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團拜暨臺大優良導師的故事新書發表
臺灣大學春節團拜暨《臺大優良導師的故事第4輯-陪你畫一張夢想的藍圖》新書發表會於103年2月7日(星期五)上午10時30分在校總區第1會議室舉行。楊泮池校長以及歷任李嗣涔校長、陳維昭校長、孫震校長及師生同仁齊聚一堂互道新春佳節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更期許臺灣大學在新的一年做得更好。優良導師代表陳毓文教授致詞時表示:當一個導師也許並不難,只要多一點點的雞婆、一股傻勁,就是去做,多一點陪伴還有一點點期待,就是這樣去陪伴他們…,歡迎大家細細品味《臺大優良導師的故事第4輯-陪你畫一張夢想的藍圖》所有感人又美好的故事。
國立臺灣大學100、101學年度優良導師100學年度1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李隆獻教授 2 文學院哲學系楊植勝助理教授 3 文學院人類學系陳伯楨助理教授 4 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陳毓文教授 5 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楊申語教授 6 工學院化學工程學系林祥泰教授 7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化學系林乃君助理教授 8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周瑞仁教授 9 管理學院會計學系廖珮真副教授 10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李建模副教授
101學年度1 文學院戲劇學系朱靜美教授 2 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林和教授 3 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吳聰敏教授 4 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劉淑瓊副教授 5 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柴惠敏講師 6 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賴勇成副教授 7 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林世銘教授 8 公衛學院公共衛生學系黃耀輝教授 9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楊銘欽副教授 10 電資學院電機工程學系葉丙成副教授 11 電資學院資訊工程學系林軒田副教授 12 法律學院法律學系李茂生教授 13 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研究所陳瑞芬副教授
楊泮池校長致詞
今年非常特別,春節期間天氣非常好,大家有非常好的一段時間可以陪陪家人。我看到很多同仁陪家人到各地走走,非常高興,也是慰勞大家過去一年來的辛勞。在過去幾年,真的很感謝所有同仁的努力,也在幾位前任校長努力之下,臺灣大學表現非常亮眼,進入百大,同時在學術表現和社會貢獻上都相當傑出。我們期許新的一年可以做得更好,希望臺大成為一所Great University,這是我們期許能夠達成的目標。謝謝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心想事成。
孫震前校長致詞
楊校長、陳前校長、李前校長、各位老朋友,每年春節團拜都是我過年以後的大事,也有一點壓力。總是想不起要講什麼,另一方面又怕拿了麥克風後不放,聽眾就難過了。今天是我畢業第58年,每次搭捷運在公館下車,我總是想到以前很多老師住在那些拆掉的房子裡面,對此我有很多的懷念。今天是我卸下校長職務第21年,即將進入第22年。時間過得真快,但並沒有白費。
過去20年來,臺灣大學在陳前校長、李前校長帶領之下,將學校帶到世界大學的前列,我真的非常敬佩,在此向陳前校長和李前校長表達祝賀。剛才楊校長期許臺灣大學變成great university。現在到了楊校長的手上,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要更上一層樓,我們對楊校長有很多期待。
我前幾天拜讀楊校長校務會議演講全文,真的非常感動。回想起我以前參加校務會議的言論,我非常羞愧,覺得淺薄。楊校長不僅強調臺大追求學術卓越,特別強調文化人文精神的發揚,以及品德節操的培育。我覺得大學除了追求學術卓越、創造知識、傳承文化之外,發揮人文精神和培養道德情操是更重要的任務。特別是整個教育系統裡面人文情操的發揚跟道德教育的培養,可能比學術的追求更重要。這兩件事情在我國教育系統裡面慢慢地減少,所以我聽到楊校長的演講特別感動。
我也有一些感覺,臺灣大學很多同事,可以在他們的專業背後,進一步發現更深厚的學養和理想,也有很多追求國家社會發展的熱忱。我也常想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思想、學問,最重要的一切發展希望,就是在大學裡面培養出來的。小時候念古文觀止,曹劌論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我慢慢地了解他的意思。做官的都流於世俗,光想眼前的事,沒有遠慮,無法去思考國家最根本最重大的事情。雖然我年紀大了,還是很擔心我們國家,很多重要、長遠的問題都沒有人去管。不是說政府的領導人不好,不如我們好;他們一樣好,非常好,也是我們當中出來的代表。只是一旦進到那個系統裡面,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根本問題跟重大問題了。
我以前一個朋友,一個華裔的學者進到美國政府工作,有人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我就只有時間來應付emergent的事,沒有時間思考important的事。我想這跟他們的困境是一樣的。
各位想想,我們現在常常憂心看不到國家前途的發展,很多重大的問題如氣候變遷、農村凋零、田園荒蕪、家庭破碎、老年照護、年輕人的教育、就業以及國家產業的發展方向等,這些問題是什麼人在思考呢?你們期待什麼人為我們解決呢?我覺得這樣的人就要在大學裡面,就在臺灣大學裡面。我常常想,臺灣大學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老師,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凡是我們想做的事情,凡是你找到的問題,我們沒有解決不了的。我也想到當年陳校長時代發生SARS問題,臺大幾個月之內就研發出formula,就可醫治。
你不知道問題,不知道你的方向,如果你明白自己的方向,就馬上能在臺大找到人解決問題。現在陳副校長帶領我們的研究團隊,我寄予無限厚望。優秀的人才、解決問題的人這麼多,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比解決問題的人還要少。是不是我們的同事及陳副校長幫助他們組織起來,把一些重大的問題常常拿來思考?
