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解密 21世紀臺灣教育與產業制度面的困境 許炳堅博士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臺大電機系,獲得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哲學博士,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正教授,目前在台積電公司研發組織擔任處長。是1996年「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會士 (IEEE Fellow)。

許博士擔任過 IEEE「超大型積體電路系統期刊」(SCI) 總編輯,IEEE「多媒體期刊」(SCI) 創刊總編輯,以及「線路與系統學術會」(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總裁。於2004年獲得學術會「傑出服務獎」。於2006年教師節,領取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2007年至2010年,擔任國科會「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劃」人才培育分項召集人。2003年獲得國立交通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2011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2013年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

為回饋臺灣社會,許博士近年來,四處奔走無私無悔,大力倡導21世紀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之解套方案,許教授言詞犀利、宏論精闢,顯露其個人深厚學養經驗,企盼針砭當前施政諸多缺失之際,能為臺灣社會振聾發聵,導引出一條明燈大道。

臺大校訊承蒙許炳堅博士允諾,提供其各地演講內容以饗校內外師生讀者。囿於篇幅限制,本刊將編撰各期精要提供各界思考,進而共同創造一個可行又能行之畛域。詳細原文將刊載臺大校訊網,以及臺大首頁最新消息。

21世紀的新挑戰:人機競逐的社會

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國際化、全球化直迄人機競逐的新挑戰,我詳述了三階段的關聯性。在此,提出因應之道。

1970–1990年國際化

國際化的特色,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互動、貿易,非常地頻繁。此一時期的年輕人,如果留在國內就讀大學、或者研究所,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還要加強英文能力,特別在「閱讀寫作聽與講」各方面,都要提升。廣達電腦林百里董事長在2012年9月8日出席聯合報系主辦的聯合大講堂指出,此一時期屬工業經濟,臺灣產業由第一產業的傳統產業,跨足到第二產業的製造業表現出色、可圈可點,令人拍手叫好。

1990–2010年全球化

全球化的特色,就是不少工作會外移到生產成本比較低廉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此一時期的年輕人,倘若留在國內讀大學、研究所,除了要學會「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之外,還要會做「沒有被其他人取代」的事,這樣找工作才不會撲了個空。除了加強英文能力之外,還要適應各國的工作習慣、生活習俗才能在跨國公司工作,或者與其他國家的客戶打交道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按照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看法,此一時期屬於「知識經濟」。臺灣的產業,進一步延伸到「第三產業的服務業」,表現尚可,算是及格的分數。

2010年開始人機競逐的社會

現在,因為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性能已全面提升、又比人工更可靠,從2010年起,老闆們會優先把工作交給電腦與機器人做,例外的事情才會用人工處理。此一時期的年輕人,除了要學會做「無法被電腦、機器取代」的事,而且要學會「沒有被其他人取代」的事,包括工資低廉的競爭者,或者在同一家公司裡的先進學長們。

加強英文能力之外,還要適應各國的工作習慣、生活習俗。如此還不夠,因為「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性能,每年都在不斷地提升。不出十年,自己目前的工作很可能被自動化所取代。所以要培養終生學習與終生創新的能力才行。

這一波衝擊剛到,世紀各地都來不及做出反應。不只是臺灣地區的年輕人失業率飆高,美國、歐洲各國、日本也一樣無法倖免。各國的專家學者還沒有找出對策,也未寫進教科書。同樣地臺灣各大學以及政府部門,已經看到了年輕人失業率飆高的問題,卻還未見良好對策。

年輕人在吶喊:到底,我該怎麼做?

無庸置疑地,在2010年起「人機競逐」的社會裡,想贏,在所做的項目就要比「電腦、機器、其他人」更好、更快、更便宜。例如,吳寶春的麵包、戴勝益的王品臺塑牛排,就是很好的範例。按照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看法,這個時期屬於「創新經濟」。以前知識經濟的競爭模式是團體戰,現在創新經濟競爭模式是個人對個人。

以前臺灣有勤快的工人可以與美國競爭,現在勤快沒用,美國做得到的網路革命:用Google學習、透過Facebook談事情、靠Twitter互動、在Amazon購物……,而在臺灣我們還做不到。臺灣的產業,無法由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再更上一層樓。總體表現非常不理想。薪資階層的有效購買力,倒退嚕到17年前,很慘!

「化」這個字有特殊意義。在前兩個時期1970–1990年與1990 -2010年,人們已經找到對應答案,知道如何讓自己融入新的體系屬於「化學變化」的同化過程。至於最新時期的「人機競逐」的社會,人們仍然束手無策、找不到好的答案,才會造成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失業率不斷狂飆。所以這一時期,還不可以冠上「化」這個字!

臺灣的教育遇到了天敵與剋星

20世紀中葉,美國貝爾實驗室的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巴丁 (Bardeen)、布拉頓 (Brattain)、蕭克利 (Shockley)共同發明了電晶體。接著是積體電路,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的傑克.基爾比 (Jack Kilby)與費爾契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羅勃.諾義斯 (Robert Noyce)分別發明出來;在後者過世之後,前者獲得了諾貝爾獎。

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遵循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就是說「一個晶片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到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反應到電子產品上,我們不但有快速的個人電腦(PC,Personal Computer)可以使用;近年來平板電腦(iPad)與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大為流行。手機的進展,由2G手機兼具照相功能,到3G手機可以「滑」著上網、到4G手機更為快速與便捷。往後20年內,電子產品的效能還會增強一千倍 (2的10次方倍)左右。想想看,到時候有多少工作會被電腦與智慧型機器所取代?

人類有詳細的歷史記載,大約是五千年光景。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距今是兩千多年,與基督教的耶穌差不多同一時期。如果我們往前後觀看六百年的時光:18、19、20世紀的科學進展,主要集中在機械與土木方面,創造了不少協助人類的有用工具。20世紀到21世紀裡的科學進展,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電子與光學方面,快速電腦與智慧型機器將會在21世紀末期取代一半以上的人類工作。到了22、23世紀數位腦(digital brain)的持續發展,將會取代人類95%的工作,特別是在數理方面需要大量與快速計算的工作。

很可悲,數理計算的能力比較好,本來是臺灣年輕人的強項,現在卻遇到了人造的天敵與剋星: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如果我們不放開心胸認真檢討與調整,那麼我們臺灣年輕人的整體未來,只會愈來愈悲慘。

以前的成語說:「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新的警語特別強調:「還有旁邊的浪也一直擠過來」。旁邊的浪,指的是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

21世紀,新剝削現象工作的性質與報酬和以前非常不一樣22K的由來

21世紀,因為老闆們會優先把工作交給電腦與工作機器人去做,因此人們工作的內容與性質與20世紀時大不相同。首先要瞭解,不少大學畢業生每個月領22K是怎麼出現的?

行政院勞委會考量都市生活的需要,訂出每個月最低工資,在2013年4月1日起是19,047元。老闆們根據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替代費用、加上考量人工的彈性,找出來大學畢業生的平衡點就在每個月兩萬兩千元左右。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如果在未來幾年很有可能被取代,那麼每個月的薪資就會卡在22K附近。

超越等式 擁抱不等式及不確定式

在〈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一文裡,探討真實社會沒有簡單的0或1(黑或白、錯或對)。現有的教科書內容非常明確,好像數學的等式:二加二等於四,只要求讀者全盤接受,不需要動腦筋思考。這種知識很容易被大量地儲存在電腦裡。所以,臺灣的年輕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所,辛苦接受近20年的教育所獲得的知識,產業界的老闆們只要按幾個鍵,就可以輕鬆地使用電腦與工作機器人取代,或者只願意提供22K。

在人機競逐的社會,擁有獨特的一技之長,是出人頭地的好方法之一。另外的方法,便是要善於處理「等式」之外的「不等式」或者「不確定式」。

不等式的例子有很多,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的長度,就是一個例子。還有,「A加B大於C」,也就是從C算起,一直到「A加B之和」,都是可以接受的答案。在實際生活與工作的運用上,遇到許多個答案皆可以的情形時,人們臨場應變的反應速度,可以比電腦快。因為電腦還需要等待操作員來做選擇。

至於「不確定式」的狀況,那就更有趣了。「剪刀、石頭、布」的猜拳,就是「不確定式」的例子。買樂透選號碼,也是完全的不確定式。至於預測明天的股價,因為可以根據前幾天的股票走勢來做部分的預測,所以是屬於部分的不確定式。還有,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合法賭場裡,如果有人可以精準地算牌,就可以把完全的不確定式狀況、轉變成部分的不確定式,而增加獲勝的機會。當然啦,在賭場裡如果太明顯地算牌,會被賭場的警衛人員請出場,列入「不受歡迎人物」的名單上。

對年輕一代的世代剝削

2012年9月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名譽退休教授,在他的部落格 (http://mhperng.blogspot.tw/)連續貼了三篇相關的文章:「供需與分配:誰的正義」、「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詳細說明這一代年輕人是如何被上一代犧牲掉的,現在連鎖餐飲林立,有了大賣場和全國電子;30年來臺灣所有的產業規模都在大吃小的過程中擴大,使得利潤和控制權迅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使得年輕人失去了往上流動的管道,成為永遠的奴工:不但無出頭天,還要被媒體抹黑成草莓族,把一切的責任當賴到他們頭上。

筆者認為,由於資訊與通信科技(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不斷進步,網際網路的更加發達,資本、利潤與控制權集中在少數人的現象,會持續地惡化。

2012年9月30日,工商時報報導「共創共生,建立最大價值」一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前董事長指出:「近年來臺灣青年就業問題惡化,年輕人就業機會的確大幅減少,主要是企業追求效率,大幅透過自動化或科技輔助,再加上市場需求轉移到創新產品。」

對外勞的差別待遇 逐漸成為血汗工廠

近年來有不少主管經濟的政府官員,積極地倡導本勞與外勞的基本工資脫勾。誤以為:工廠只要付出很少的工資給外勞,可以讓資方保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更願意在臺灣擴廠,可以幫助政府拼經濟的短期利多。

