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強人工智慧時代的進階橋樑 縱橫數位時代系列38 許炳堅教授

A. 高科技所啟發的跨領域通識是通往強人工智慧的進階橋樑

(A.1) 跨領域通識在方法論上手

大家普遍都能夠接受,知識的源頭在於廣義的哲學,所以大部分學系的博士學位都是歸結到哲學博士(Ph.D., Doctor of Philosophy) 上。

學問可以從最上游的哲學開始說起,然後就是逐步地落實。首先是方法論(methodology),這是談論「態度決定高度」的層次。再往下,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專業方法(method)。對應於某一個方法,可以有不同繁複程度與效率的「演算法」(algorithms)。在發展弱人工智慧系統的過程裡,演算法是各家公司花最多心力去鑽研與完善的地方。選定了演算法之後,接著就是要開發出相關的軟體程式,或者某些部分採用特定的晶片來加速運算的能力。對於弱人工智慧系統的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環節,演算法也是重頭戲。

在思考建構通往強人工智慧時代的進階橋樑時,方法論就顯得特別重要,它銜接著上游的廣義哲學、以及下游的專業方法。在強人工智慧系統尚未被完整發展出來之前,方法論這一層是我們最能夠著力之處。

一方面,我們可以奠基於西方科學界的傳統牛頓力學原理,加上近代的相對論、以及現代的量子力學。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揚東方哲學的智慧,包括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莊子的學說、孫武的《孫子兵法》等。這兩個方面左右彼此呼應、相得益彰,可以鋪陳出強人工智慧系統所必須依循的方法論來。

對於東方哲學的內涵,我們不能夠要求學生們把諸子百家的詳細學說都弄懂,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培養出額外的一大堆國文系或者歷史系的學生。

竅門在於以高科技的知識為引子,認真地挑選在21世紀裡最可以派得上用場的《道德經》、《孫子兵法》、莊子的學說的主要章節;先由教授把相關內容融會貫通,然後再傳授給熱心學習的學生們。記得需要培養年輕人除了套用公式來取得確定答案的標準等式動作之外,也要能夠處理不等式的多樣選擇,甚至於有條不紊地面對不確定的狀況。

在以前,對於年輕人的要求只是學會專業教科書的內容,就像是站著不會倒即可。今後的要求則變得更為嚴格了,也就是教導年輕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跌倒了,都還要有能力再站起來,也就是擁有不倒翁的能耐。在此,跌倒可以比喻為丟掉了工作,可能是自己做不好,也可能是整個團隊輸了競賽(譬如選舉),也可能是公司的營運不佳而裁員,反正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年輕人如果可以像不倒翁一樣靠自己的能力再站起來,就算是遇到了挫折也能夠轉業成功。反之,如果一蹶不振、再也無力站起來,就成為遇到了失敗的失業人士了。

現在各級學校的升學率接近於百分之百。很多年輕人無法分辨,究竟在高中的學習與在大學的學習有什麼不同?在高中階段,學生們可以把教科書(textbook)當作聖經來看,努力學習書本上的內容即可。到了大學,學習的方法就需要升級了,把教科書當成參考的基準,還要探討書本之外的知識,並且要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行。

幾十年前的大學入學方式完全依靠考試,現在還有加上甄試的管道,非常地多元化。因為,筆試主要是考過去累積的已知知識,有標準答案可循,不容易分辨出創造力。對於未來不知與未知的學識,用報告或者寫文章的方式來表達,比較合適。所以在現代的大學教學,也不可以偏重於考試的成績考核方式。

(A.2) 理性的腦、心(感性的腦)、靈

現代的均衡教育教導學生們要「手、腦、心、靈」四者並用。其實「腦、心、靈」三者都指向人類的大腦,主要差別是在不同的層次。

根據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類的左腦主管理性的計算與推論,善於處理具體的事物,例如金錢可以購買的物品;而人類的右腦則主管思考、文學、與藝術,善於處理感性與抽象的情境,超越金錢的範疇,像是親情、友情、愛情。在 一文的(B.2)節「進一步瞭解靈魂的意義」,對於靈已經有了詳細的描述。

幾千年來的人類文明蓬勃發展,在語言、文字、數學、科學、與藝術各方面相輔相成,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人類使用實數來處理現在的事物,依靠理性的「左腦」來計算;使用虛數來處理過去與未來的事物,依靠「心」來思考,用零來表達永恆的事,憑藉的就是「靈」了。

專業學科的內容採用了很多的方程式來表達,又稱為等式(equation),計算的結果可以得出特定的數字來做為答案。在傳統的教學裡,老師們很喜歡出的考題就是使用等式的計算結果,因為答案的對與錯極為明確。但是在現實生活的產業界裡,一個問題的相關條件可以隨著時間與環境來變動,並不是固定的;其所對應的答案可能有好幾種組合與選擇,比較接近不等式(inequality)的情形。

