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校85年校慶學術類傑出校友專題報導 廖一久院士

廖一久院士1936年生;1960年畢業於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畢業前夕曾以畢聯會顧問身分,和工作伙伴們向當時的錢思亮校長大膽建言,開全國「畢業生穿學士服繞校園一周」的先河,是對臺大學弟學妹們的一份永久貢獻。嗣後於1962年前往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水產增養殖學碩、博士課程,1968年3月獲得農學博士學位;經4個月的博士後研究後於同年7月束裝返國服務。當時,歸國學人仍如鳳毛麟角般稀少,擁有博士學位的廖院士,為了將所學落實於民生經濟的改善,捨中研院與臺大等學術殿堂不就,毅然選擇了地處偏遠、乏人問津卻貼近基層的省府三級機構「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開始投身於基層水產研究的漫長生涯,陸續開創堪稱臺灣水產養殖發展史里程碑的多項傑出成果,包括:1968年領先全球完成草蝦人工繁殖試驗,奠定蝦類人工繁殖技術的基礎;1969年首締烏魚人工繁殖成功之紀錄;1976年確立烏魚「完全養殖」技術;1978年獲得虱目魚研究史上首次由賀爾蒙催熟、擠卵、受精、孵化到育成稚魚的完整紀錄,揭開了虱目魚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魚苗期奧秘,奠定虱目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基礎,加速使虱目魚養殖業的量與質均快速提昇,為民造福,為臺灣發聲發亮。

上述的這些技術,廖院士毫不藏私地與養殖漁民分享,經過他以及研究團隊的戮力推廣,落實應用,帶動了臺灣甚至全球之水產養殖業的變革。特別在蝦類養殖方面,臺灣可說名震一時,年產量幾近10萬公噸,獨佔世界之鰲頭,除了有效改善漁民們原本貧瘠的生活,同時帶動相關周邊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臺灣農村經濟的繁榮,曾被企業家邱永漢先生譽為「億萬財富的推動者」。再者,最為重要的是,人工繁殖技術的確立,確保了優質又穩定的蛋白質來源,這對人類糧食的提供,特別是在天然漁獲量不再有增產可能的今後,尤顯重要。

廖院士在水產研究的傑出表現備受肯定,迭獲敘獎,諸如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行政院首屆傑出科技人才獎、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學術訪問獎、杜聰明博士科學獎章、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五次)、教育部農科學術獎、臺美基金會科技工程人才成就獎、臺灣與加拿大雙邊卓越研究人員獎、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及清水高級中學的首屆學術類傑出校友、總統科學獎、第15屆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等。另外,亦榮膺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水產養殖學會與亞洲水產學會的終身榮譽會員以及世界養殖聯盟終身成就獎等等,每項榮譽均屬難能可貴,也代表他付出的心血。

廖院士於2002年1月卸下公職,但他始終沒有停下往前邁進的腳步。離開水試所之後,他接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當時的校長黃榮鑑博士力邀,擔任該校的講座教授」而後於2004年獲選為該校的終身特聘教授。他也兼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乙職,以及兼任國立成功大學客座特聘講座教授,至於母校臺灣大學則打從1968年返國服務以來,一直擔任兼任教授乙職。已經高齡77歲的他,目前仍然維持長時間工作的習慣,並努力的回應各項演講、審查、授課、評鑑的邀約;又即使早已著作等身,對於論文發表的工作也從未懈怠,退休迄今所發表的論文已超過80篇,累計篇數更高達460餘篇。

這位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水產尖兵,有句名言「做不到孔子、孟子就做個傻子」,勉勵後輩學子,期許他們做事要具備傻勁,全力以赴,尤其做學問與做研究是一輩子的事,也是一項良心工作,務必基於本身的興趣與理想,秉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踏實態度,摒棄立竿見影的功利心態,才能做好一生的志業。廖院士一生都奉獻給水產養殖,數十年來即使歷練了不同的職務,即使遠從臺灣尾遷徙到臺灣頭,念茲在茲的始終還是如何將臺灣彰顯於水產世界的地圖上,並持續懷抱無比的熱情與拼勁,在建構臺灣水產大業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