其實,整個社會要付出非常昂貴的代價,而且是由全民來買單,所以是長期利空。首先,外勞把所領到微薄薪水的大部分寄回其母國;留下來在臺灣的消費金額,少得可憐。其次,因為居住人數增多,政府要花費額外的錢來擴充道路等交通設施。另外,外勞的醫療需求,也要由全民健保體系去吸收(雖然他們繳了非常微少的健保月費)。

外勞子女到公立學校就讀,政府也要增加教育支出。所以本勞與外勞的基本工資脫鈎實質上是肥了資方、卻由全民買單的短線作法。如果是幫國際大公司代工,也會被國際勞工組織檢舉為血汗工廠,賠了國際形象。這簡直是十九世紀「殖民主義」的變相復辟,令人痛心。

論語 衛靈公篇: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2012年9月30日工商時報報導「共創共生,建立最大價值」一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前董事長指出:「對於沒有發展性的產業,臺灣要懂得適當空洞化,轉而將人力資源放到高價值、創新性的產業。」

筆者認為,不要一味地抓住夕陽產業不放,只為了讓資方擠出最後的一點利潤,卻要全民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2012年9月29日,中國時報報導「拚經濟vs. 勞團底線,兩難考驗」一文指出,勞委會潘世偉主委在擔任副主委時,義正嚴詞地發言:基本工資是在協助處於社會邊際的勞工能維持購買力,尤其油電、物價漲的時候,「這是政府少數可以依據法令採取的行政協助措施」,認為基本工資是在保護弱勢勞工,而非考量企業競爭力。潘世偉還反問:「企業發展與獲利,難道一定要建構在廉價勞工的基礎上?」

A. 這一代與上一代的環境不一樣

從1894甲午戰爭到1949國民黨從大陸撤退,不到60年,臺灣經歷三大戰役(割讓時臺灣短暫的獨立、與抗日運動;二次世界大戰;國共臺海戰爭),統治者三易其手。臺灣對於滿清政府而言,處於無關痛癢的邊陲地帶。根據 1895年馬關條約,滿清政府割讓給日本,引發臺灣短暫獨立、抗日運動。日本統治期間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然後由國民政府收復。隨著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潰敗,引發了1958年八二三炮戰。從此,臺灣在虛無漂渺中擺盪-究竟是要尋找自己的出路?還是要肩負中華民國重返中國的使命?

(A.1)臺灣未能丟開歷史包袱

臺灣的社會,誤以為:時間的腳步可以停止下來。一直想按照已知的、舊的標準去做得比以前更好;也就是想爭取再重考的機會。殊不知,時代的巨輪不斷地向前走、永不回頭,誰也無法讓時光停止、或倒流!

此種矛盾心態反應在政治上,造成在二次世界大戰過了60多年之後,還一直想要去釐清當時的狀況:

20世紀前半葉二次大戰時,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為何會得不到廣大的民心而慘敗?

1945年到1949年的國共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擁有不少美式精良裝備的國民黨總數一千多萬的軍隊,會敗給湊合著普通裝備的一百多萬的中共軍隊?

以及想問:「是否還有補救的機會?可不可以重新來過?」

此種矛盾心態延續下來,連中國大陸都不再要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子,卻在臺灣繼續地飄揚。而且在不少國際場合裡,經常會出現旗幟保衛戰。全世界仍然被二次大戰的殘留紛爭所禁錮的,就剩下臺灣與北韓兩個地方了。北韓至少是一個正式的國家,擁有聯合國的席位。而只有臺灣,單獨地活在二次大戰的陰影之下。不只是「認知分裂」,實際上是多重幻想:「自以為周旋在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之間,可以多方面討好」。

整個臺灣社會,像是一個大型的古裝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是民國20年、到38年之間的「大陸撤退前」的歷史劇。只要去臺北市區親自走一走,就可以發現,主要街道的名稱,是根據大陸的城市、以及相對的地理方位來命名。再去一趟臺北市郊外雙溪的故宮,你就會強烈感覺到,彷彿處於滿清退位之後的民國初年時光背景。

面對21世紀的挑戰,世界各地莫不以最大的彈性、以及各式各樣的創新來應付。和世界各地兩相對照,今日的臺灣一方面捨不得拋開拖累的歷史包袱,另一方面又要在21世紀全球化強烈競爭的狹縫中求生存,處境真的是極端的窘迫、與難堪。

無獨有偶地,臺灣的教育也一直想「再補考」:想再多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或者想讓國立臺灣大學的年度排名,能夠在「世界百大」行列裡,再向前擠一擠。

臺灣目前的教育,是20世紀思想的繼續延伸。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對於「1970 – 1990年國際化」瞭解所累積的修正,以及少許對於「1990 – 2010年全球化」挑戰的初始反應。至於「2010年起的人機競逐社會」所造成的衝擊,則全然沒有準備。國立中央大學的洪蘭教授,把她的新書,取名為「教育創造未來」。這個期許,在臺灣,算是撲了個空!因為臺灣目前的教育,是在遵循教育延續過去的老路!

對於「21世紀的新挑戰」,如此地忽略、與欠缺著墨,自然是一步一步地把臺灣帶入險境了!

(A.2)臺灣與韓國早已屬於不同量級必須分道揚鑣

1970–1990年「國際化」時代,臺灣與韓國、香港、新加坡並列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但是到了2010年之後,臺灣被狠狠地拋在後頭。新加坡的國民平均所得達美金五萬元以上。香港的國民平均所得也逼近美金五萬元。

近年來,韓國已經晉身20-50 Club,也就是國民平均所得超出美金兩萬元,而且人口數超過五千萬人的重要國家。幾年以後,如果南、北韓統一,那麼朝鮮半島的總人口數將超過七千萬,與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大國相當。韓國的產業,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三星電子公司在消費性電子產品有很強的優勢,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錄放影機、電視等等,有目共睹。近年來,韓國的現代汽車,在日本豐田汽車與本田汽車遙遙領先、夾殺的情況下,也能夠在國際市場闖出一片天。韓國的文創產業,同樣席捲國際市場:先有膾炙人口由李英愛主演的「大長今」影集,接著有「神奇少女」(Wonder Girls)女子樂團。在2012年,還有南韓大叔PSY的「江南 Style」 (Gangnam Style)騎馬舞,風靡世界,網路的點閱率已經超過兩億次。主要是他很「放得開」;根據報紙報導,騎馬舞的三絕招,分別是:表情賤、動作猛、嗓門大。

反觀臺灣,國民平均所得還在美金兩萬元附近掙扎,人口數只有兩千三百萬。即使幾十年之後,無論以某種形式與中國大陸聯合、或者合併、或者完全獨立,因為一百多公里寬的臺灣海峽的分隔,臺灣仍然只能團結島上兩千三百萬人的生命共同體一起尋找出路;而不是七千萬人、八千萬人的共同打拼。無論是在觀感(perception)上、或是視野(vision)上,臺灣不要老是想和韓國糾纏不清。

臺灣應該向歐陸人口在一千萬到兩千萬附近的中型國家,如荷蘭、瑞士、比利時等國看齊,認真找出適合自己的角色與專長。不要再妄想與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德國、法國、甚至韓國等大型國家,擠在同一個量級競賽。

(A.3) 21世紀的新挑戰:人機競逐的社會

在〈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一文的A.3一節:「國際化」、「全球化」、到「人機競逐」的新挑戰。我們詳述了三階段的關連性。在此,要提出因應之道。

1970–1990年國際化

國際化的特色,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互動、貿易,非常地頻繁。此一時期的年輕人,如果留在國內就讀大學、或者研究所,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還要加強英文能力,特別在「閱讀寫作聽與講」各方面,都要提升。

廣達電腦林百里董事長在2012年9月8日出席聯合報系主辦的聯合大講堂指出,此一時期屬工業經濟,臺灣產業由第一產業的傳統產業,跨足到第二產業的製造業表現出色、可圈可點令人拍手叫好。

1990–2010年全球化

全球化的特色,就是不少工作會外移到生產成本比較低廉的其他國家或地區。此一時期的年輕人,如果留在國內讀大學、研究所,除了要學會「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之外,還要會做「沒有被其他人取代」的事,這樣找工作才不會撲了個空。

除了加強英文能力之外,還要適應各國的工作習慣、生活習俗。才能在跨國公司工作,或者與其他國家的客戶打交道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按照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看法,此一時期屬於「知識經濟」。臺灣的產業,進一步延伸到「第三產業的服務業」,表現尚可,算是及格的分數。

2010年開使人機競逐的社會 (註)

現在,因為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性能已全面提升、又比人工更可靠。從2010年起,老闆們會優先把工作交給電腦與機器人做。例外的事情才會用人工處理。此一時期的年輕人,除了要學會做「沒有被電腦、機器取代」的事,而且要學會「沒有被其他人取代」的事,包括工資低廉的競爭者,或者在同一家公司裡的先進學長們。

加強英文能力之外,還要適應各國的工作習慣、生活習俗。如此還不夠,因為「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性能,每年都在不斷地提升。不出十年,自己目前的工作很可能被自動化所取代。所以要培養終生學習、與終生創新的能力才行。

這一波衝擊剛到,世紀各地都來不及做出反應。不只是臺灣地區的年輕人失業率飆高,美國、歐洲各國、日本也一樣無法倖免。各國的專家學者還沒有找出對策,也未寫進教科書。同業地臺灣各大學以及政府部門,已經看到了年輕人失業率飆高的問題,卻還沒有良好對策。

年輕人在吶喊:「到底,我該怎麼做?」

無庸置疑地,在2010年起「人機競逐」的社會裡,想贏,在所做的項目就要比「電腦、機器、其他人」更好、更快、更便宜。例如,吳寶春的麵包、戴勝益的王品臺塑牛排,就是很好的範例。

按照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看法,這個時期屬於「創新經濟」。以前知識經濟的競爭模式是團體戰,現在創新經濟競爭模式是個人對個人。以前臺灣有勤快的工人可以與美國競爭,現在「勤快沒用」,美國做得到的網路革命:用Google學習、透過Facebook談事情、靠Twitter互動、在Amazon購物。在臺灣我們還做不到。

臺灣的產業,無法由「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再更上一層樓。總體表現非常不理想。薪資階層的有效購買力,倒退嚕到十七年前,很慘!

