省自己的生涯或生命。因為,人文學有一基本的理念,即「人文現象是複雜的」。雖然我們可以藉由科學方法以探究人文現象的事實,但它們都不能直接回答「我應該…」的問題。每個人都要在特定的脈絡中去做決定,而每個決定都牽涉到倫理上的對、錯。我如何知道我做對了,這才是人文學的目的。

我們學習人文學,知道各種事實甚至真實,其目的是在提供我們在思考自己人生的背景知識或資源。因此,為什麼我說人文學的敵人是考試。因為單純背誦這些事實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它們不能作為你個人反省所用。歷史學引導大家去觀察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不同的人,他們想了什麼、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也失去了什麼,就是要讓這些事實成為我們討論所需的資源。簡單的說,這就是千百年來講「故事」的本質。而它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 philosophy。

通過人文學,建立自己的 philosophy,應該是人文學的整體目標,也把它當成口號吧。大家進入大學,有更多的人生體驗,更知道人生沒有完美的,也沒有絕對的利弊,有得就有失。人生無法「無悔」。若要逼近「無悔」,就是要有自己的人生哲學。這套哲學當然是學習而來的,如我們多讀哲學經典、歴史典故、文學作品等。但另一方面,人文學或許不同於自然科學,它有明顯的學習主體,就是「我」。「我」作為主體,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與學習中的知識互動。我不是在學習中轉化為被學習對象的他者,而是找到自己,或說是建構了自己的 philosophy 。我們以這套 philosophy 去為自己做決定,開創自己的人生。

因此「溝通」與「對話」成為人文學的關鍵字。在高中以前,許多人認為人文 (社會)科是「死背」之學。其實剛好相反,人文學的特色是沒有標準答案。人文學是一門對話的學問。但對話也不是信口開河,對話需要有事實的基礎。只是我們在學習了事實之後,人文學的這些資源是要讓我們經過溝通與對話,去建構你自己的人生哲學。許多理、工、農、管理學院的同學進了臺大後,發現人文學有趣了,正因為它們不再是背誦之學,而是討論人生課題、人文現象的資本。

三、複雜的人文現象人文學的有趣也因為人文現象的複雜。在18世紀以來,學者普遍認為自然現象很複雜,相對的人文現象很單純。從今天的認知來看,至少人文現象不會比自然現象簡單。從社會科學興起以來,學者利用自然科學的典範,如三段式論證法,想去推論人文現象的法則。最有名的就是經濟學的供需原理。這是一個鉅大的理論,當然有它的真實處。但至少人文現象的許多面向是大不同於自然現象。自然法則與人文法則的最大差別,在於人作為行動者是會反省而決定自己的行動。板擦掉下去是依據地心引力的原理,板擦不是會思考的行動主體。但人在中秋節時送禮,卻是此人理解中秋節送禮的社會規範,並願意遵守。但另一個人卻可以不遵守。再另一個人雖然也送禮了,卻是利用這了這個法則而行賄賂長官的私利。這才是人間。

人間的複雜性又導因於人性的複雜。此今天的人文學已能正視人性的複雜。我們經歷了20世紀後期的諸種變化,這種感觸更深。20世紀中期,美國文化當道,我們相信美國式的民主、科學是普世真理。但我們見證了宗教復興、環保運動。我們知道了人的需求是多面向的。舉例而言,我們的生存不只要民主、社會福利,也需要意義。因此,人文如果作為一個運動,它必須是多方向的。

人文學的研究目的是要理解這個複雜的人間,不要讓我們成為一個單面向的人。我常對學生說,我們不是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活在一個最壞的時代。統治者要不是宣稱我們活在最好的時代,就是最壞的時代。而他們的目的都是要我們服膺他們的教條以接受支配。教條是人文學的敵人。在人文學中,任何課題都是可辯論的。舉例而言,民主真的優於專制嗎?我們掀起這個討論不是要否定民主政治,而是去解開今天民主政治的虛偽性,如「選總統大家有機會」其實是個謊言。而藉由這些討論,或許可以深化民主政治的內涵。

四、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或許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這個世界說穿了平凡無奇。但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想像力。人文學的另一個關鍵字是想像力。我們通過文學、歷史與哲學,豐富了我們的想像力。因此,同樣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這也是人文學的本質。

整理:黃坤賢 (物理所畢)時間: 2010 年 9 月 6 日地點:臺大農經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