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結果出爐 野外實察、英文應試、論文簡報 展現跨科真實力

教育部指導,中國地理學會主辦,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承辦的「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第十二屆總決賽,將於28日(週六/個人組)、29日(週日/團體組)兩天在臺灣大學校總區激烈登場。「高中地理奧林匹亞」是國內高中地理學科中最重要的、也是挑戰最高的比賽,今年個人組決賽共有34位晉級參賽,比賽方式以國際賽試規格全程以英文命題和作答,更安排選手們進行戶外實察,考驗高中生對生活環境觀察、彙整與評論,挑戰度極高。團體組則再分為「論文組」及「海報組」兩大項,優勝對伍不僅要選題有趣精彩,更要研究分析、再上臺公開簡報,展現跨科統整的真實力。

個人賽:帶著GPS上考場

28日(六)個人組賽程分為上午近三個小時戶外實察,每一位參賽者都配有GPS,實地到野外蒐集資料和定位。主辦單位表示戶外實察項目對習慣室內筆試的我國學生而言是一大挑戰,不僅需要具備地理知識,選手們在觀察後彙整資訊後進行分類、繪圖,再進行分析和評論,是展現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和語言表達等綜合能力,這也符合十二年國教多元評量和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的推廣方向。

賽試下午場的筆試也頗具挑戰性,試題更是採開放的申論題、作圖題等題型,全以英文應試。過往參賽同學都表示要讀懂英文試題,還要能以英文陳述地理事實上的自己思考與觀點,挑戰非常高,卻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團體賽:遇見「人味」的創意題材

團體組部份則是每隊由2-3位學生組成,並由1-2名指導老師領軍,採自訂研究議題,實地考察、收集資料後提出精闢的地理小論文參加。今年共計44隊晉級決賽,29日(週日)上午先進行分組口頭問答,各組介紹研究動機、調查過程與研究結論,並回答5位評審的提問,下午則由晉級總決賽的八強,公開口頭發表論文。

主辦單位表示,論文作品多從選手們自身生活環境和經驗取材,而且發現學生從「人味」的觀點創造出許多創新主題,例如分析遠洋漁業就會加入船長的人物思考,從郵件發送去探討哪裡居民最熱心、廟會活動轉型與居民認知的微妙變化等等,顯示臺灣高中生除了一般地理環境知識外,越來越關心人文地理、並具備洞察能力。有些作品在邏輯推理、調查深度、及呈現方式生動有創意,可看出參賽同學和領隊老師對作品的投入與對地理的熱忱,不難看到臺灣孩子良善正念的可愛之處。

緊接「高中地理奧林匹亞」之後是為國中小同學舉辦的「第九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也將於11月2日(六)在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舉行全國總決賽,小小選手們表現備受期待。

※國家科學委員會長期補助本活動經費,臺灣國際航電GARMIN長期贊助GPS(衛星定位系統)予表現優異的團體組學校及個人組優勝選手,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