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研究最前線

成果發表會,第五場於 2015 年 1 月 6 日上午 10 時於拱北講堂舉行,主題為「時間真的可以沖淡一切?中小學時期之霸凌經驗,仍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生活品質」。此發表會主持人為本院健管所陳端容教授,由陳為堅院長與健管所黃俊豪副教授引言,健管所陳昱穎研究助理簡報研究成果,並由台大理學院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姚開屏教授評論。發表會當天有多家媒體蒞臨本院採訪,並透過電視、廣播、報紙、與網路新聞報導此研究發現,讓社會大眾從全人健康觀點,重新認識霸凌這個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

校園霸凌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大眾、研究者與教育工作者所關注,本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組)黃俊豪副教授,與其指導學生陳昱穎,以健康生活品質之觀點切入,探討不同求學時期之霸凌經驗,可能對大學生造成的健康衝擊,並發現不同霸凌型態及角色與大學生健康之關係。

陳為堅院長於引言時表示,此研究探討之議題相當重要,其研究結果榮獲刊登於《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 2013 SCI Ranking = 2/118),係兒童青少年健康領域具代表性之國際期刊,也受到國際媒體路透社 (Reuters) 關注並報導。過去大家較少關注大學生之霸凌問題,以及早期霸凌受害經驗對健康之長期影響,然此研究結果發現,霸凌很可能與大家的期望有所出入,其負面影響並不會因學生長大而船過水無痕。除此之外,陳院長認為霸凌可能引起之健康症狀,如憂鬱症等,其負面危害不容小覷。

而後,健管所黃俊豪副教授於引言時指出,日前發生俄羅斯高中生肢體霸凌事件,導致受害者舌骨骨折窒息而亡,引起各界震驚,再次讓大家看見霸凌危害之可能嚴重後果。肢體霸凌係直接且外顯之行為,也經常造成生理傷害,因此較易被察覺,然霸凌型態相當多元,故此研究特依據霸凌研究領域具代表性之學者,Olweus 所提之霸凌定義,調查肢體霸凌外,言語、關係及網路等其他霸凌型態。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健康應為「生理、心理及社會之安寧美好狀態,而不僅是免於疾病或虛弱」,故此研究希望在生理之外,同時關照其他健康面向,以了解各種霸凌可能帶來之隱形傷害,因此最終使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觀點切入,探討霸凌之危害。

台灣青少年霸凌現象恐較歐美普遍

世界衛生組織曾於 2009/2010 年主導一項歐美跨國研究,發現中小學生數月內曾被霸凌比例約 9%-13%,然台灣於 2011 年之調查則發現,國小 4-6 年級學生 2 個月內曾被霸凌比例達 16.1%,顯示台灣之青少年霸凌現象有可能較歐美普遍。

報告人陳昱穎於簡報中指出,此研究調查 1,439 名台灣的大學生,詢問其是否曾於中小學或大學時期,經歷過肢體、言語、關係或網路等四種霸凌。結果顯示,大學生中曾遭霸凌比例高達 45.7%,而細分各種霸凌型態後,可看見非傳統型態之網路霸凌比例最低 (7.2%),其次依序為肢體霸凌 (11.7%)、關係霸凌 (23.4%) 及言語霸凌 (33.9%)。

不同之霸凌型態具不同之健康影響,亦可能透過憂鬱症之表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此研究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QOL-BREF測量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包含四個範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係及環境。在使用迴歸模型控制各種影響因子後,仍可見中小學及大學時期皆曾被言語或關係霸凌者,表現出較差之社會關係生活品質,顯示其人際關係受影響,亦獲較少之社會支持,此結果顯現霸凌經驗可能具有持續影響力以及累加效果。

而關於較新型態之網路霸凌,則發現令人意外的正面影響:大學前曾被網路霸凌者,於大學時呈現出較佳之生理健康生活品質,而大學時受到網路霸凌者,則反映較佳之環境生活品質。可能之推測為,網路霸凌某種程度改變了被霸凌者的網路使用習慣,甚至影響其生活型態,例如參與較多之戶外活動及熟悉其周遭環境,最終表現出較佳之生理健康與環境生活品質。

陳昱穎於簡報時另強調,研究結果雖未看見霸凌受害經驗與心理健康生活品質之直接關聯,卻發現霸凌有可能透過憂鬱症,間接表現出其對心理健康之負面影響。換言之,早期之霸凌經驗可能引發日後之憂鬱,從而影響大學生之心理健康生活品質。未來仍需進行更多相關研究,以進一步確認其因果時序性,並瞭解其影響形成機轉。

註:NS 代表未達統計顯著;虛線箭頭為排除憂鬱程度後之統計分析結果

小結:大學前曾被霸凌者,建議視為高關懷族群

此研究發現,若僅在中小學或大學時期被霸凌,其對於大學生生活品質之負面影響較不明顯;然而,若於中小學與大學時期皆被霸凌,則會呈現顯著較差之社會關係生活品質。此結果可能代表先前霸凌受害經驗之潛在影響,有機會在二度傷害後產生加乘作用,進而誘發其對健康生活品質之負面影響,對此,黃俊豪副教授建議將大學前曾被霸凌者,視為高關懷族群,作為發展預防措施時之考量。

此外,健管所陳端容教授補充,此篇研究在描述分析霸凌加害者時,曾點出加害者可能具有某些攻擊性人格特質,有鑒於此,未來亦可將他們視作高關懷族群,以避免霸凌加害行為於大學時期延續。而陳教授另兼本院新設之【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故也透過此機會向媒體朋友簡介新所成立之宗旨與未來發展方向,該所將於 2015 年 8 月成立,現已開始招生,未來也將持續關注如霸凌行為等青少年健康相關議題。

此次調查之新發現再次凸顯霸凌之長期影響,為因應此現象,黃俊豪副教授認為,社會大眾應審慎面對霸凌問題,並及早採取行動以避免其進一步傷害。同時,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不應再將霸凌視為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生命經驗而掉以輕心,或認為孩子長大後即不再受影響,相反地,時間未必可以沖淡一切,霸凌仍可能在日後產生負面健康效應。

臺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姚開屏教授則於評論時提及,肢體霸凌最常使受害學生恐懼,言語霸凌所造成之心理傷害大,關係霸凌則最容易被忽視,而新型態的網路霸凌因速度快、管道多,是未來極需注意的部分。此外,早期受害者長大後可能變加害人,出現報復性攻擊行為;若同時是受害人及加害人,其罹患精神疾病機率較高,此部分同樣值得注意。至於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姚教授發現,此次調查所呈現之結果與十年前相比,多數範疇之健康表現較差,僅有環境部分較佳,有可能是大環境產生了變化;其中,被霸凌者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在所有範疇皆較無受害者低。

最後,針對霸凌問題之應對方法,論文通訊作者黃俊豪副教授也提出呼籲:「我們應當教育及鼓勵孩童,在自己或同儕遭受霸凌時勇敢通報,並讓他們知道這是正確的行為,而非懦弱的表現。學校也可提供霸凌相關之衛教介入,並建立公開透明之機制,讓校園霸凌事件能浮出檯面,以獲得檢討改善的機會,最終降低霸凌之危害。」

論文完整出處:

Yu-Ying Chen and Jiun-Hau Huang. Precollege and In-College Bullying Experience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ediatrics 2015;135(1):18-25.

本論文相關新聞報導:

Andrew M. Seaman. Earlier bullying tied to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Reuters, New Yor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