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稻米研究所(IRRI)之科普傳播與深度報導」 佛光大學林如森主任及臺灣大學盧虎生教授演講紀實
臺大農業陳列館透過農業科普教育模式將知識性、科技性、趣味性與農業生態、農業產業互相契合發展,帶領大家突破傳統農業認知模式,建立農業科技新觀念,落實科普教育理念,讓現代農業發展開花結果,因此在去年(2012)11月15日至12月16日舉辦「農業與科普教育傳播暨影展」,吸引眾多人士熱烈參與。
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包含人文、藝術、科學的演講、工作坊與影片,是臺灣首次舉辦結合農業與科普教育的影展。第二場演講為11月25日由佛光大學傳播系教授兼生態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林如森及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盧虎生主講的「聯合國稻米研究所(IRRI)之科普傳播與深度報導」。
全球近年來受地球暖化、溫室效應影響,糧食存量處於25年最低水平,國立臺灣大學為了帶動臺灣稻米研究與世界接軌,於2008年10月與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簽署合作備忘錄,為稻米相關研究共同努力。
臺大在與IRRI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前,當時的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陳保基,規劃由曾經在聯合報主跑農業新聞二十多年的林如森及水稻研究專家盧虎生教授帶領公共電視臺「我們的島」節目製作群,到位於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將艱深的水稻研究,拍攝成通俗的深度報導,並以「水稻視界」系列報導為題,在公共電視臺連續播出兩個星期,引起熱烈迴響,帶動科普傳播與大眾生活結合的最佳典範。
臺大農業陳列館此次舉辦「農業與科普教育傳播暨影展」,特地邀請參與此次科普節目製作的林如森與盧虎生老師現身說法,講演「聯合國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之科普傳播與深度報導」,讓聽眾瞭解艱深科學知識如何轉化成通俗的科普傳播,滲入社會大眾生活領域。
演講一開始,林如森主任首先介紹IRRI(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國際水稻研究所)。創建於1960年的IRRI位於菲律賓北部內湖省洛斯巴洛斯,是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下屬15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之一,與菲律賓大學洛斯巴羅斯分校(相當於農業大學)比鄰而居。IRRI使命是:「為了減少貧困和饑餓、改善種植水稻的農民和消費者的健康,並通過合作研究、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國家農業研究和推廣體系,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
林如森教授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來自臺灣的科學家張德慈對IRRI的貢獻;1927年出生的張德慈,於1961年赴菲律賓參與IRRI工作,任遺傳學家職。他首將臺中在來一號引入印度試種,因其具有耐肥高產之特性,在該地適應極佳,迅即大規模推廣栽培,為熱帶地區增產糧食,創綠色革命之先聲,此亦為臺中在來一號揚名國際之濫觴。
張德慈更進一步與IRRI育種家利用臺灣之低腳烏尖、矮子尖等帶有半矮生習性(sd1)之親本與熱帶高桿低產品種雜交,育成多個性能優異、國際馳名之優良品種,其表現更超越臺中在來一號,在東南亞迅速傳播,成就非凡,創較原有品種增加三倍之高產紀錄。
現在IRRI保存有八萬五千份稻種,已成為全球最大作物種源。供給全球稻作人員暨稻農之稻種已逾七十萬份。世界水稻改良品種近九成以上親本均利用IRRI種源,作為增產、早熟、抗病、抗蟲與品質改良之用。由張德慈先生所領導推動之國際水稻種源交換與合作研究數量,已高佔全世界各種作物之首位。
緊接著林如森老師以照片及影片記錄訪問IRRI的歷程,其中有一些水稻在水裡面的照片,他說明這是在測試耐淹水的水稻品種,該品種已經成功,將來可以救很多人,例如孟加拉,孟加拉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而且常常淹大水,非常需要這種品種的水稻。