(註)「化」這個字有特殊意義。在前兩個時期(1970–1990年、與1990 - 2010年),人們已經找到對應答案,知道如何讓自己融入新的體系屬於「化學變化」的同化過程。至於最新時期的「人機競逐」的社會,人們仍然束手無策、找不到好的答案,才會造成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失業率不斷狂飆。所以這一時期,還不可以冠上「化」這個字!敬請諒解。

(A.4)臺灣現有的教育遇到了天敵與剋星

20世紀中葉,美國貝爾實驗室的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巴丁 (Bardeen)、布拉頓 (Brattain)、蕭克利 (Shockley)共同發明了電晶體。接著是積體電路,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的傑克.基爾比 (Jack Kilby)與費爾契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羅勃.諾義斯 (Robert Noyce)分別發明出來;在後者過世之後,前者獲得了諾貝爾獎。

積體電路技術的發展,遵循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就是說「一個晶片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到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反應到電子產品上,我們不但有快速的個人電腦(PC,Personal Computer)可以使用;近年來平板電腦(iPad)與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也大為流行。手機的進展,由2G手機兼具照相功能、到3G手機可以『滑』著上網、到4G手機更為快速與便捷。往後二十年內,電子產品的效能還會增強一千倍 (2的10次方倍)左右。想想看,到時候有多少工作會被電腦與智慧型機器所取代?

人類有詳細的歷史記載,大約是五千年光景。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距今是兩千多年,與基督教的耶穌是差不多同一時期。如果我們往前後觀看六百年的時光:18、19、20世紀裡的科學進展,主要集中在機械與土木方面,創造了不少協助人類的有用工具。20世紀到21世紀裡的科學進展,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電子與光學方面,快速電腦與智慧型機器將會在21世紀末期取代一半以上的人類工作。到了22、23世紀數位腦(digital brain)的持續發展,將會取代人類百分之95的工作,特別是在數理方面需要大量與快速計算的工作。

很可悲的,數理計算的能力比較好,本來是臺灣年輕人的強項,現在卻遇到了人造的天敵與剋星: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如果我們不放開心胸(open-minded)認真檢討與調整,那麼我們在臺灣的年輕人的整體未來,只會愈來愈悲慘。

以前的成語說:「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新的警語特別強調:「還有旁邊的浪也一直擠過來」。旁邊的浪,指的是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

B. 21世紀,新剝削現象

(B.1) 工作的性質與報酬 和以前非常不一樣

(B.1.1) 22K的由來

21世紀,因為老闆們會優先把工作交給電腦與工作機器人去做,因此人們工作的內容與性質與20世紀時大不相同。首先要瞭解,不少大學畢業生每個月領22K是怎麼出現的?

行政院勞委會考量都市生活的需要,訂出每個月最低工資,在2013年4月1日起是19,047元。老闆們根據電腦與工作機器人的替代費用、加上考量人工的彈性,找出來大學畢業生的平衡點就在每個月兩萬兩千元左右。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如果在未來幾年很有可能被取代,那麼每個月的薪資就會卡在22K附近。

(B.1.2) 超越等式 擁抱不等式及不確定式

在〈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一文(A.3)一節裡,探討真實社會沒有簡單的0或1(黑或白、錯或對)。

現有的教科書內容非常明確,好像數學的等式「二加二等於四」,只要求讀者全盤接受,不需要動腦筋思考。這種知識很容易被大量地儲存在電腦裡。所以,臺灣的年輕人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研究所,辛苦接受近二十年的教育所獲得的知識,產業界的老闆們只要按幾個鍵,就可以輕鬆地使用電腦與工作機器人取代,或者只願意提供22K。

在人機競逐的社會,擁有獨特的一技之長,是出人頭地的好方法之一。另外的方法,便是要善於處理「等式」之外的「不等式」、或者「不確定式」。

不等式的例子有很多,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的長度,就是一個例子。還有,「A加B大於C」,也就是從C算起,一直到「A加B之和」,都是可以接受的答案。在實際生活與工作的運用上,遇到許多個答案皆可以的情形時,人們臨場應變的反應速度,可以比電腦快。因為電腦還需要等待操作員來做選擇。

至於「不確定式」的狀況,那就更有趣了。「剪刀、石頭、布」的猜拳,就是『不確定式』的例子。買樂透選號碼,也是完全的不確定式。至於預測明天的股價,因為可以根據前幾天的股票走勢來做部分的預測,所以是屬於部分的不確定式。還有,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合法賭場裡,如果有人可以精準地算牌,就可以把完全的不確定式狀況、轉變成部分的不確定式,而增加獲勝的機會。當然啦,在賭場裡如果太明顯地算牌,會被賭場的警衛人員請出場、以及列入「不受歡迎人物」的名單上。

(B.2)對年輕一代的世代剝削

2012年9月,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名譽退休教授,在他的布落格 (http://mhperng.blogspot.tw/)連續貼了三篇相關聯的文章:「供需與分配:誰的正義」、「我們被騙了三十年!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草莓族,或被犧牲的一代?」詳細說明這一代年輕人是如何被上一代犧牲掉的;六、七年級看不到未來是因為被四、五年級的陷害。現在連鎖餐飲林立,有了大賣場和全國電子;三十年來臺灣所有的產業規模都在大吃小的過程中擴大,使得利潤和控制權迅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使得年輕人失去了往上流動的管道,成為永遠的奴工:不但無出頭天,還要被媒體抹黑成草莓族,把一切的責任當賴到他們頭上。四、五年級霸佔市場最豐厚的利潤,霸佔產官學研的最高決策與資源;而六、七年級的只能在底下當一輩子奴工,無法出頭天。

筆者認為,由於資訊與通信科技(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不斷進步,網際網路的更加發達,資本、利潤與控制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現象,會持續地惡化。

2012年9月30日,工商時報報導「共創共生,建立最大價值」一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前董事長指出:「近年來臺灣青年就業問題惡化,年輕人就業機會的確大幅減少,主要是企業追求效率,大幅透過自動化或科技輔助,再加上市場需求轉移到創新產品。」

(B.3)對外勞的差別待遇 逐漸成為血汗工廠

近年來有不少主管經濟的政府官員,積極地倡導本勞與外勞的基本工資脫鈎。誤以為:工廠只要付出很少的工資給外勞;可以讓資方保有更大的利潤,就會更願意在臺灣擴廠,可以幫助政府拼經濟的短期利多。

其實,整個社會要付出非常昂貴的代價,而且是由全民來買單,所以是長期利空。首先,外勞把所領到微薄薪水的大部分寄回其母國;留下來在臺灣的消費金額,少得可憐。其次,因為居住人數增多,政府要花費額外的錢來擴充道路等交通設施。還有,外勞的醫療需求,也要由全民健保體系去吸收(雖然他們也繳了非常微少的健保月費)。外勞子女到公立學校就讀,政府也要增加教育支出。所以本勞與外勞的基本工資脫鈎實質上是肥了資方、卻由全民買單的短線作法。如果是幫國際大公司代工,也會被國際勞工組織檢舉為血汗工廠,賠了國際形象。

這簡直是十九世紀「殖民主義」的變相復辟,令人痛心。<論語‧衛靈公篇>告誡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12年9月30日,工商時報報導「共創共生,建立最大價值」一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前董事長指出:「對於沒有發展性的產業,臺灣要懂得適當空洞化,轉而將人力資源放到高價值、創新性的產業。」

筆者認為,不要一味地抓住夕陽產業不放,只為了讓資方擠出最後的一點利潤,卻要全民來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

2012年9月29日,中國時報報導「拚經濟vs. 勞團底線,兩難考驗」一文指出,新任勞委會潘世偉主委在擔任副主委時,義正嚴詞的發言:基本工資是在協助處於社會邊際的勞工能維持購買力,尤其油電、物價漲的時候,「這是政府少數可以依據法令採取的行政協助措施」,認為基本工資是在保護弱勢勞工,而非從企業競爭力考量。潘世偉還反問:「企業發展與獲利,難道一定要建構在廉價勞工的基礎上?」

(B.4)年輕人重要性擺在退休人員之後

臺灣的政府,為了選舉的選票考量,優先照顧公教人員,讓他們享受相當優渥的退休待遇。舉例來說,如果退休前的月薪是新臺幣八萬元,當時需要養家糊口、張羅子女的教育經費,確實很辛苦。那麼退休後不必再工作,也不需要養家糊口、以及負擔子女的教育經費。如果以八成替代率來算,每個月仍然可以領六萬四千元。自然是有錢、有閒,可以定期去各地旅遊、享清福。按照2012年10月14日,中國時報報導「別讓臺灣淪為第二個希臘」一文,這個可以稱為『啃小族』,也就是:掌握更多資源與累積財富,剝奪年輕人機會,造成國家財政据拮、社福支出多,讓年輕人扛更大的重擔。

(B.4.1) 啃老族 月光族 薪貧族

反觀,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躲在家裡成為啃老族。即使找到在臺北市每個月僅兩萬兩千元的工作,就是所謂的22K。每個月的開銷,必須扣除房租、交通費、手機費、上網費等等,每天的三餐只能簡單地解決。遇到同事、或者以前的同學們在周末要聚餐,摸一摸自己空蕩蕩的荷包,只好婉拒,獨自一個人窩在住處當宅男、或宅女。每個月結算下來,所剩無幾。再遇到2012年的油價、電費雙漲時,就成了標準的月光族。

臺灣的政府,特別強調對於三、四、五年級在幾十年前所做的退休承諾,而且無限期的延續下去,不想隨著時空環境去調整、改變。一般說來,認真照顧退休人員本來並沒有錯。只是必須在政府財政許可範圍內,量力而為。如今政府財政困窘,對於年輕人的就業窘境,政府似乎束手無策。卻仍然打腫臉、充胖子,把不需工作的退休人員的重要性,擺在國家棟樑的年輕人之前。犯了本末倒置、頭重腳輕的毛病;也忘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古訓。

把22K辛苦工作年輕人繳的稅,發出每個月六萬四千元給不再工作的退休人員;這樣的社會,還能支撐多久?反過來說,如果可以對調的話:把每個月五萬六千元辛苦工作年輕人繳的稅,發出每個月22K給不再工作的退休人員;那樣的社會,才有可能永續經營。如果政府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認真去思考與面對此一問題!

