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

主題演講:〈從東亞“知”的型態中再考東西融合之類型〉

演講人:韓國江原大學李光來(Lee Kwang Rae)名譽教授

李光來教授認為,在近代東西文化融合的過程中,中、日、韓面對西洋知識與文化衝擊所採取的態度,三國都保有相同點。亦即皆以本土思想主軸,進而運用西洋外在物質,主要分為(1)中國「中體西用論」;(2)日本「和魂洋才論」;(3)韓國「東道西器論」。中國是東亞三國中最早接受西方文化,以魏源的《海國圖志》為例,說明韓國自朝鮮時代以來,多次派遣使者到北京,藉此吸收了不少西洋知識文化。日本則透過中國汲取西洋文化,也有直接與西洋交流吸收文化的情況。相較來看,韓國不同於日本受到兩個不同媒介介入,透過中國來吸取西洋知識文化,是偏向單一的介入。韓國主要是經過中國吸取西洋文化,所以在態度上比較消極,而日本則有中國與西洋兩面介入,因此態度比較開放。李光來教授也以「感染」一詞形容東亞三國接受西化的情形。「感染」,也可以反映出三國吸收近代知識的過程。

面對西洋文化的東傳,日本可說是最早接受西洋文化的國家,換言之,日本透過自國主體性的消滅、減弱以強化其接受西化的態度。韓國則是採取「感染」的防禦性態度。而「感染」隨著防禦性,抑或是開放性之不同,也會反映在東亞三國汲取西洋知識時呈現出不同的面向。李光來教授指出:以東亞三國來看,中、韓兩國是防禦性的感染,日本則是開放性的感染,分析雖然有兩種「感染」的型態,但其實三國都有各自的特色,不能一概而論;韓國本身,雖是透過近代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1835-1901)來吸收西洋文化、社會進化論,但遺憾的是,開放派在政變失敗後,近代化改革也因此而停滯。透過李光來教授的演講,使大家對於中、日、韓三國西化過程的文明發展史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東亞各國對近代化的研究,多將重點放在中、日兩國的發展上,此次由李光來教授從韓國的視角分析東西文化融合與衝突的問題,更能拓展研究領域的深度及廣度。

(二)【研討會】 專題演講

專題演講分別邀請到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宮川康子(Miyagawa Yasuko)教授、筑波大學平岡敏夫(Hiraoka toshio)名譽教授、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部錢國紅教授、天理大學松尾勇(Matsuo Isamu)教授、弘前大學人文學部李梁教授、京都大學地域研究統合情報中心貴志俊彦(Kishi Toshihiko)教授、國士館大學竹村英二(Takemura Eiji)教授、神戸大學人文學研究科緒形康(Ogata Yasushi)教授及韓國江原大學李基原(Lee Ki Won)教授等九名學者蒞校演講。演講內容相當多元,除了日本文學、歷史、中日文化交流外,涵蓋與韓國交流的相關議題,並延伸到東亞區域研究的議題,藉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間的交流,提供大家全新的思考方向,並達到跨領域、跨國界的整合目標。

(三)【研討會】 綜合討論

針對上述十篇論文的發表內容,與會學者再進行綜合討論,內容摘述如下:  李光來教授提到,近來有諸多「知識消費」、「國家消費」等新的用語出現,他對東亞的知識文化怎樣塑造成一種商品銷售出去很感興趣。東亞經濟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之一,接下來大家必須思考的就是知識的近代化和制度化之相關問題,李教授認為東亞的知識學問必須超過解釋的階段而達到創造的階段。

宮川康子教授則認為,在現今的日本社會,浮動著諸多不安的因子,東亞的領土問題所造成的國與國間的緊張關係,連帶著國民精神也受到影響。因此,此次以中、日、韓三種語言對話、互相交流是相當重要的。宮川教授表示,透過此次的討論,本身也得到相當多的啟發,諸如西洋文明該如何運用?以及傳統儒學是否重要?未來想針對這些問題繼續作深入的探討。

平岡敏夫教授提及,文學在近世(德川)時期,是指思想、實學、漢學等這些學問文章,而「戲作文學」這類娛樂性質的小說,受到當時社會蔑視。進入近代後,小說也依舊被當作是娛樂大眾的作品,而文學之所以稱為文學,就是在文學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意涵,帶給讀者感動及諸多想像空間,若非如此,那文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另外,平岡教授補充道,文學存在的理由,是為了超越現今那些出人頭地的官界、政界等庸俗的思維而存在的。

