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結合神經科學與生物學觀點 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身體?拜科技進步之賜,科學家如今可以觀測人腦在處理音樂訊息時的活化型態;另一方面,音樂活動的跨物種比較,也隨著生物學家對於靈長類、鯨豚、鳥類……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本書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內容結合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議題,作者的核心目標之一,便是想要喚起音樂人與大眾對於音樂聽眾的關注。希望從欣賞音樂的認知機制出發,廣泛探討音樂心理學的議題,包括音樂演奏(演唱)與創作的大腦神經基礎,其中有許多議題跟以下四大謎題有關: 1.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
2. 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身體?
3. 生物會趨吉避凶,但為何有許多人喜歡聆聽哀傷或悲壯的音樂?
4. 人類的音樂跟語言有何異同?

今為第二版的出版,新增一些有關大腦中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顯著網路(salience network)的文獻,以反映科學家對於音樂腦的研究進展。關於音樂應用的議題,在二版中特別凸顯了三項音樂功能:第一,聆聽音樂可以緩解某些病人的疼痛感,其原理涉及預設模式網路;第二,兒童藉由音樂遊戲促進了大腦的發展,可以強化動作協調、感覺統合、認知控制,以及聽語能力;第三,在音樂中展現個人創意,能促進預設模式網路跟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腦區之間的互動與平衡。

作者蔡振家現任職本校音樂學研究所,也是臺大「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的成員;另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語音聲異常》(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歡迎至出版中心在校內的三個書店參觀選購:
(1)校總區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電話:02-23659286)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8:3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2)水源校區書店(澄思樓一樓,電話:02-33663993#18)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8:30~12:00 , 13:00~17:00(星期六、日、例假日公休)
(3)校史館書店(電話:02-33661523)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9:00~17: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亦歡迎讀者透過博客來、三民、五南、國家書店、誠品、臺灣商務、iRead、TAAZE等網路書店選購。出版中心客服專線:02-23659286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