(B.4.2) 所得替代率必須大幅調降才不會破產

2012年10月14日中國時報「別讓臺灣淪為第二個希臘」一文指出,現行退休制有世代間的不公平,不同族群也存在不公平。雖然公保體系經過改革,但所設定所得替代率仍在80%以上。該文指出,當初在規畫勞保年金化制度時,設定的所得替代率基準為1.1%,行政院加碼到1.3%,立法院最後再加碼到1.55%。如果以投保30年乘上這個數字,等於是開始時的所得替代率不到30%,但到立法院協商時,全部版本都在39%以上,最後通過的所得替代率高達46%。

這些都是撐不下去的安排,需要由政府挹注資金、也就是由全民買單的財政夢魘。所得替代率如果要能夠長遠經營,就要降到日本的34%、或者英國的31%,也就是說:基準為1.1%左右;而且,無論是勞工、或者軍公教人員,應該一體適用,才不會造成差別代待遇,或者拖垮國家財政。

(B.4.3) 全球經濟的下一個危機:世代擠壓與衝突

2012年10月20日,聯合報報導「全球經濟下個危機 世代傾軋」一文指出:根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下一個經濟危機是世代擠壓(Generation Squeeze)危機,將導致「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衝突、傾軋。嬰兒潮世代被比喻為惡劣的海綿世代,將所有的經濟利益吸乾抹淨,為政府留下旁龐大的負債,也阻斷了年輕一代輕鬆致富的途徑。

而且,嬰兒潮世代由於人數多,他們會持續投票給同一世代的人,操作出對他們有利的政策。《經濟學人雜誌》強調,兩代之間的攤牌可能已在所難免。

(B.5) 惡劣的派遣工制度:缺乏福利 沒有未來 嚴重剝削年輕人

目前,政府對於年輕人,放任他們徘徊在啃老族、月光族、青貧族之間。這種只見舊人笑,不見新人哭的鐵石心腸,必然激起年輕人們打從心底的反抗。當年輕人覺得這個社會對他們不公、不義,沒有什麼值得眷念時,就會開始鋌而走險,也將是革命的爆發。

近代史告訴我們: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領導熱血的年輕人,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

還有,二次世界大戰後,共產黨帶領對當時情況不滿的年輕人,把國民黨政府從中國大陸趕到臺灣來。我們似乎沒有從歷史裡學到該有的教訓。看樣子,年輕人的不滿正在醞釀;同樣的歷史,好像正在重演!

20世紀的革命是採取向外膨脹,拋頭顱、灑熱血。在臺灣,21世紀現代年輕人的寧靜革命,是自我收縮、自殘。因為錢少、又沒有夢想,一部分年輕人就選擇不婚、不生,讓這個社會的下一代急遽地減少。另一部分年輕人,就選擇移民、外勞到其他國家。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就選擇沉迷於網咖、電玩、或者自暴自棄,讓整個社會的整體不斷地向下沉淪。

2012年9月13日,新新聞報導,由朱學恆撰寫的「人才的邏輯」一文指出,工廠老闆所說的一個月三萬二千元的工作,其真相是:第一、大部分是派遣工作,做了第一年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年;第二、從一萬八千多元的基本工資算起,再加上什麼無塵加給、全勤獎金、夜班加給等等才會到三萬多元。連退休金、勞保之類的都是用最低工資去計算。而且,以後很難翻身去找更好的工作。

在20世紀,靠政府的力量,不斷地改善勞動環境。周休二日是多年努力爭取而來的,全民健保也是靠政府去促成的。現在,面對21世紀派遣工此一不公不義的剝削現象,政府的勞委會應該提出更好的對策,來協助勞工們爭取更長期的工作保障、更有利的工作待遇。

C. 臺灣高等教育學術圈的窘境

進入了21世紀,臺灣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卻處於急速失控的狀態。獲得學位的人數年年增多,但是年輕人的失業率也一路飆高。2012年12月26日中國時報報導「50萬人失業,77% 企業鬧人才荒」一文指出:主計總處10月統計顯示,全臺有近50萬名勞工,正處於失業狀態;不過調查也顯示,高達77%企業大嘆勞動市場人才荒。由此可見,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嚴重脫節。

在教育界裡,不乏兢兢業業、全心全力提攜年輕學子的好教授。但是整體來說,臺灣的高等教育缺乏通盤規劃。2012年12月19日聯合報報導「人才培育,部會別各做各的」一文指出:擔任過教育部長的中研院曾志朗院士說,教育部有人才培育白皮書規畫、國科會也有人才培育計劃、經建會也有人才培育方案。

筆者認為:多頭馬車,力量分散、互相抵銷,有功大家搶、有責任大家急著迴避,成效自然不彰。教育部把自己當成執行單位,部長每兩年換一位,主要力量放在十二年國教等並不急迫、而且會把精英高中往下拉的爭議性很大的高中議題上,還有在大學的五年五佰億項目上只擔任發錢單位的角色。

對於教育的長遠規劃:何時該踩煞車?何時該轉彎?在臺灣並沒有長期的負責機構與真正的主導人。目前只是一昧地踩油門加速,遲早會撞車、衝出道路之外。受害的年輕一代,何其可悲?

臺灣目前的情況,就是相互推諉: 產業界認為,已經繳了稅,政府就該負責培養足夠多的好人才。反之,大學、技術學院們認為,每年畢業了這麼多的學士、碩士、博士生,產業界應該捨得提高薪水來聘用,人才自然會暢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教育界與產業界一直扯不清楚。

為什麼?主要是對人才的認知南轅北轍的緣故。其癥結就在於:高學位與人才不可以自動地劃上等號!產業界需要的人才,有幾項特質:

1. 對於相關領域的基本原理要弄清楚,最好是滾瓜爛熟,可以從前、後、左、右各個角度去應付的;2. 頭腦要清晰、會判斷,可以臨機應變者;3. 充滿熱忱、積極做事者。至於學歷的差別(是學士、碩士、或者博士),產業界倒不會特別去挑剔。最怕的是,書愈(得讀)愈多,頭腦愈來愈鈍,身段愈來愈不柔軟,這樣子在產業界就會格格不入。

2012年12月27日經濟日報報導「教育不能與經濟發展脫節」一文指出:前副總統蕭萬長在總統府演講,認為大學教育與臺灣經濟發展嚴重脫節,建議政府應徹底檢討當前教育科研體系。該文表示,大學教育與產業發展脫節的根本問題是大學教師升等與相關獎勵制度;以發表SCI、SSCI論文篇數與其衝擊(戲性)係數(impact factor) 來做為升等門檻、彈性薪資的決定因素,造成論文篇數愈多而臺灣國力愈弱的窘況。大學生應如何擺脫如此錯誤的大學發展機制?唯有自我學習接觸實務發展,並透過實習來降低產學分離的現象。

(C.1) 中央研究院與各大學的結構性糾葛

根據新聞報導,有不少學術領袖紛紛倡導,對於傑出的教授們要顯著地增加薪水,甚至於建議向新加坡、香港的教授薪水看齊。想一想,如果只專注於傑出的教授的部分而已,那麼只是增加了對四年級、五年級、或者六年級的少數人的吸引力。對於目前就業困難的七年級、或者八年級的N世代薪貧族大眾,並沒有實質的幫益。反而會造成政府不同補助之間的相互排擠效應。

目前,臺灣的教授平均薪水,大約是新加坡與香港教授的四分之一。因為新加坡與香港的國民所得,接近臺灣的兩倍半,所以換算成購買力之後,仍然有一倍半的差距。

政府因為財政的因素,無法大量地增加對於教育界的撥款。正本清源之道,唯有從減少大學的數目、與減少教授的數目去著手。香港總人口數約為七、八百萬,是臺灣的三分之一,主要大學有五校。如果臺灣的公立大學院校,能夠從60多校減少到15校、或者20校左右,那麼大幅調整教授薪水還有可能。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實際上看起來,未來幾年內,在這一方面不可能有大幅度的變動。整體上,只是會小範圍微調而已。

臺灣的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組織架購,想要比照當年從大陸撤退之前的大國所對應的架構。如果與美國的相關組織來比較,就顯得非常地奇怪。從我們在網路上可以查得到的資料來看,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並非是惟一的組織。另外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是平行的獨立組織、互不統屬。還有,醫學方面的、藝術方面的相關平行組織等等。在臺灣,卻是全部集中在一個中央研究院。

而且,臺灣的中央研究院,又設立了很多直屬的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看起來,像是適合應付1970-1990年間的國際化挑戰。反之,美國的國家科學院與國家工程院主要是選舉院士與召開院士會議的精簡架構而已。至於重要的研究單位,就分散設立在相關的各個大學,或者在國科會轄下的國家研究院、衛生署下轄的國家衛生院、經濟部下轄的工業研究院等等。美國的彈性架構,比較可以應付1990 - 2010年間的全球化挑戰。

臺灣因為集中式的中央研究院,造成在各個大學任教的教授們,一心一意地想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來榮耀自己。在臺灣,這樣子就造成了美國所沒有的大學中研院化的怪現象。又因為中研院內部的各個研究所想要招收博士班學生們,來擔任研究助理,又造成美國所沒有的中研院大學化的另一個怪現象。

此兩種怪現象相互糾葛,讓中央研究院與大部分的國立大學,攪和在一起,分不出該有的特色。中研院裡的研究員、大學裡的教授,都在積極地招募研究助理群,同樣地拼科學與工程方面的SCI論文,社會科學方面的SSCI論文,或者人文與藝術方面的A&HCI論文。

如此,又造成另一個怪現象:博士班研究生擔任大學教授的研究助理,拼命地幫指導教授趕工出論文,對於論文內容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算該學生在很多篇論文裡掛名第一作者,畢業後到高科技業界去,仍然無法獨立地啟動新的研究題目。因為該學生在博士班時,由於趕工的關係,只會依樣畫葫蘆,就好比把電視套餐(TV dinner)放進微波爐去加熱而已。按照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名譽退休教授的歸類,這是屬於福特式論文量產的裝配工廠現象。

