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法不一樣 談第三方支付與臺灣產業的未來 2013創意創業論壇和國際趨勢無縫接軌

第三方支付堪稱是下半年最火熱的商業議題,從近來網路交易平臺逐漸搶佔金融業務,到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交易平臺,在雙十一光棍節締造上億人民幣商機,其話題和「錢景」持續在延燒。至於臺灣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可預見的是必定牽動著未來物流、金流、資訊流結構的大幅度改變,以追趕上中國和國際間的競爭力、帶領產業走出臺灣市場。但是,臺灣目前多數人卻依舊對這個議題感到陌生,而現有法令規範也使得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之路在臺灣顯得窒礙難行,相關產業莫不引頸觀望,在學術界也引起熱烈的討論,期盼法令的改革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12月9日的傍晚,臺大創意創業學程所舉辦的2013臺大創意創業論壇:「Pay法不一樣 : 談第三方支付與臺灣產業的未來」便邀請了金融領域、科技領域的講者: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玉山銀行個人金融處執行長陳嘉鐘、桃園大眾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奕成,齊聚論壇現場展開三方論壇,針對第三方支付議題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本次論壇主持人由簡榮宗律師擔任。簡律師現為永豐金控法令遵循處處長,專攻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及金融法務,曾任臺北市消費者電子與商務協會理事兼委員會主委,長年接觸金融業與電子商務相關案件,以其經歷與法律層面背景,建構起本次論壇明確的架構。

劉奕成則以「支付的演進與趨勢」為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實體貨幣的出現與式微。其演講中指出,隨著科技進步,現代人對行動科技和網路的依賴比例漸增,進而加速消費結構和方式改變,才是引領第三方支付出現的最大原因。劉奕成強調:「不能忘記科技和制度的改善、進步都源於人。沒有生活就沒有交易、沒有交易就沒有支付。永遠要記得回想前一端的事件是怎麼發生、生活習慣又是什麼。」另外,也提出為什麼臺灣的金融服務發展早於中國大陸,第三方支付卻始終無法成形?原因在於臺灣的信用卡非常普及,市場需求也不夠強勁。但是,第三方支付帶來的不僅僅是支付與儲值,同時意味著背後巨大的Data base,掌握使用者的交易紀錄,才能掌握商機。

對此,陳嘉鐘以金融業主管的角度為出發點,探討「第三方支付對銀行業造成的危機」。第三方支付如餘額寶的出現,等於取代銀行專有的存款功能;存款來源消失,銀行的投資與放款業務也將受到強烈波及,究竟銀行業要怎麼面對這項挑戰?陳嘉鐘表示,銀行業面對新興產業瓜分市場的態度是「打不過,就策略結盟」。因此,去年玉山銀行即推出了「兩岸支付通」,透過帶有掃瞄QRcode功能的APP讓大陸的網路消費者,以及來臺旅遊的陸客可以直接購買臺灣商品;完成交易付款,貨物就直送大陸,開啟結合兩岸的行動支付與行動商務的交易模式。陳嘉鐘指出金融業之發展必須結合科技的新興發展,提供良好整合的資訊流,銀行業方能在科技洪流中得以站穩腳步。

而科技業佼佼者游士逸講題不囿於技術層面,以「從用戶端看電子支付的未來」提出新型支付方式的演進,還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為關鍵。回顧第三方支付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型網路賣家以及買家的貨物付款問題,另外也可以解決跨境交易帶來的支付困難。但是,相較於前二者,游士逸提到臺灣現今最迫於解決的問題,應該是改善物流網,建立乾貨、冷藏鍊,再繼續支付媒介的改善。目前支付工具已有多樣認證方法,除了玉山銀行目前使用的QR code,還有音波辨識、生物辨識和手勢辨識等等,不過科技日新月異,唯一不變的是一定要融入更豐富的福利功能、並跨界應用。

創意創業學程每學期各舉辦一次創意創業論壇之用意,乃是期望讓臺大學生能夠藉此機會,了解現今國際趨勢議題的發展,並希望透過各領域優秀人才的對談,產出跨界資訊的交流機會。相信參與本次論壇的民眾與臺大學生,都因此對於第三方支付有初步的了解,更從每位講者精采的分享、分析,以及對談當中,讓自己的眼界更為寬闊,不再侷限於消費者、或是電子商城賣家的角度,而是理解到整個交易生態的改變。不過每位講者也提出了值得省思的觀點,也就是這一切改變都源自於人的需求。追求創新的同時,要觀察人的習性、檢視人的真實需求,再解決問題,不拘泥於陳規才能掌握先機,掌握趨勢!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