另外,照片上還看到一個半矮性的稻米品種,它是造成第一次綠色革命的品種(低腳烏尖)的爸爸,它貢獻了它的半矮性基因,現在全世界的水稻都是半矮性基因。第二個綠色革命的品種在哪裡?第二個綠色革命要能夠抵抗環境的變異,全世界都在努力。另外由照片中可以看到,雖然離IRRI很近,但是菲律賓人民行銷稻米的方式還是很落伍。
接著播放此次公視團隊到IRRI製作的「我們的島—水稻視界系列報導」,林如森老師將它定位為深度報導,因為從規劃到完成很做了很久,影片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遠離饑餓」、「熱稻受不了」及「豐收的眼淚」。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們在測試夜間溫度升高對於稻米產量的影響。
影片結束後,林如森主任問大家是否看得懂?是不是獲得新知?既看得懂又獲得新知,這就是科普傳播。他說,農業牽涉到的學問非常廣泛,包括選種、育種、栽培、甚至於農業的經營、管理,這麼多領域要如何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人們瞭解,就是科普傳播。而他們就是用深度報導的方式來執行。
至於科普傳播與深度報導的關係如何?在佛光大學傳播系所教授相關科目的林如森老師指出,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指科學(Science)的傳播(Communication)。因此,科學傳播的意涵相當廣泛,包括將科學信息傳播給一般人(聽眾、觀眾、讀者),也包括將科學信息在科學家之間的傳播,或科學信息在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傳播,而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傳播科學信息的科普也在其中。科學傳播前提是科技進步、資訊爆炸,一般人必須藉由傳媒的專業提供最新且正確的科技信息,經過睿智的判斷、抉擇,提高工作效率,而生活得安全快樂。由此看來,科學傳播的意涵幾乎等同於將科學普及化。將科學知識、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等推廣、普及於一般外行人,是科普的中心思想,這也是科學傳播的前提。
而何謂「深度報導」呢?曾長期擔任平面媒體資深記者的林如森說,如果新聞報導是幅素描畫,那麼深度報導就是經過仔細雕琢過並加以著色的油畫。新聞記者的責任,不只是在報導表面事實,最重要的是,必須以敏銳的觀察力,進一步探討與詮釋新聞,藉以呈現新聞事件背後的社會意義,而新聞意義的呈現就需要「深度報導」的訓練。
他指出,「深入報導」是一種系統而深入反映社會重大新聞事件,闡明事件因果關係,揭示或探索新聞事件發展趨勢的一種報導方式。美國專欄作家Roscoe Drummond認為,「深度報導」是「以今日的事情,核對昨日的背景,揭示明日意義」的一種報導,此一觀點為深度報導指出了一條報導路徑。其次,深度報導也有它的特性,包括:
1.深刻性:(1)深度報導的科學性(2)深度報導的拓展性(將新聞事實由表層拓展到深層、由事件本身拓展到認知、將新聞事件本身拓展到事件之間,以及事件與人之間的聯繫)
(3)深度報導之啟發性2.廣泛性:(1)在體材選擇上體現出深度報導的廣泛性(2)在訊息內容上體現深度報導的廣泛性(3)在說服力上體現深度報導的廣泛性
3.互動性與遞延性:例如「水稻視界系列報導」,於電視上的播出是在世界糧食日,這樣就會有互動。影片後續回到臺灣大學農藝系訪問,並遞延到臺灣鄉間,那些賣農藥的是如何宣傳自己的產品,其實是殘害農民及殘害我們的生態及稻作生產。
4.整合性:記者在撰寫文稿時,會分成新聞事實、評論稿、分析稿、解釋名詞、背景分析等多種文體。報導形式甚至會採取調查性報導、解釋性報導、精確性報導等形式。而深度報導則採取了整合性的報導。
林如森說:「科普傳播其實就是Transfer→Transformation的過程,即轉移到轉化的過程,轉化成大眾都看的懂的知識。」而盧虎生教授也提到科技是為人類的福祉來服務,我們的經費都來自於大家納稅的錢。必須透過大眾、科學家還有傳播學者三方合作,才能把消息很正確的傳達出去,讓人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盧虎生說,IRRI就在菲律賓,但菲律賓卻是最大的稻米進口國,就是政府不重視,未能正確的傳達給人民。到頭來倒楣的還是那些因為氣候變遷而受到影響的人民。科學家正在努力,透過正確的傳播來支持研究,而這些研究的成果又回饋到整個社會,這是深度報導很大的意義。
演講會結束之前,由盧虎生與林如森老師與參與的聽眾互動,讓聽者「有問必答」,更進一步瞭解科普傳播的重要性,帶動會場氣氛,達到此次活動最佳傳播效果。《本文內容經講者檢視同意報導》(文: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謝銘煇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