(C.2) 高等教育市場化惡性循環

2012年8月16日,第1328期《新新聞雜誌》報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陳政亮副教授「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反思」一文指出:1990年中期以來,高等教育就被當成所謂的產業看待。大學間相互競爭鉅額的經費,並以各式的評鑑方法來自我證明。另外,大學運作與保持讀書人風骨這類的東西,已完全脫離開來成了純粹管理學的領域。最顯而易見的是,大學校長比較像公司企業的執行長(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經常讓人看不出來有什麼智識能力與教育理想。

陳政亮教授認為:教授們忙著應付形式化的評鑑,成了生產論文的工具,對學生們缺乏關注。而在大學運作機制上,權力結構愈來愈不民主;校園內則充滿了市儈之風,大學的社會責任已乏人問津。如果只是跟著新自由主義的腳步前進,那只會導致臺灣高教永無止盡的沉淪而已。

筆者認為,臺灣的高等教育,因為大學院校高達一百六十多所,不只是大學部供過於求、品質自然下降。就連碩士班、博士班的設立,也分別超出理想的比例太多,遠高於相關就業市場所能夠吸納的範圍。不少高學歷的碩士、博士畢業生,在高、普考等國家考試裡擠破頭,錄取率跟普考裡的高職畢業生、或者高考裡的學士學位者,並沒有顯著的差別。

2012年9月30日,聯合報報導「博士失業問題:教職搶到爆,高學歷變阻力」一文指出:各大學培養出的博士良莠不齊。博士畢業生近廿年來成長快速,在80學年度時,博士畢業生有608人,99學年度則增加至3846人,足足多了5.3倍,超過大學、碩士增加幅度。

這種情形好像國民政府從大陸撤退前,由1948年8月至1949年7月在上海發行的金圓券,只使用了短短地10個月左右,貶值卻超過二萬倍。同樣地,目前在臺灣因為高學歷證書授予的氾濫,其價值迅速地走貶、失去了該有的公信力。

關心的家長們,都在問:21世紀在臺灣的就業路線圖(roadmap)究竟在哪裡?

(C.3) 彼得原理的魔咒 竟然提前到求學時期發生

2012年10月25日,聯合晚報報導「年輕人只喜歡待在舒適圈」一文指出:到底產學落差在哪?旺宏電子公司盧志遠總經理直截了當地說:「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夠。」臺灣校園所培育的人才還有一個問題,學習動力不足,只想留在自己的舒適圈。盧志遠總經理妙喻,企業所需的人才就好像一張白紙,但白紙的質料(有基本的物理化學能力,具備聽、說、讀、寫的溝通能力)要好,才能灌輸企業的理念與工作技術。但現在的白紙(指年輕人)好像一張不願意被書寫的紙,或殘破不堪一寫就破(指基礎能力差),這才是目前產學最大的落差。

根據《維基百科》描述,彼得原理是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J. Peter) 在1969年出版的一本同名書裡面提出:在組織或企業的等級制度中,人會因其某種特質或特殊技能,令他在被擢升到不能勝任的地步,相反變成組織的障礙物(冗員)及負資產。

十年教改讓很多莘莘學子提前掉入『彼得原理』的魔咒。不少的學生,被招生到他們課業能力非常不能適應的大學、系所,只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地混下去,無法發展出自己真正的專長。未來的職業生涯,只能在邊緣地帶游走。「博士鐵道工」(能找到穩定職業,還算很幸運的),就是這樣著產生的。想一想,國民生活所得比臺灣高很多的香港與新加坡,為什麼不像臺灣一樣的高比率讓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呢?

(C.4) 臺、成、清、交,碩士班不成比例的擴充、造成品質大稀釋

2012年5月21日,中國時報報導「人才不足,臺灣競爭力堪憂」一文指出:臺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表示,這20年來臺灣的大學從30幾家,增加到150幾家,畢業生如過江之鯽,平均水準相對降低,相對之下,韓、港、星教育人才,進步比臺灣要多。

2012年9月27日,工研院發行的《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報導「知識經濟時代,學而優則創」一文指出:臺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表示,從前長輩告訴年輕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讀書、考試、考大學,乃至於考上好大學。現在臺灣有一百多間大學,有意願就可以拿到學位,學生們得到知識出社會了,卻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常與學校所學沒有直接相關。所以許多人感到非常挫折,認為這個社會欺騙了他們。

(C.4.1) 頭重腳輕的倒三角形,量沖垮質,虛胖的學位

以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為例,大學部每年招生兩百多位,至於碩士班研究生每年卻招生六百位,成了頭重腳輕的「倒三角形」。除了把想要直升的本校大學部畢業生完全吸收外,還把清大、交大、成大的畢業生掃了好幾百位過來。接著就是連鎖的骨牌效應:清大、交大的碩士班把該校工學院相關學系 (如土木系、機械系)的畢業生吸過來,或者把中字輩學校(如中央、中山、中興、中正)的畢業生吸過來。如此一來,造成學術專長生態鏈的扭斷與破壞,每年重覆地上演。

二、三十年前,臺大電機學群的碩士班全部只招收六十位左右、是大學部畢業生的三分之一,還保有相當高的選擇性。當時的碩士班研討課人數大約是每班二十位左右,每一位上課者的聽講品質非常地好。近年來,臺大電機碩士班的研討課人數,經常出現每班高達一百多位;除了坐在課堂前幾排學生的聽講品質仍然保持良好外,坐在後幾排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地低落。

二、三十年前在臺、成、清、交的碩士班,品質要求很嚴格,就像是真金做的、至少是鍍金的(用電力的方式認真鍍上去的)。目前碩士班的大班式教學,造成後半段研究生比較像是貼金箔的、或者只是噴金粉的,畢業之後,表層很快就脫落了。

一方面因為每班上課的學生人數太多,任課教授沒有足夠的力氣去影響每一位學生。另一方面因為不少學生的根基實在是很差,主要的課程內容無法徹底瞭解,只是把書本上的公式、或者例題硬背下來,考試時就依樣畫葫蘆,跟著大家一起畢業了。其程度,接近二、三十年前的專科部中段班學生。教授也沒有辦法在一門課裡幫助每一位學生從最基礎部分調整起,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讓大部分學生及格過關。兩年修課時間一到,碩士班學生們就像在「生產線」被一個一個地擠出去。

目前臺、成、清、交碩士班的後半段裡,有不少學生的品質大幅滑落到二、三十年前的中段班專科程度一樣。這種沒有經過嚴格品質管制,拿著虛胖學位的碩士、博士,像是貼錯了標籤,到了業界,格格不入。非常令人擔憂!

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表示,根據教育部的資料,臺灣是世界上頒授各式學、碩、博士學位最密集的社會之一。學位文憑,滿街都是。真正能夠領導來解決現代問題的,倒是沒有幾位。

(C.4.2) 高不成、低不就

2011年8月9日,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名譽退休教授,在他的布落格 (http: //mhperng.blogspot.tw/) 貼了一篇文章「碩士班該學什麼」指出:什麼叫『選錯指導教授』?主要是指:妳從他那裡學不到業界在意的能力,卻從那實驗室裡培養出企業界最討厭的態度。企業界最愛的是兩種人才:(1) 聰明,應變能力強,在職期間吸收新知識的速度快,(2) 擁有實用的技能,又耐操耐磨。而他們最怕的是穩定度與抗壓性不夠的學生。問題是:聰明程度一出娘胎就已決定,不是學校能教,也不是學生能學的。能學的是:(a)分析問題的能力與在職期間吸收新知識的速度,(b) 耐操耐磨,穩定度與抗壓的能力。很可惜,能教這兩種能力的老師,剛好是近年來學生最不喜歡的指導教授。其實,開心而溫馨的研究室往往只能學到皮毛。而學不到真正的分析能與批判能力。

筆者認為,有些碩士畢業生在科學園區:簡單的事情不屑於做,高難度的事情不會做,中間程度的事情又有機器、學長在做;因此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項目做,每天只是晃來晃去、處理一些重覆工作、也不需要大腦思考,日子在等待中蹉跎過。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難怪彭明輝名譽退休教授,在他的2012年9月20日貼文「什麼叫被犧牲的一代?」明白地指出:有些年輕人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天開始專業能力就開始下降,不到十年就不如小學畢業生。

(C.4.3) 臺灣的學生臉皮太薄、怕犯錯,不敢創新

2012年10月20日,聯合報報導「臺大電資碩士生 怕犯錯不敢創新?」一文指出:一位臺灣出身的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領域教授最近跟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反映,該校來自臺大等頂尖大學的學生競爭力不足,包括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等,都需要加強。當時的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陳光禎副院長表示,這兩年該學院碩士生跟以前不太一樣,「他們怕犯錯,不敢創新。」研究需要犯錯,更要勇於嘗試,電機領域就很需要高度創新,不敢犯錯的個性讓學生不敢創新,他懷疑是教改的問題,因為基測太簡單,學生一題都不能錯。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郭斯彥院長表示,臺灣的學生臉皮比較薄,上課不會搶著發言;反觀大陸學生非常積極,敢搶、敢衝、不怕錯,課堂勇於發言,也會積極找老師問問題。

按照高科技產業的共通法則:「一個問題只要描述得清楚,就可以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很高興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的陳光禎教授、以及郭斯彥院長能夠面對該學院碩士生近年來所遭遇的問題,清楚地面對。筆者慶幸,21世紀的臺灣高等教育仍然有不少令人敬佩的熱心教育家。陳光禎教授感嘆,在臺灣願意說出真象的,似乎消失了?

