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參與APEC經驗以及兩岸關係

校內指導:臺灣大學課外活動組活動指導:外交部國際組職司、經濟部國貿局、教育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贊助單位:國泰金融控股股份公司、聯華神通集團、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人:陳士魁先生(行政院政務委員)主講人:江丙坤先生時間:102年5月3日9:00~21:30地點:臺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亞太青年社緣起:對一個以經濟貿易為命脈的海島型經濟體而言,國際貿易、國際空間絕對是難以忽視的課題,因此,建立平臺能讓青年增進對APEC的了解,發展相關的能力,甚至進一步成為國際間交流的APEC平臺。因為這樣的熱枕、理想,結合一群參加過APEC相關活動、或是對Model APEC有興趣的青年學生,希望藉由舉辦相關活動,促使更多人關心APEC的議題、關心臺灣的國際經貿以及國際參與。

趙永茂院長首先致歡迎詞之後,演講會正式開始。主持人陳士魁先生表示:「臺灣(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歷史及文化牽連甚深,但彼此間政治問題糾葛難解,儘管臺灣內部對於兩岸問題有不同的看法與立場,不可否認,現階段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快速,綜合國力提升,在亞太區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兩岸之間的互動也越趨密切,臺灣(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不論是競爭對手,抑或合作夥伴,在區域情勢的考量下,對於兩岸關係有更多了解,將是臺灣青年不可忽視的。如何在兩岸關係發展下,尋求臺灣的國際空間,更是我們關心的課題。APEC是兩岸共同參與的區域經貿組織,兩岸是否能藉由APEC經驗,擴展到其他國際組織,也給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因此,邀請江丙坤先生蒞臨臺大,談談親身參與APEC會議的經驗,以及對兩岸關係、臺灣國際空間的看法。」江資政對亞太青年社的同學探討APEC各種活動研究兩岸關係與臺灣國際參與表示敬佩,也非常高興能受邀參加如此有意義的演講活動。

兩岸關係會影響兩岸的經濟與政治發展,從過去的經驗來看,1972年大陸和日本建交,導致臺與日斷交,原本與日本有外交關係時,江資政能隨時進出日本的大藏省、通商省,但斷交後第二天,就被禁止進出,有要辦之事卻不得其門而入,讓他當時急出病來。

1974年調往南非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館負責辦理商務貿易工作,之後臺灣很快就與南非簽訂雙方互惠關稅協定,比在1992年參加APEC,1994年才與APEC成員國展開關稅互惠早了20年,可見兩國外交關係對經貿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到了1990年代他出任經濟部次長期間,也在泰國建立經貿互惠關係,推動經濟發展。

1981年大陸鄧小平推動社會開放及文教改革以帶動經濟建設。

1987臺灣經國先生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開放榮民返鄉。

1988自1:46更進一步讓臺幣升值到1:26,於是臺商大量遷往南洋及大陸投資,其中臺商投資於江南省的量最大,帶給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約20倍,臺灣的經濟成長也有兩倍之多。可說是對兩岸雙方經貿都互蒙其利。才導致1990、1992在香港談一中共識,各自表述,然後1993年於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

2005年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分親赴大陸,與當時大陸的主席胡錦濤舉行「連胡會」,4月30日發表五點聲明:1.肯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雙方對等協商;2.結束兩岸外交競爭(外交休兵);3.建立三通、文書認證;4.開放臺灣民眾參加國際組織活動,臺灣以臺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參加APEC簡稱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5.兩岸維持現狀今後談判先經後政。

2009年接獲國際衛生組織WHO來函表示:我國衛生署可以觀察員身分參加WHA大會,衛生署署長也可出席國際衛生組織會員大會。所以兩岸關係良好是可以讓臺灣在國際間得到更多的利益。

馬總統上任後與對岸簽署18項和平協議。參加APEC後已與30多國交談經貿互惠,約有280多場談判,但臺灣出口之免稅情況到目前為止對歐、美、日、韓、東協均未能免稅。而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國幾達全免稅,韓國亦多有斬獲,所以臺灣之經貿上有甚多困境尚待突破,與大陸簽訂ECFA仍不可避免之事,兩岸總共有1萬3千多項農工產品尚待談判,臺灣有6千多項,大陸有5千多項。關稅優惠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1)全免、(2)保留原來程度、(3)分年降關稅,但均必須國內各項產業先有協議,政府才可能與他國談判成功,否則全成了空中樓閣。兩岸外交休兵,馬英九上任後,免簽證國有132個,也簽訂了臺日貿易協定、臺日漁業協定,多有影響政治經濟之發展。我與新加坡在2001年原有機會簽訂互惠關稅,但因名義問題在我們立法院懸而未決而作罷,十分可惜。

