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系統第6場成功之母講座 鄭愁予分享當代的馬蹄銷聲何處

間歇性持續的大雨檔不住歸人、過客及詩人的熱情,15日晚間7點在博雅館座無虛席,由臺灣大學系統和中國時報聯合主辦的「成功之母講座」第6場,主講人鄭愁予分享從詩經的青青子衿到當代的馬蹄銷聲何處。會中文學院副院長徐富昌也宣布下學期將邀請鄭愁予開設18小時的通識課程,繼續深入鄭愁予老師詩的世界。

身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的第11世孫鄭愁予老師一開場特別澄清1959年在金門出土的《皇明監國魯王壙誌》證實了明魯王死於哮疾。鄭愁予表示,魯王在世時,曾在金門獻台山上的巨石刻下「漢影雲根」四字。「漢指的是漢族,雲在詩的意象是龍,代表魯王惦記著自己是中國之族。中國不是國號,而是一個民族的稱謂。」這項1959年由國軍在金門挖掘出土的珍貴史料,記載魯王生平,洗刷鄭成功的名聲,也證實漢民族反對異族統治的時候是團結一致的,因此他強調中國不是國號,而是一個民族的稱謂,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之族。

主持人文學院副院長徐富昌說,高齡84歲鄭老的詩,不僅是他們這一代的記憶,同時也是許多年輕一輩的記憶,鄭老的詩作《錯誤》、《水手刀》、《小小的島》、《如霧起時》都令人喜愛。1954年鄭愁予22歲時發表的《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整個臺灣都在傳頌,他的詩集被選為受歡迎的作品,也是中國時報選為影響臺灣30年最重要的30本書中,唯一的一本詩集,不只風靡全台,更征對岸,將其詩收錄教科書中。從青青子衿到江晚正愁予,詳細演講過程詳臺大論壇暨演講網。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