所以在這一系列文章裡,我們就事論事,針對的是21全球化競爭力所需即時解決的問題;不會浪費筆墨去歌功頌德、粉飾太平。這樣子的大膽作法,經常會被很多人當作烏鴉趕走,或者當作麻雀嫌太聒噪。北宋時期的名臣范仲淹,鼓勵人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看到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陳光禎教授、與郭斯彥院長願意挺身而出,發表對迫切問題的看法,比我自己寫出來還更高興,因為獨樂不如眾樂。

(C.4.4) 知識的賞味有效期限愈來愈短

2012年11月5日,中國時報報導「小學教改,才是12年國教主旋律」一文指出:臺北市湖田國小林榮淑輔導暨資源教師表示,科技的快速進步和知識的加倍累積,打破學校對學習的壟斷,改變學校在教育上的地位。以傳授知識和技術為主的傳統學校,面臨極大衝擊。孩子從小不應迴避生活的艱辛、苦澀、嚴峻、困難。教育不能粉飾現實,掩飾矛盾。孩子不能再回到過去甜膩的、透明純淨的、田園牧歌的境地。套用現在最夯流行語,回不去了!知識的來源越來越廣,賞味有效期限愈來愈短。

(C.5) 技職升格的短視,因為當時教育主政者只看見1970 – 1990年國際化的挑戰

2012年4月24日,旺報報導了亞都麗緻飯店嚴長壽董事長嚴格批評「技職升格」,是荒謬怪獸:臺灣失去過去優勢,想要複製也不可能。而年輕的一代卻連一點判斷力都沒有。臺灣的大學生把自己關在小框框。嚴長壽認為,大量博士的產生,其實是浪費他們的讀書時間,以就職來說,投資報酬率很低。 他認為:「臺灣的教育充滿雜質,特別是老師」。臺灣教育不讓學生來挑戰教授,所以培養不出美國職業籃壇的林書豪和電子業巨擘『蘋果電腦公司』。在填鴨式教學下,老師習慣把學生當作比自己更笨的人,要他臣服;未培養學生寬廣視野,所以教不出對未來有領導能力的學生。師生應該是共同尋找新答案和思維的教學相長。

2012年7月12日,聯合晚報報導,監察院糾正行政院「技職教育學術化」。葛永光監察委員表示,臺灣的技職教育過去配合各階段經濟發展,培育了眾多優秀的技術人才,但是自從推動教育改革後,國內技職教育卻有日漸學術化趨勢。行政院經建會、經濟部、勞委會及教育部等權責機關,未能掌握國內人才現況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提出產業人才發展策略,也未強化證照與就業能力連結,導致技職教育有學術化趨勢。

筆者認為,技職體系大量地升格為科技大學,是一種眼光局限於1970 – 1990國際化挑戰的短視想法。以為讓學生們獲得學士學位,比專科學校畢業還光榮些。當時的教育主政者,沒有把眼光看到1990 – 2010全球化挑戰,與2010年起人機競逐的挑戰。結果造成了許多技職體系的學生,理論部分沒有讀通,所以不太能夠變化、變巧、創新;技藝又生疏。完全被籠罩在智慧型電腦與精密機械的能力範圍之下,被雙面夾殺。畢業後的就業情況,比起以前專科學校的時期,還要困難。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

20世紀臺灣的人力結構是正三角形,基層有充沛的技術工人擔任精密工作的實際執行人員。可是到了21世紀,技職體系的高職與專科紛紛轉變成科技大學(美其言為升級,實際上是棄守了基礎技藝);造成了基層的機械修車廠、土木模板工作找不到師傅與工人,全部一窩蜂地擠到便利超商、飲食店、或者加油站去從事服務業。在21世紀臺灣的人力結構成了頭腳尖、而中間肚子胖的菱形,也直接造成臺灣在國際競爭力的下滑。

其實,技藝、技能必須靠不斷的磨練,才會熟能生巧。不是靠一張嘴巴,說一說而已。

一知半解最糟糕。必須要能夠融會貫通,可以推陳出新才行。

D. 媒體已經報導的:教育制度面的困境

(D.1) 『十年教改』的副作用

2012年1月26日,謝欣憲指出:教育問題,出在「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錯誤觀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就害死了所有的孩子。因為沒有競爭,又沒有淘汰,學生是沒有壓力了,但是也不用功了。以前文憑值錢,因為貨真價實;現在文憑有個屁用,因為文憑不如一張衛生紙。可憐許多窮苦的家長,節衣縮食,供養孩子進大學,結果孩子在大學裡,游手好閒,什麼也沒幹,什麼本領也沒學會。許多孩子知道入社會找不到工作,就延遲畢業。因為在大學裡混,真是太舒服了。可憐,窮苦的家長,你知道你節衣縮食,拼死拼活賺錢、供養孩子。你的血汗錢都糟塌在哪裡了嗎?

謝欣憲反諷地點出:教授,你竟然敢給學生不及格,你想捲舖蓋、還是餓死?學生不用功是他的自由,你給學生不及格就是找死。這就是臺灣偉大的教改。

2012年7月31日,中國時報報導,林口長庚劉競明主治醫師的文章「當博碩士成了職場敗犬」指出:究竟是臺灣的高等教育結構出了問題?還是大學教育根本未能訓練及提供職場所需要之技能?博士生在入學之初,理論上即應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過去之科班博士學術訓練就是做為大學教職的訓練所。在十年前教改初期採取全民皆大學生策略,廣設大學院校。將專科學制改為科技大學,因此一夜之間臺灣幾乎傳統大學及過去的專科學校,都變成必須SCI論文的學術掛帥機構。訓練出來的餐旅學院學生可以不會燒菜,但卻必須寫一手好的論文。老師升等亦然,沒有實務經驗的教師,竟可在職業專業學校裡賣弄學術?舉醫療體系來說,如果外科醫師不會開刀、內科醫師不會做診療!這樣的學習怎能符合醫療機構病人照護的需求呢?因此醫學需要實習,臨床實務更重於基礎研究。訓練醫師是要先訓練臨床診療,行有餘力才去做研究。這一點似乎大學教育可以作為實務或理論何者為重之借鏡。

2012年5月13日,工商時報報導:大學應屆畢業生即將面對殘酷的現實,因為勞動市場不景氣使得年輕人拿著大學文憑也找不到工作,或是被迫屈就低階職務。除了就業市場不景氣之外,科技發達也讓昔日仰賴人力的中階職務被電腦取代,使得學歷不高不低的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淪為服務生或收銀員這類原屬高中學歷應徵的工作。

(D.2) 學校就像罐頭工廠:叫學生死背、扼殺創意

2012年2月16日,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確實是「一個只重視學術成績而忽略體育的地方」,不只忽略體育,我們也忽略藝術、文學、嗜好…等所有非學業成績的東西,學校就像罐頭工廠,製造出規格一致的學生。

在臺灣,最傑出的例外,就是1945 – 1975的30年間由辛志平先生擔任校長的新竹中學,「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勞動服務課等各個藝能、體能科目與學術科目齊頭並進。每一位學生至少要學會50公尺游泳;要參加高一的三千公尺、高二的四千公尺、高三的五千公尺越野賽跑,才能畢業。在70年前,就可以堅持給予學生們最好的綜合教育,真是百年樹人的典範。2012年是他的百年冥誕,我們獻上最誠摯的景仰。2012年9月22日,新竹市特別將國家藝術園區內一條道路命名志平路,讓教育哲人精神長存。

(D.2.1) 誰讓學生們死背的?

2010年11月9日,聯合報報導,國立清華大學李家同榮譽教授指出:我們社會向來沒有挑戰權威的想法。過去,我們不敢挑戰古聖先賢,現在,我們不敢挑戰洋人,這種不敢挑戰權威的現象,使我們不敢批評微軟公司 (Microsoft) 的軟體,無論那些軟體多麼不好用,大家也永遠在替外國廠商辯護,結果,芬蘭一個年輕人開始寫自己的操作系統,現在全世界都在採用這個系統。我們的學生還在背書上那一套。

李家同教授認為:教科書的話,不能只是全盤接受。有問題,絕對要問老師。我們的大學生要學的科目非常多,有時也就會不求甚解,最壞的習慣莫過於將書上的內容背下來。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向學問的深處探討的習慣。

兩年後的2012年8月6日,聯合報又報導,李家同榮譽教授的文章 『教我如何不死背?』他指出:教育界常指責說我們的學生不會發問,沒有好奇心,也不會思考,只會死背。很多學者也將矛頭對上了老師,認為教法有問題。可是我認為該檢討的是我們的教科書。全國的孩子百分之百所採取應對的方法「把它死背下來」。到了高中,情況更嚴重。高一不分組,都要學量子力學和馬克斯威方程式,以及宇宙的起源。我絕不相信一個高中生能夠瞭解量子力學。我也去查了高中的教科書,發現量子論的介紹只有一頁半。我以為要懂得量子力學,必須要懂微分方程。高一的學生連微積分都不會,如何能夠搞懂量子力學。坦白講,對於眾多高一學生而言,物理是一個鬧劇,一個非常滑稽可以當作笑話談的東西。我們的高中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在痛苦呻吟之中?

(D.2.2) 考試 填鴨式教學 專為代工產業 扼殺學生創意

2010年12月1日,聯合報報導,日前有美國學者來臺灣觀察中小學科學教育,發現學生做的火箭模型都非常好,美國學生比不上;但缺點是:「大家設計得都一樣。」

國立成功大學賴明詔前校長指出:「臺灣考試,扼殺學生創意。必須從已知中解脫。」賴明詔教授引用導演賴聲川的說法,認為創意就是一種「問問題的能力」。他觀察很多臺灣學生不知如何問問題。他指出,創意需要跨領域學習,從別的領域偷東西過來,別人的垃圾可能是你的寶藏。此外,賴明詔教授覺得臺灣重視標準答案的考試,也是扼殺學生創意的幫兇。

2012年4月號第310期遠見雜誌報導:黃春明在《聯合報》副刊上寫了一篇短文,很有意思,看完你就知道我們學生的創造力到哪裡去了。我常想,為什麼功課好的人很少有創意?原來好學生的創意還未萌芽就被扼殺了。老師們更絕,威脅小孩子,你要是再胡思亂想,等一下第一個叫你起來背。不但不鼓勵,還要懲罰。在這種環境之下,孩子們的想像力如何發展得出來?而且,考試時一定要照課本寫的作答。

2011年10月25日聯合晚報報導,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在參加臺北世界設計大會時,直言他超恨臺大電機系。因為:一點都沒有創新性,念書就像念聖經一樣,老師啟發學生的方式完全是錯誤的。他認為,臺灣的教育太死板,沒有教學生創新,學生只要會念書就會及格,但大學應該教學生創新。他還反諷的說:「我讀書讀不好,所以我才會成功」。他強調大學應該要教學生創新,不會創新就不及格。林百里董事長認為大學教授不能只是講課,也要促進討論,並教導學生如何創新、如何破壞,並讓學生保有好奇心。臺灣現在教育方式,嚴重地阻礙成功。

