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影展「人生系列」思考生命的意義

臺大生命教育中心今年推出的生命教育影展「人生系列」,3月5日到27日於臺大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總共四場。打頭陣的是3月5日〈繼承人生〉,特別邀請到陽明大學楊秀儀教授進行映後座談,帶大家用生命教育的角度來討論這部電影。當天現場座無虛席,晚到的觀眾,只能坐在走道上或是站在後方,大家對影展的熱情支持,真是令人感動!

繼承人生主要是敘述男主角麥特金忙於事業,與妻子和孩子關係疏離,直到妻子遭逢意外昏迷後,對人生和家庭才有新的體悟。楊秀儀教授的專長,是病人自主權、醫療法律及生命倫理。生死教育在生命教育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在我們的文化裡是避談死的,因此關於死亡的問題往往被人所忽略。藉著這部影片,楊教授特別告訴現場的觀眾「預立醫療指示書」的重要性。「預立醫療指示書」就是當人失去意識能力,無法對醫療做出決定時,對醫療的想法是什麼?在電影中,麥特金的妻子伊莉沙白意外昏迷,醫生認判定她沒有醒來的機會,家屬必須做出決定,要讓她成為植物人(也許可以再活數十年,但毫無生活品質),或是將她的維生系統撤除。對深愛她的親人來說,這是多麼困難且痛苦的決定。幸好,伊莉沙白有留下「預立醫療指示書」,家屬可以尊重她的指示,撤除維生系統,幫助她完成人生的最後一件事,尊嚴的離開人世。因此,楊教授建議大家認真的思考,當有一天,生命進入末期,你希望什麼方式和什麼程度的醫療介入?讓愛你的家人,不要為了做決定而產生痛苦和衝突。

死亡跟人的關係是什麼呢?楊教授說,西方哲學家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裡說,我們大部分的人,是在一個常人狀態,在一個沒有思想的日常生活裡面。人是向死的存在,死亡本來是一個悲劇,但能成為一個轉機。有一天,我們意識到自己是有限的、是會死的,我們所愛的人也是會死的,只有死亡這件事的臨近,才會喚起我們的本真,然後我們會問,我們是否真的活著?在這部電影裡,這個家庭得到改變的轉捩點,竟然是死亡這件事。人們常常會問:「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會怎麼活?」往往當人的有限性已經瀕臨極致的時候,才會去思考,該如何去活著?在電影中,麥特金和他的女兒,以前可能從來沒有像這段時間,有如此緊密的關係。但死亡這件事,很弔詭的,讓他們反而更真實的活著。這就是海德格說的:「我們從沒有知覺、沒有意義的日常生活中被解放出來了。」期待每個人,都能認真的思考生命的意義,讓活著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實精彩。

胡怡 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02)8369-2254 *103E-mail: yerina@lec.ntu.edu.twAdd:10091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62號3樓之一中心官網 http://www.lec.ntu.edu.tw中心臉書http://www.facebook.com/NTU.LEC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