更有甚者,在產業界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客戶的喜好並不很明確,是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狀況。客戶要等拿到產品的樣本之後才能夠明確地表達是否喜歡,但是產品開發初期又需要參考客戶的具體意見才能夠進展。這是比不等式更為挑戰的情形,屬於不確定(uncertainty)的範疇。如何打破僵局,就看設計者的「匠心獨運」了。

記得一個流傳的學術笑話。當年愛因斯坦推導出相對論時,把得到的推導結果寄給諾貝爾物理獎的審核委員會。害得審核委員們是一個頭、兩個大,很久無法下結論:萬一當時所描述的相對論內容是錯誤的卻發給了諾貝爾獎,那麼審核委員們會被看成是傻瓜;反之,如果所描述的相對論內容是正確的卻被拒絕於諾貝爾獎門外,那麼審核委員們會被當成是笨蛋。這些審核委員們其實蠻聰明的,不想被當作傻瓜或者笨蛋,所以就不要硬碰硬地冒這個風險。他們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再增加一度空間」,就可以帶來額外的彈性。他們找到了愛因斯坦在光電效應領域正確性很高的著作,頒發諾貝爾物理獎給愛因斯坦,這樣子就避開了必須判斷相對論的尷尬情況。真有智慧啊!

左腦主管的計算與推論,一般說來有規則可以遵循,而且善於使用「內插法」(interpolation),準確度容易掌握。相對地,心的抽象思考依靠想像力,經常要用「外推法」(extrapolation),範圍可以更為寬廣,不太受到拘束。

至於靈,這是飄飄然與大自然共存的,不是一般人在普通狀況之下可以隨意體會出來的。靈是一種昇華的狀態,處...(全文詳網頁)。於若有若無的臨界,也算是在出竅的邊緣,所謂「靈魂出竅」是也。

(A.3) 認真、認錯(除錯)、認假

傳統的學問裡,大家都知道認真的涵意。至於認錯、與認假,這是非常新穎的觀念,大概很多人以前都沒有仔細地想過。認真,就是把真的給認出來,那麼剩下的自然是不真實的了。反之,認錯就是把謬誤的給認出來,剩下的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了。

真(truth)、錯(falseness, wrongness)、假(substitution)三者來說,假也有其效用。節日是休假,也就是要放輕鬆。想想看,如果節日改為求真、或者休真,需要繼續保持神經緊繃的狀態,那麼就達不到調劑身心的效果了。

人生在四十歲以前要認真;四十歲以後則認錯(除錯),並且可以接受假的做為替代品。因為人生在四十歲以前意氣風發,一心一意想要闖蕩事業。在這一個階段裡,很多人會覺得追求財富比保持身心健康還重要,所以經常地熬夜拼命,生活的重心主要放在認真上。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在八十歲左右,所以過了一半也就是四十歲之後,不能夠再逞強,必須注意身體的保健。一條項鍊總是斷在最弱的一環,對於身體的狀況則要截長補短,讓身上的各個器官均衡地老化,避免某一個重要器官衰竭得特別快。因此,生活的重心要轉移到認錯(除錯)上,也就是把特別弱的器官找出來,加以妥善的調養。必要的時候,把假的替代品換上去,繼續使用;例如,人造牙齒的假牙,人工關節的假膝蓋。 總而言之,人生的三個明顯的階段,包括:

•先生:四十歲以前,要禮讓先出生的;

•慢走:四十歲以後,要會自我保養,不是先出生的人就會先辭世;

•會動:八十歲以後,不要期望太多,不管是身體、或者頭腦只要還能夠動就不很好了。

一個人辭世之前虛弱的臥床時間,不宜太久;根據北歐國家的統計,以一週至二週為適合,因為久病惹人怨。

為了讓社會的運轉更為和諧,有不少專門執行認錯(除錯)的行業,協助大家把不能夠容忍的問題剔除出來,包括:

•司法院、法院、法官、檢查官、律師,

•警察、消防人員、偵探,

•電腦程式除錯人員,

•醫師與護理師,

•球類比賽的裁判,

•清潔人員、垃圾與資源回收人員,等。 如果真的、錯的、普通的各占三分之一。用「認真」的方法,可以把其中三分之一真的部份挑出來使用。至於用「認錯(除錯)」的方法,則可以把三分之一謬誤的部份剔除掉,還有三分之二的部份可以使用。其實在日常生活裡,普通的部份所占的比例經常高於三分之一,所以「認錯(除錯)」的方法可以容納更為廣大的參與情況。

拿古人來做比喻,孔子一生積極入世,屬於認真之列,所以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卻困頓於陳國、蔡國之間。莊子飄逸不拘,屬於接受認假而甘之如飴之列;而老子重視的是宇宙層級的道,超脫出世俗的羈畔,無所謂真假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