(D.3) 人才供需失衡:大學與產業無法銜接

(D.3.1) 院士們的肺腑之言,聽者藐藐

2012年7月4日聯合報報導,臺灣的經濟表現由第8名跌到第13名,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認為關鍵因素多與政府有關。他說,臺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在人才供需失衡、產業結構過度集中、科學研究發展未顧及產業需求等,造成人才、科技與經濟的連結斷裂。翁院長表示,臺灣的大學很多,卻都在追求研究、發表論文,同質性太高;但從基礎到應用、產品的連結好像斷掉了。

擔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的中研院孔祥重院士則說,臺灣高科技公司很少派人到學校去參與合作,其實應該研究如何讓產業進到學校去。還有,中研院院士、成功大學賴明詔前校長指出,臺灣大學生的國際觀不足、外語能力差,幾乎是沒有國際觀。另一方面,大學訓練的人才不是企業界需要的人才,曾有企業向他抱怨大學畢業生只學理論。技術都不懂。

中研院翁啟惠院長宣布,成立「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研擬小組」。他指出,由於產學合作脫勾,讓學界研發的方向不符產業當前需求,業界也因此不願意積極支援學界研發。

2012年7月30日工商時報標題為「臺灣研究生就業拉警報」的報導。勞委會職訓局林三貴局長分析指出:肇因於供給過多、學用落差所致,必須從教育結構著手才可能改變。至於研究生失業率高,林三貴認為,研究生所學無法符合就業市場需求,再加上碩、博士供給過剩,失業問題就會發生。他建議,應慎重檢討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否均衡,例如研究所減招或提高研究生畢業門檻。國立政治大學勞工所成之約教授則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市場需求,對高等教育採取計畫性培育方案,以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不能再任由各大學自行擴張。

2012年8月7日,聯合晚報報導,管中閔院士談 人才危機「早已進吃老本的階段」。如果再不積極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不出3、5年,臺灣將淪為三流國家。他點出臺灣目前面臨人才的四大危機,分別是人才供需出現落差、教育體制偏差僵化、人才培育不符需求及國際人才競逐失利。管中閔院士認為:研究所碩、博士生,創新尖端研究的能力普遍不足,就算到工廠工作也不會操作機器,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大多數大學不具特色,加上評鑑制度又引導大學偏離發展方向,終讓大多數大學都變成「教育部大學」,缺乏特色也缺乏競爭力。

(D.3.2) 報紙社論的苦口婆心建議,像丟進水裡

2012年8月26日,經濟日報社論強調「重拾技職的驕傲」:強要將所有的年輕人都放進同一個模子裡壓成相同的樣板,正是今天年輕人苦無出路而產業界求才無門的關鍵。因而許多壓成理想模樣的年輕人無比痛苦,亟待獲得解脫的機會,於是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才就被毀棄了,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也無端浪費了。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壓不進模子裡、被迫放到技職體系的人,整個社會也並不重視他們,無法為企業所用。

10年教改,竟然連過去技職教育的王牌頂尖學校,都給改成照著正規大學窠臼打造出來的科技大學,徹底毀棄了過去臺灣製造業創造奇蹟的扁擔。政府主管必須看清一件事實:技職教育的確比一般正規學校要求更多的儀器設備投資,其辦學經費只能高出後者,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得其幾分之一。同時,技職教育的師資比正規學校需要更特殊而嚴苛的條件,因而其薪酬也要遠高出後者。

(D.3.3) 林百里董事長符合21世紀的潮流的建議,被當作「耳邊風」

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建議,最符合21世紀的潮流,也最被教育界人士當作「耳邊風」。

2012年9月9日,經濟日報報導,廣達電腦公司林百里董事長的發言「臺灣教育,得升級創新2.0版」。他表示,創新經濟時代來臨,臺灣也要進入「創新教育2.0」版本,一切改革的根本,在於政府、家庭到學生均要拋開分數才是唯一的迷思,學校老師的教法與教材也要徹底改變。現在不能用過去工業革命的思維來發現天才或者人才,因為時代已從工業經濟轉為知識經濟,再進入創新經濟。過去,公共教育普及造就知識經濟,卻也抹煞大量創意人才;以前知識經濟的競爭模式是團體戰,現在創新經濟競爭模式是個人對個人。

聯合報則報導,林百里董事長的另一段發言:「教育生產線 教不出人才」。他指出:臺灣教育要轉型、轉念,未來才有機會。以前臺灣有勤快的工人可以與美國競爭,現在勤快沒用,他們做得到的,我們做不到。林百里引述多名國外教育專家的主張:現行教育方式是延續工業時代思維,就像生產線,以年齡為分界、受相同的教育、大量生產,而非就每個孩子的特點設計學習方式,「這樣是產出不了人才,產出不了天才的。」會讀書不等於聰明、也不等於創新,若臺灣教育不轉型、轉念,仍照老方法就大錯特錯了。

(D.3.4) 十二年國教是幾十年前遺留下來的問題,無燃眉之急、卻助長新的補習

十二年國教的實施,當然很重要,需要相關的教育機構,例如教育部的中教司、加上次長、還有各縣市的教育局處,去妥善地規劃與執行。但是,十二年國教並非目前唯一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議題。年輕人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之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來發揮所長,這個問題更有燃眉之急!

如何將整個教育體系,做通盤的檢討、大幅度的改進,以因應今後數十年人機競逐社會,大量工作被電腦與工作機器人取代?這個超級大問題,而且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正需要教育部長、率領次長、高教司長等,去全力解決。千萬不可以讓無辜的年輕人無助地碰得頭破血流、自生自滅。

(D.3.5) 大學教育從幫助學生第一線的功能退縮

2012年8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國立臺灣大學陳維昭前校長強調:「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應培養廣泛知識。」,學用落差不該靠大學去完成最後一哩,或可透過專業訓練職業機構,完備各領域可用人才。

2012年9月8日,聯合晚報報導「李嗣涔勉臺大新生:別只會按讚」指出:李校長提醒學生,大學四年不只是培養專業知識,也不是職業訓練所,而是培養氣質和見識的過程。李校長強調,要培養開闊胸襟,能賞識別人的好,從多元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立基。他更提醒新鮮人,要有主動積極的學習精神,四年後大學所學可能已經落伍,未來是全球布局時代,要能夠服務不同地區的人,語文能力和跨領域學習、擴大知識背景很重要,並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

筆者同意,大學的科系不能只為特定的某一職業去量身訂作。因為很多職業的內涵,會隨著時代而改變。有些新的職業會冒出來,又有些舊的職業會被淘汰、或者被取代。

即使如此,大學對於年輕人在踏出校門、進入職場的基礎準備與養成,仍然有著責無旁貸的艱巨任務。如果大學在這一方面不扛起來,還有哪一個機構能夠接手替處理臺灣每年十幾萬大學畢業年輕人的最後收尾工作?

父母親們辛苦地工作、把年輕學子送進大學去接受高等教育,絕對不會期望年輕人只是學到如何欣賞詩詞之類的知識而已。父母親們衷心的期待:要年輕學子們有開創性的謀生技能,能夠對社會、產業界做出高價值的貢獻。

E. 產業界在制度面的困境

蕭萬長前副總統在2012年4月獲得臺北科技大學頒授名譽哲學博士學位時,發表專題演講指出,當前臺灣產業要轉骨的關鍵,就是創新。他期許學子要提升自我的附加價值。蕭萬長前副總統表示,臺灣從1950年代的農業逐步轉型,到2001年邁入知識密集產業,一路走來可看到臺灣產業並非一成不變。如今遇到發展瓶頸,臺灣產業要轉大人的關鍵就是要創新,才能讓實力再提升,未來成為創新驅動的加值島。

(E.1) 產業走到微利代工的盡頭找不到新出路

2012年3月19日,聯合報報導,亞都麗緻飯店嚴長壽董事長在監察院演講時提出警告,臺灣目前在人才和經濟上都在吃存糧,過去臺灣由農業、製造業到科技業賺進三桶金。但未來要找到第四桶金的機會不太多。他認為要從培養人才、更國際化的方向走出困境,臺灣不能太高估自己,要從不同的角度找到自信及方向。政府目前的施政著眼比較重視短期利益,未能看到較長遠的永續發展。他表示,臺灣越來越本土化,在經濟上,難得找到國際上有眼界的人來參與評估。

2012年5月17日,第1315期新新聞周刊報導南方朔的文章「問題的關鍵是經濟!」指出:臺灣墊底現象已經擴大,馬英九總統還是不在意。東亞國家裡,臺灣留學生到美國是最早也最多的一個,這些留美的人祇要隨便抄襲美國就很有用。由於抄美國抄得早而且多,臺灣遂抄成了亞洲四小龍的第一名,那是依賴而有發展的階段。

南方朔認為,臺灣原地踏步,恐陷墊底競賽。到了現在,別國的留學生並不比臺灣少,別國從抄襲學習中已學會了創新,但臺灣卻仍在抄襲。臺灣的學者會人云亦云地把全球化理論照抄不誤,別國卻已由抄襲的經驗學習到自主創造的重要。因而韓國、新加坡、香港都找到了自主發展的方向,積極轉型,祇有臺灣因為沒有新方向,遂祇能在原地踏步,愈踏步愈往後走。所謂「墊底的競賽」,指的是由於公司移出和為了全球化競爭而增加競爭力,很容易造成工資減少、失業增加、社會的福利安全體系日益崩壞、對環境維護的日益荒廢等。臺灣產業的加速移出,優質就業機會日益減少,工資水準不增反降,貧富不均日益嚴重。

2011年11月24日,第386期財訊雙週刊報導「從臺灣奇蹟到臺灣崩壞,工作消失中」指出:全球經濟失落科技業也要看天吃飯。面對愈來愈頻繁且難以預測的全球經濟劫難,當它突襲時,地球村公民很難躲得掉。一位竹科人資人員即坦言前陣子睡不好覺,雖然他公司所屬的產業尚未受到波及,老闆卻已交代先提人力評估報告,以備不時之需。屆時究竟該提議放無薪假、讓所有人繼續有工作?還是裁掉一些人,保住其他人飯碗?他陷入掙扎。「在這樣的產業循環中,科技人如果不想辦法在自己專業上求精進,在職涯裡被裁員個兩、三次,不是不可能,」他說。擔心失業難翻身,員工對惡質老闆也姑息。勞陣孫友聯祕書長透露,從兩三年前起,太子汽車老闆便開始未按時給薪,但當時員工仍在觀望,擔心中年轉業不易,所以員工即使被欠薪、得借錢過日子,仍咬牙等看看。全職減少、非典型工作增加,工作崩壞現象有擴大之勢。臺灣人就業為何愈來愈困難?資本外移與產業轉型是兩大主因。