昨天我跟我大兒子中午吃飯,我忽然想到美國的電影。平常一些學者一點用處都沒有,念的東西永遠也沒有用到,也不會有人知道。突然有一天國家發生了一件事情,政府不知道怎麼辦,這時候學者就有用了。之前臺灣突然發生紅火蟻問題,紅火蟻突然氾濫,大家恐慌。忽然農學院楊平世教授,我以前都不知道他研究什麼,突然就有辦法了。我真的覺得臺灣大學是國家無限的寶藏,我們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要能尋找問題,要為將來的問題儲備學問。我今天來看大家,剛才碰到吳院長,我有點感慨,我們人越來越多,但是參加的人越來越少。這是我這些年來注意到的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因為大家都在研究室裡面做學問,只有學術上的行政主管來(團拜)。我常常講,不同專業的人在一起聊天一分鐘,也許比起你在研究室裡研究一個月的收穫都多。忽然你從談話之間得到啟發,就打開了另外一扇大門,進入更高的領域。
郭台銘講到甲午年要發生大事,我想到的大事就是社會科學院要回來了!(從徐州路遷回校總區)感謝學校裡面各學院對我們社科院遷院很多幫助;前一陣子我跟林院長講,社科院回校總區,要提供我們的資源和空間,謝謝李校長,謝謝陳校長,多年繼續的努力與很多的幫忙。現在我們的大樓終於蓋起來,社科院很多人回來,要向校總區很多老師來學習。我們要提供智慧,讓臺灣大學貢獻宇宙,社科院則貢獻臺灣大學。我祝各位身體健康,母校校運昌隆,各位同事、各位老朋友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陳維昭前校長致詞
楊校長、孫前校長、李前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仁,跟孫校長一樣,這個日子我非常期待。一年說快,也很慢,等待良久,終於有機會跟大家見面。這個場合是最好的,可以跟很多老朋友見面,不但見面還可以談話,相當難得。現在社會這樣繁忙,人的接觸是越來越少。最近到家裡拜年的人慢慢減少,因為大家都有事情。電話拜年就不錯,可以聽聽聲音,可以聊聊很不錯。而現在又進步了,大家「Line來Line去」很方便,卻也減少了人的互動。我看到很多朋友貼圖「新年恭喜」,其實我覺得這樣感動指數很低,通常我也找個貼圖傳過去,有的比較體貼會寫幾個字,但是寫字裡面也有分兩種:一種寫一篇文章就全部傳出去,傳給誰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對這樣的拜年,通常感動指數也不會很高。現在社會變化太多,包括問候都有很多變化。像我們退休的人,常常會比學校裡面的人更注意學校的動態,像臺大校訊,老實講以前在學校也很少看完,但是現在我想大部分退休都是這樣,校訊會認真看完,注意學校的發展。
最近我發現學校做了一件事情,我覺得對將來會影響很大,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小事情,就是基礎學科的認證。基礎學科認證就是高中大學的無縫接軌,其實意義並不在這裡。在人才培育專案裡面,我一直提倡將來一定是「學力」比「學歷」重要。一個人大學畢業有大學文憑,不見得別人就會因此相信他,真正重要的是他到底有多少能力,所以將來的認證制度將會越趨普遍。舉一個例子,像是英文,現在很多大學英文系畢業生英文都不通。你不敢相信他是哪一系畢業,就是真的在那方面能力好,所以你寧願看他的英文能力檢定是中級還高級。將來不只是英文,很多學科可能都不能看文憑,而要看認證,所以認證在將來會有很好的發展。臺大除了在研究教學以外,各種方面都能夠引領社會,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也跟大家分享我一個成就,過去每次去溪頭都要爬鳳凰山,兩年前開始覺得年紀大了,不要這樣勉強,不要這樣虐待自己。但我今年還是不認輸,所以幾天前又去順利地爬上鳳凰山,很有成就感,也敬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李嗣涔前校長致詞