我們需要和平、繁榮來爭取下一代安居樂業,並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與陳雲林在金門送別,臨別贈言,我們在這方寸之地曾經兵戎相見,雙方軍民生命財產犧牲甚大,今後期許雙方要珍惜和平、繁榮,安居樂業。

主持人陳士魁宣告演講部分結束,並親自驗證在2005年連胡會之前,其本人亦有與大陸人士怒目相看之經驗。但如今都已雨過天青,成為歷史陳跡。2005年以後,大陸方面已相當注意臺灣人的關係與感情,2008年澳門東亞運及在北京奧運,彼此均有默契,運動員互賀得獎並且彼此加油。在各方面之活動接觸,大多以互利、共繁榮、共贏為依歸。

主持人與演講者對話

陳主持人請江資政就兩岸關係往來從怒目相看,到可以溝通而成為可以交談的朋友,分享其中經驗與看法。

江資政:大陸官員來往態度的改變,是由於相交機會愈來愈密切,彼此生活方式、文化交流愈來愈瞭解。臺灣的情況對大陸影響很大,臺灣民眾熱情、好客、有禮,使對岸民眾受到感染,有如我們到日本觀光,也會受到影響一樣,相信怒目相看之情形應該會漸漸消失的。

陳主持人也表示有次到大陸賑災,在四川衣之寺,他出示之名片是代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字據,雖然開頭大陸人士有些錯愕,問道為什麼你們尚用臺灣的名片,陳士魁馬上回應道,十二萬分急著來賑災,哪有時間來講究這些。對方也就哈哈大笑也能接受。

開放現場問答

由於時間關係,分兩個階段提問,前段3個問題,後段3個問題。

提問:我來臺讀書是因為兩岸關係改善。兩岸簽署貿易協定,目前臺灣利多,並不平等。

答:大陸給予臺灣比WTO更好之待遇,讓利不代表吃虧,開放愈多,臺商對大陸愈有機會,是對大陸愈有利。譬如規定臺商銀行先設代表辦事處,三年後設分行,有營利,五年後才可做人民幣操作。臺灣則讓大陸來臺就可設分行,馬上就可做人民幣操作。彼此都是經過協商同意的,互相有利。

提問A:請問兩岸關係在經濟政治的藍圖在哪裡?提問B:臺灣在WTO、WHO之外有何處可發展國際關係?

答: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在先經後政外,中間尚有文化教育這個部分,臺灣朝野對兩岸政治問題尚未有共識。雖然國民兩黨均愛臺,但必須安居樂業,和平繁榮,無爭論之必要。

APEC是條好的途徑,但要建立走上區域之安全與整合,要有創意主張,得到大家共同認同才能實施。

提問A:九二共識、辜汪會談已經過了二十年,在二十年之後是否有更妥善之方略?提問B:參加東協要有何作為?

答:臺灣經貿出口總值,大陸約占40%,東協約18%,都非常重要,尚須要加強。政府要用很多方法來整合國內產業,才能來談參加東協的事情。

提問:2005年連胡會後,兩岸亞太營運中心,由於政黨影響,並未成功,應如何推動?

江資政:臺灣應該是兩岸亞太營運中心對大陸政治、財經之跳板,同文同種是優點,加強兩岸良好關係,充分發揮優點,雙方都有利

5. 提問者(輔大陸生):提問A:胡主席說要更重視臺灣民眾之感情,請問是否可加強臺灣民眾對大陸民眾感情之重視?提問B:龍應臺認為現階段兩岸文化、生活方式有很大差距,應如何加強雙方民意之契合?

江資政:A:現在臺灣很多人都不看電視,或只看益智性、新知報導節目,其實兩岸都必須加強「國際新聞」之報導,兩岸電視臺相互落地設立,可以促進兩岸民眾彼此之瞭解與感情。

B:教育扮演很大角色,大陸能有20倍成長之經濟發展,一定在各方面有很大的改革進展,才有可能達成,尤其是除了硬體,還有軟體、誠信、尊重,要有協商,要建立互信。

6. 兩岸交流民主問題是具有爭議性之課題,請問如何處理?

江資政:兩岸交流是民主化更為有發展,從十八大來看,大陸當局對民意愈來愈重視,民主是必須相互尊重,但必須要學到真正的民主。

後記:演講會由於陳主持人及江資政都是經常往來於兩岸事務之實際工作者,是故談話內容豐富,鞭辟入裡,而且把為國劬勞的事情娓娓道來,真情流露,讓聽者有如親歷其境。尤其是江資政在答覆同學提問時,深入淺出,字字珠磯,而且實情實況無半句虛語,讓聽者恍然大悟,突出迷津,真乃經典之作,歷來僅見。(文:西礁子)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