文化大學勞工系李健鴻副教授在勞陣新出版的《崩世代》一書裡指出,1980年代後期,傳統製造業首先外移。2000年後,科技產業也陸續跟進。過去10年,臺灣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重已增加三倍,導致國內的就業機會大量減少。首當其衝的是工廠作業人員、中低階管理人員,結構性長期失業者大增。

2012年9月20日,第1333期新新聞雜誌報導,由黃琴雅撰寫的「破解GDP迷思,不要只救出口,臺灣也有好工作」一文指出:『國內生產總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 的迷思更讓全民陷入恐慌;臺灣整體結構已嚴重扭曲,國家的政策、經濟發展與教育等完全為了出口產業而設計。臺灣從1999年至2011年間,出口貢獻臺灣GDP就高達97%,幾乎是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率的主要因素,但只要出口受傷害,經濟動能就會減弱。企業主因為出口補貼,又有低匯率與低利率的幫助而賺錢,卻不願意付給臺灣人應有的薪水。因為低利率,形成財富扭曲,把中產階級打成無產階級,富有階級卻成了超級富有階級,GDP的成長都被有錢人拿走了。一連串的惡性循環,把臺灣經濟逼到懸崖邊。

(E.2) 產業得不到學術界的奧援

2012年4月23日,聯合晚報報導,國科會朱敬一主委直言:面對韓國、中國大陸及其他鄰近國家的強大挑戰,國內的學校和產業界互動不夠積極,使科技發展受到限制。臺灣科技從上游的學術研究到下游的產業,一定要轉型才行,否則前景堪虞。他舉美國一流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等為例,表示美國的名校和產業界互動密切而健康,產業界有任何需求,就向學校拋出問題,再由學校的教授們聯手尋求解決之道。如此一來,產業界可以不斷成長,學校也不會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和外界脫節。

2012年6月22日,聯合晚報報導,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談「臺灣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時,指出:我覺得有三個主要面向,一是人才供需失衡,一是產業結構過度集中,另一則是科研發展並未顧及產業需求。換句話說,就是人才、科技與經濟這三個層面的鏈結斷裂,進而導致競爭力下滑。 這個失衡現象,我覺得和長期以來太追求論文發表的評鑑制度有關。評鑑指標單一化,研究型大學和技職型大學沒有太大差異性,加上研究主題又常和經濟產業發展脫鉤,當然會影響到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技職型大學或藝術大學,就不一定要以發表論文為首要任務,而應以特色、創新及多元發展為重點,才能培育出多元人才,也才能滿足產業發展及國家需求,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2012年8月15日,中國時報報導,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談「國際視野,不只是講英語而已」時,指出:以教育而言,南韓曾經歷過教改的失敗而重新起步,走在臺灣的前面。臺灣的教改也遭遇失敗,卻少見提出修正的措施,反而不知基於什麼心態,對他國同行的成績不屑一顧。高等教育是個專業,不是兼業!要採用國際規範行事,秉此精神從事專業教研。臺灣社會受累於少子化,已屬偏少的在學人數必將繼續減少,技職教育不彰,大學的數量卻大得不成比例。如今,延畢問題嚴重,學、碩、博士各級學位課程普遍招生不順。政治上,缺少外來學生,限制大陸生中優秀者來臺就讀(聽過這樣的邏輯嗎?);經濟上,大學因資源單薄而均貧。管理上,制度過時、繁瑣;社會上與大學華而不實的活動太多,前瞻遠慮的籌畫太少。凡此種種,都與國際化背道而馳。

(E.3) 產業的競爭力下滑

2011年10月31日,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科技產業面臨者絕對不是單純的景氣問題,而是更深沉的競爭力問題。即使目前風光一時的所謂蘋果概念股,臺灣廠商的含金量也有限。美國史丹佛大學 Kraemer 教授等最近出了一篇論文「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 iPad and iPhone」,分析蘋果的全球供應鏈如何分享由 iPad 與iPhone 創造的價值。結果是在iPhone4中,蘋果獨享58.5%,臺灣供應鏈享受的利潤與日本相同,只有0.5%,南韓卻享有4.7%,是臺灣的9倍,其它美國廠商則享有2.4%。在 iPad 中,蘋果占30%,臺灣占2%,高於日本的1%,但仍遠低於韓國的7%。最慘的是大陸,表面上組裝出口,創造對美國高額的出口貿易值,但實際上只領到工資,連利潤都享受不到。在這兩項產品中,大陸的勞工投入成本占整個大餅的大概2%左右。

該報導指出:另一家市調研究機構 iSuppli 把 iPhone4拆解分析後發現,前七大成本最高的零組件中,包括螢幕、快閃記憶體、SDRAM、處理器等四項,都由韓國製造,占其元件成本的42.7%;肯定為臺廠提供者為觸控面板,僅占5.3%;另外未能辨識那家供應商的是照相鏡頭,假設也是臺廠大立光供應,也僅占5.1%,臺廠遠遜韓廠。臺廠這種分食低毛利的情況,事實上已創造出蘋果奴的新名詞了。國內科技業會有今日情況,絕非一日造成,部分與政府政策有關,更多的則與企業主的選擇有關。大部分企業選一條輕鬆的路走,走代工、重短利、輕研發、全力 cost down;生產基地先從臺灣轉到大陸,成本上漲則又從沿海遷到內陸;再不行,到東南亞、南美洲 …,研發投資嚴重不足。韓國大廠則是重研發、走品牌、加深差異化、加強技術含金量。十年磨劍,今日見真章,臺韓科技業差距越拉越大。

2012年7月30日,工商時報報導,前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要做第一名的氣魄,三星研發大手筆,臺廠不如」。而「商業巨鱷SAMSUNG」作者林宏文指出,三星內部永遠有一種要做第一名的氣魄,以及做不到就去死的那種驚人危機感,值得只想做老二臺灣好好深思效法。

2012年8月8日,第816期今周刊文章「臺灣品牌落敗的四個啟示」指出:寫過《藍海策略臺灣版》、《綠金就是藍海》,為臺灣資訊產業點出新方向的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朱博湧教授表示,臺灣發展自有品牌有兩大困境,第一個是「對產品了解很多,對客戶了解太少」;第二個則是,當典範移轉 (paradigm shift)時,臺灣企業無法及時反應,因而錯失商機。

該文提到:知道消費者要什麼,來提升忠誠度。蘋果電腦公司不僅能從美國市場橫跨世界各地,還能從電腦、MP3、手機、平板電腦到未來的電視,讓所有買過它產品的客人都變成粉絲,願意掏錢購買它的下一個產品。韓國三星公司同樣也是如此,橫跨各種產品、各個國家,讓品牌知名度真正達到世界級的水準。至於臺灣品牌一向以產品及價格領先同業,吸引到的是以價格來決定要不要買的消費者,這種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忠誠度本來就不高。

該文又說:產業遊戲規則改變,必須快速調整。臺灣品牌面臨的第二個大挑戰是,臺灣企業太著重在硬體思惟上。因此,當產業的遊戲規則改變,硬體利潤被壓縮,軟體及應用才是獲利王道後,臺廠往往無法調整策略,或轉型速度過慢,錯失新商機。必須拋開成功的傲慢,及時做危機處理。研究資訊產業已近30年的工研院競爭力中心陳清文首席研究員,談到臺灣資訊產業此次面臨的最大危機,就是三星把全部競爭者都打敗了!

該文提醒大家:千萬別太輕忽對手,永遠保持警戒。成功企業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輕忽對手實力,過度沉迷於昔日的成功,而忽略了敵人已經逼近,韓國三星公司的快速崛起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企業轉型的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具備新思惟。誰能真正了解客戶、照顧客戶,顯然才是品牌成功的最大關鍵。

F. 結語

臺灣的教育與產業,由20世紀的「工業經濟」直接延續下來。面對2010年起的創新經濟,在制度與結構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缺陷。政府的政策蕭規曹隨、優先照顧退休人員生活;對於年輕人徘徊在啃老族、月光族、青貧族、薪貧族之間,完全束手無策。

教育主管的施政,優先處理二、三十年前遺留下來的十二年國教老問題;對於2010年起的人機競逐社會的衝擊與挑戰,視若無睹。讓大學畢業生們抱著22K的浮木,在21的洪流中掙扎。年輕人必須在想法上、作法上,改弦更張,勇敢地創新與突破。在下一篇文章,我們會篩選整理、並且加以探討:媒體所報導的,成功者們的經驗分享。

參考資料:

許炳堅,『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24期與25期,2007年5月與8月。

許炳堅,『環環相扣、工程學術的金鑰匙在哪裡?』國立臺灣大學校友雙月刊52期E論壇,2007年7月。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674

許炳堅等,『掀開「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會士的神秘面紗』,)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32期與33期,2009年5月與8月。

許炳堅,『21世紀年輕人看清未來、擁抱未來、戰勝未來』,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 36期、37期與38期,2010年5月、8月與12月。

許炳堅,『21世紀 全球競爭力、創新與合作模式優先』,pp. 550 – 595,奇普士的異想世界,(編輯群:吳重雨、陳良基、柯明道、陳巍仁、許炳堅)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ISBN 978-986-6301-19-3。

許炳堅,『電子新智慧、啟發21世紀人腦創新』,pp. 596 – 623,奇普士的異想世界,(編輯群:吳重雨、陳良基、柯明道、陳巍仁、許炳堅)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許炳堅,『從工程、跨越管理、到 卓越領導力』,國立臺灣大學校友雙月刊76期E論壇,2011年7月。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11691

許炳堅,『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國立交通大學校友會友聲雜誌社,雙月刊,449期與450期,2011年12月與2012年2月。

許炳堅,『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