錢國紅教授表示,東亞地區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連結,不只有儒學,近代以前的儒學,除了學問之外,宗教信仰、教育、思想、文化等等都納入儒學的教科書裡,而這些都屬於東亞的共通經驗與傳統學問。松尾勇教授分析韓國現代社會中的語言文化,表示語言可以反映出社會變遷的情況,社會現象若改變,語言用法也會跟著改變。在現代社會,亞洲各國人民因為工作而移出或移入韓國,在日本有稱為「結婚移民者」的說法,而這些移民主婦們要適應新環境是相當困難的。松尾教授自己在韓國教育學會裡,協助很多移居韓國的新住民去適應韓國的生活。這些因為語言所產生的社會課題,也是過去不曾出現的近代性問題,值得大家持續觀察探究。

李梁教授認為,臺灣大學在東亞古典文獻的解讀能力方面相當強。此外,也擁有與外國交流的優勢。若是無法讀古文,那麼就無法繼承這些古典的知識。經學在近代以前被視為協助出人頭地的工具,而現今社會,經學已不再具備這樣的功用,但在人文社會科裡,仍存在著對經學研究保有熱情的人,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此外,貴志俊彥教授所提倡的是不封閉的東亞論和無法封閉的東亞論的兩項議題,呼籲大家進一步思考這些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相對化是否有可能研究,他贊成「日本與韓國研究整合平台」將研究近世、近代、現代各個不同時代的學者們聚集一堂,促進人文與社會的交流對話,而不是單一國家或各個時代的專家學者閉門造車進行研究。

竹村英二教授說道,有關東亞,在研究方面不僅是在朱子學等儒學的學問上,也包含了其他各領域的學問,根據區域的不同,所發展出來的結果也有所不同。緒形康教授贊同李梁教授所說的,培養年輕學者解讀古典文獻能力是必要的,即如研究近代文學要讀夏目漱石的文章,而研究社會學的要讀馬克思主義,讀這些文獻就如研讀漢學或莎士比亞文學一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應該具備解讀古典文獻的能力。

(四)【研習營】專題演講:〈歷史記載與國族主義─神話與歷史之間─〉

演講人:京都産業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宮川康子(Miyagawa Yasuko)教授

宮川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史學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1928—),他認為歷史是從過去往未來的直線性方向前進,到了達爾文主義後,歷史是賦予一種進步的概念。傳統歷史紀載,分為紀傳體和編年體兩種形式。朱子學的歷史觀是天人合一,而日本則是瓦解朱子學的歷史觀,將之分成「有鬼」與「無鬼」兩派,古文辭學派的代表荻生徂徠(1666-1728)是繼承朱子的有鬼論,古意學派的代表伊藤仁齋(1627-1705)的無鬼說則被大阪懷德堂學派所繼承。

徂徠認為,天跟人之間由聖人作為媒介,也就是所謂的「歷史的起源是透過聖人來創造的」起源論;而仁齋的話,雖然有天道和人道,但中間並沒有聖人作媒介,人只能仰望天,這不同於朱子學所提倡的天道合一。此外,宮川教授也談到日本學院史學的問題,由重野安繹(1827-1910)和久米邦武(1839-1931)為代表的史學派,繼承中國清朝考證學。他們也被稱為抹殺博士,批判民間一切故事性的歷史,連有名的英雄弁慶也被抹殺掉。但也因為他們的史學觀不承認最早的神話天皇,所以無法構成具有整體性的通史。相對的,民間史學繼承了賴山陽(1780—1832)的《日本外史》,接受故事性、文學性的浪漫傾向,這學派著重英雄傳的歷史,而英雄傳的寫法,在近代被當作日本自我投影的象徵,這樣的史學觀,完全忽略了近世民間史學所追求的無鬼論。最後,宮川教授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識,提及究竟歷史有沒有可能從國民國家解放?她認為,我們應該盡可能去挖掘被歷史大敘事所掩蔽的一些多樣性歷史敘事,並釐清、闡揚多樣化的歷史敘事結構。

(五)【研習營】分組授課

研習營分為A、B兩組進行,與會的全國研究生自由選擇有興趣的組別參加,由上述十位學者,針對相關研究主題講授研究方法。各位學者皆針對聽課學員反應,適時補述內容,並特別針對較難或是學員難以理解的部分仔細講解。每場最後也保留三十分鐘,讓學員自由發問並做雙向討論,整體而言,兩組學者與學員的交流都非常熱絡。透過研習營,學員不僅可與不同領域的國外專家學者交流,更可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到研究方法,給自己未來在研究上較為明確的方向。「日本與韓國研究整合平台」依循成立的目標與宗旨,又發揮了一次回饋社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