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吳明賢團隊研究降低消化性潰瘍發生率

由於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估計約50%成年人遭受感染,其感染除了會造成胃癌外,也被証實與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的發生有關,因此找出不同疾病之決定因子與致病機轉並研發最佳的除菌方法,不僅具學術價值,對臨床上診斷及治療的難題,也兼具重要的實用性。

醫學院內科特聘教授吳明賢領導的消化道癌症研究團隊首先發現胃癌病人分離出來的細菌可誘發較厲害的發炎與乙型環氧酶表現,並証實其表現與胃癌細胞的侵襲、血管新生,和轉移密切相關,這些研究確認從胃癌病人分離出來的菌株的確有較高的毒性,而且也釐清幽門桿菌、胃癌與環氧酶三者之間的關係,對胃癌化學預防(chemoprevention)的機轉與可能性提供重要的証據。另外在細菌毒性因子的研究也發現具CagA的菌株與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上最常見的上腹不舒服原因)有關,而AhpC、GroES和α-fucose等細菌因子則與胃炎嚴重度和胃癌有關。為了讓病患有更簡單的診斷方式,與臺灣本土廠商開發幽門桿菌糞便抗原,發現敏感度接近九成,而且特異度100%,可用於大規模的篩檢,及治療後的追蹤。

結合糞便潛血反應,首創全球以糞便進行胃癌及大腸癌的二癌篩檢,成效良好。在除菌應用上,由於早期除菌確實可以達到預防胃癌的效果,因此如何以有效的藥物組合來治療,特別是在抗藥性菌株愈來愈多的情況下,現有三合一治療的療效是否理想,更是世界各國和本地關注的焦點。經過臺灣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發現第一線的以clarithromycin為主的三合一治療,配合levofloxacin為主的第二線救援注意,可達到97%以上的成功率。由於很多國家的clarithromycin抗藥性很高,因此有專家主張用四合一中的序列性療法做為第一線治療,但是序列性療法只用10天,且不同國家報告差異很大。臺大團隊結合國內多家醫學中心,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將序列性療法改良,証實14天序列性療法確實優於三合一療法。

此一成果對當前治療準則的釐定提供很重要的參考證據,獲得美國胃腸醫學會官方雜誌邀稿撰寫review,並獲選當期封面。而在首次治療失敗後的救援治療方面,進一步改良二線的救援治療處方,發現以高劑量質子幫浦抑制劑配合levofloxacin的序列療法,即使在一次治療失敗下,仍有超過90%成功率。另外我們也發展分子標記來預測抗藥性和治療成果,以便在無法做細菌培養狀況下仍然有簡易的方式得以事前預測而給予適當處方。對於已經治療二次失敗的所謂refractory H. pylori infection患者,我們利用簡單的基因型預測抗藥性來選擇藥物,仍有80%以上的治療成功率。這一系列除菌的系列研究,對目前第一線開藥的醫師及苦於抗藥性菌株的患者,提供可靠的參考証據。由於目前抗藥性加上能治療的抗生素相當有限,臺大團隊和中研院翁啟惠院長合作,發現對細菌transglycosylase抑制劑moenomycin A具有良好抗菌效果,即使對傳統抗生素有抗藥性的菌株,仍有80%以上有效,具有進一步開發成為對抗幽門桿菌的新藥潛力。

相關胃癌及幽門桿菌一系列成果發表於世界知名期刊Lancet, Gastroenterology, Gut, J Clin Oncol, PNAS等,五年來被引用超過300次,且提供臺灣經驗,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下之IARC制定幽門桿菌篩檢治療以預防胃癌的模式,有效提升臺灣在此領域的學術知名度及領導度。

除了學術論文的發表外,研究成果推廣於臨床應用及公衛的預防,實際成果顯現臺灣消化性潰瘍發生率於10年內減少了50%以上,而且在馬祖的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45%以上,對國民健康有莫大助益。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