楊校長、孫前校長、陳前校長、各位老朋友還有退休同仁,大家新年好。去年六月卸任以後我就開始休假,雖然沒退休但比退休還舒服。我每天走在校園裡,因為不用負擔行政,有很多時間專注很多問題,沒有解的問題或不方便講的問題。我發現自己行住坐臥可以保持在同一個思想上,同一個問題上,好像回到了40年前念大學的時候,當年念電機系時的感覺又回來了。老師出的題目,我可以一個禮拜一邊吃飯一邊走路,都在想同樣的問題,要把它解出來。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還有一件很棒的事:我終於可以除夕回家陪母親吃飯。我家在南部,以前因為除夕晚上都要巡視校園,一定要過年才能回去。八年以來第一次可以跟母親一起吃除夕晚餐,覺得非常愉快,而且這個新年天氣太好了,又回去南部,覺得很愉快,一掃過年前兩個月又濕又冷的陰霾。當然也代表這新的一年會是蓬勃發展的一年。
新年通常要許個願,我卸任不久,還可以許個願,否則久了我就不會許願了。我有三個願:第一個如孫校長所說,希望今年八月社會科學院可以順利遷回校總區讓校總區變成更完整的一個大學;第二,希望卓越研究大樓與生醫館能夠順利完工啟用,讓研究有充足的空間可以更上層樓;第三是去年下半年的課程網,我初一看了臺大網上的課程,真精彩,我一看就停不下來了。像秦始皇的課程,我覺得真精彩。這對於整個臺大的課程,取得華人世界甚至整個世界的龍頭地位,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許願,今年會有更多品質很好的課程能夠上課程網,能夠把影響力散布出去。最後我祝福臺大鵬程萬里,祝福所有同仁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家庭幸福、新年快樂。
陳毓文教授致詞
各位校長、主任、院長、老師、前輩大家好。其實今天我在這邊有點尷尬,我覺得這本書能夠代表來介紹的人,絕對有很多更適合的老師。但是當初學務處竇秘書打電話給我時,我剛好動完刀一個禮拜,麻醉藥還沒有全退,那時候我就昏昏沉沉答應了。答應之後就開始焦慮,每天躺在床上都在想要講什麼?要走幽默版,我不能大笑,我肚皮傷口會痛;要走溫馨版,我又不想走一公升眼淚的那種故事,雖然我的研究室到處有面紙。
很多優良導師都知道,很多學生都是有困難才來找,但這困難有時候不是emergent,但是important,學生會覺得很重要。我1月7號住院,1月6號才接了兩個case,還有兩個導生來找我談他的生涯,當時我覺得還好,因為他才大二,在過程當中,我很仔細躺在床上看這本書。通常拿到書之後會先翻,然後就忙著做研究,沒時間再仔細看。在看的時候我想到,我常常覺得我們就是一群以心相許的老師。所有優良導師的共通點就是願意花時間用心去陪伴學生,我相信臺大所有的老師都很願意這麼做,但有時候我們常笑稱自己是「I」級人,大家有沒有聽過「I級人」?不是Egypt,是SSCI,SCI,TSSCI,我們號稱自己是I級人,比哀鴻遍野好一點,哀鴻遍野比較悲傷一點,I級人好一點。有時候我一邊看學生,一邊看自己的螢幕,真的很希望他們趕快結束,因為還要趕paper。我覺得在那過程當中,我們如何在教學研究的忙碌中,還能夠服務那麼多學生的需要,真的很不容易。
這本書裡面真的有很多用心的故事,雖然老師可能性別不同,卻可以說像學生的兄姊。我曾經這樣講過,現在已是媽字輩,不久就會是阿嬤了。我的第一屆導生今天中午跟我約吃飯,他是來探病,過程很感人。這麼多年了,即使研究計畫被接受、教學評鑑值高,都是短暫的,只有當導師是永久的。但是我歸納有一個缺點:通常當導師久了,唯一的缺點就是會有包不完的紅包、吃不完的油飯還有彌月蛋糕。民國百年那一年我每個月平均大概一盒喜餅,大家就知道我花了多少的紅包費。在旺季的時候還要去參加不同的婚宴,雖然是有點甜蜜的負擔,但這麼多年來,看著學生帶小孩來拜年,要他的小孩叫我什麼?師婆!好奇怪啊。你不願意承認但必須要接受,就是被稱為「婆」。
我想讓大家看看故事去體驗,當一個老師也許並不難,只要多一點點的雞婆,一股傻勁,就是去做,多一點的陪伴還有一點點期待。我在社工系,他們說:「你是社工,你是專業。」可是學生不是個案,他們的分數都在我手上,很難當個案。但是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若他們能找到他們的出口,我們就該陪伴他們。歡迎大家細細地去品味書中所有感人又美好的故事,謝謝大家。
