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古物.我們的歷史】No30 鹿野氏黑脈螢〜明星級的螢火蟲

夜晚的螢光點點,是我們對螢火蟲的認識,變化多端的螢火蟲光訊號是研究演化、行為生態、保育生物學以及環境解說教育的熱門素材。臺灣有豐富的螢火蟲資源,不僅種類繁多,在生態和行為上也具備高度的多樣性,是研究螢火蟲的極佳寶地。全世界螢火蟲大約有 2,000 餘種,臺灣已記錄的螢火蟲有 54 種,推測尚未完成鑑定或命名的種類則至少有 70 種。已知的螢火蟲幼蟲都會發光,但約有 1∕4 到 1∕3 種類的成蟲是在白天活動,只能發出微弱光或根本不發光,主要依靠氣味尋找配偶。幼蟲肉食性,獵殺小型無脊椎動物或取食其他動物屍骸。大多數種類羽化為成蟲後便不再進食,或僅舔食露水或植物的蜜露。

螢火蟲一年四季都會發光,春夏出沒的種類是我們較為認識的黑翅螢、紅胸黑翅螢、紋螢等,而黑翅螢則是全臺各地賞螢的重點;秋冬為主的則是神木螢、橙螢、鋸角雪螢等。但在螢火蟲的家族,還有明星級的種類,晚上不發光,不過身上卻有美麗的色彩,那就是鹿野氏黑脈螢(Pristolycus kanoi)。本種體長 14-16mm,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觸角鋸齒狀,前胸背板具側角,翅鞘粉紅色具黑色細窄的脈紋,翅縫黑色上寬下窄,各腳黑色,腹面黑色。雄蟲腹背板 6 節,雌蟲 7 節,雄蟲會發出微弱的光但無明顯的發光器,雌蟲不會發光。鹿野氏黑脈螢幼蟲屬於半水生型的螢火蟲,幼蟲白天躲藏在溪邊的岩壁或石縫裡,晚上才潛入水中捕食螺、貝類。因為沒有氣管鰓的構造,只能利用挾帶的氣泡用腹側的氣孔呼吸,於水中捕食後會再回到岸上享用獵物。

鹿野氏黑脈螢是臺灣特有的物種,主要活動的季節在 3-4 月,平常都在潮濕的森林底層活動。目前在臺灣已知的分布範圍非常侷限,主要以北部低海拔山區為主,又因為幼蟲必須要在水中捕捉螺類,使得活動範圍侷限在乾淨的溪流旁。臺灣山林的過度開發已經讓此物種面臨生存的壓力,農委會於民國 98 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公告修正案,將本螢火蟲列為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