《臺大優良導師的故事第4輯-陪你畫一張夢想的藍圖》楊泮池校長序
教育,是學校的本份。我對臺大深有期許和抱負,期盼能追求更高的學術卓越,落實更厚實的人文教育,讓臺大更具國際性和競爭力,培育出為社會所用、所敬的卓越人才。
每位來到臺大的學生,都是珍貴難得的璞玉,他們都有成為國家棟樑的潛力,若能得良匠的雕琢,更能展露其應有的鋒芒。導師是大學校園內學生的重要貴人,兼具教學、輔導與啟發的多重功能,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歷程中,導師與學生接觸最多且最直接,能確實瞭解學生的困難和需要。導師就是能雕琢璞玉的良匠,期許導師們能以身教作為學生典範學習的標竿楷模,協助學生建立自我管理的良好生活型態。學生需要導師的陪伴與支持,與他們一起走過這段青春歲月的成長旅程,激發潛能,實現對夢想的渴望。
一如臺大承載了整個社會的深厚期許,每位臺大學生與老師也與這座校園一同肩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學校裡許多導師長期默默付出,投注心力關心學生,令人由衷敬佩與感動,這是臺大的驕傲。如果學生未來能將從導師身上學習得來的種種,轉化成為自己豐富內在涵養的一部份,並帶給這個社會正向的影響,那將是對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深深引以為榮的。
所有臺大學生、整座校園,以至整個社會,彼此脈動相連,成為一張張夢想藍圖。請諸位受人尊敬的導師,都能幫忙在這張夢想藍圖上,畫下屬於您的重要一筆,讓學校、社會因著有您的付出與參與而加圓滿。
陳聰富學務長序
轉眼第四輯優良導師專書出版了。優良導師獎是臺大從96年始,新設的教師獎項。還記得我有幸獲得第一屆優良導師時,心裡深覺得有點像是天外飛來的肯定。興許是因為年少時曾經受過老師的恩澤,而暗自鼓勵我能效法前人,想將這份感動給傳下去。因此我未曾想過,要刻意在學生事務上盡多麼偉大的奉獻,因為一切就是那麼自然而為,想關心他們、想盡力協助他們,只是順著我的心意去做而已。
作為大學教師的各位,都是努力做研究,以及認真教學的人。我也是一名大學教師,同樣也會為不斷湧入的事務忙得焦頭爛額而深感沉重。但就像付出心血的研究成果被認可,或是上課時在座同學一致理解地點頭一樣,如果我能讓來找我的學生,眉頭有所紓解,能從我的話有所啟發、領悟,或是對生命有更正向的驅動力,更珍惜自己、更享受生活,我覺得我的辛苦和疲憊,都已經受到了安慰和鼓勵。
這本書中的23名優良導師,都是在處理學生事務上,受到學生讚許的老師。細讀下去,發現這些優良導師對輔導的態度和方法,非常多元寬廣。有些老師主動出擊,有些則默默守護;有些老師喜歡分享,有些則選擇傾聽。但不管是李隆獻老師「盡心教學」、楊植勝老師「接納導生」、陳伯楨老師「間接關心」、朱靜美老師「良師益友」、林和老師「上善若水」、吳聰敏老師「親切待人」、陳毓文老師「樂觀積極」、劉淑瓊老師「用心對待」、柴惠敏老師「指引方向」、賴勇成老師「成就學生」、楊申語老師「心中有愛」、林祥泰老師「關懷備至」、林乃君老師「貼近學生」、周瑞仁老師「將心比心」、廖珮真老師「設身處地」、林世銘老師「設想周到」、黃耀輝老師「適時提點」、楊銘欽老師「善解人意」、李建模老師「服務利他」、葉丙成老師「面面俱到」、林軒田老師「亦師亦友」、李茂生老師「以身作則」,以及陳瑞芬老師「滿腔熱忱」,這些都同樣指出,他們很樂於再多為學生做些什麼,而這樣的多用一份心、多出一點力,好似就成為他們的共通點,而這也正是身為導師的典範。
因此,讀這本書時,又再次讓我回想起,當年收到學校通知獲獎時,所受到的觸動。學生從我們身上汲取知識和人生經驗,我們又何嘗不是從他們身上收穫辛苦的輔導成果。學生送來的每一句感謝、每次展現的笑容,是我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最純粹、最溫暖的報償。如果我能在學生的夢想藍圖上留下一抹痕跡,那是我的榮幸,我已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