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特色課程系列報導 - 醫學院同步與非同步數位學習的鷹架學習輔助系統
醫學院自81學年開始,實施課程改革。改變傳統各學科單一授課的形式,於基礎醫學教育實施以器官系統為主題的整合課程(Organ System-Based Integrated Curriculum)。每一個系統主題再分層次的設計課程順序。
以器官系統為主題導向的整合課程教學模組,經歷20多年的課程與教學內容、師生協調,已臻於完備。並於104學年度於醫學系四年級實施整合課程區段考試,突破傳統期中、期末考試的籓籬,與國際接軌,搭配器官系統主題,同步安排考試。希冀同學於各系統課程自基礎至臨床知識之脈絡融會貫通,並檢視學習成效,適時修正學習方向。醫學院基礎暨臨床整合課程教學模組至此已發展成熟。
然而,基礎與臨床課程涵蓋12門學科,授課教師達200多位,課程的安排需考量必修課及教師時間,而臨床教師還須兼顧臨床工作,往往無法作最理想的排序。因此,整合課程教學協調小組經107學年度的先導評估,於108學年度規劃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善用本校NTU COOL教學平台影片可設定開放順序之特點,將各器官系統課程理想之建構教學鷹架(scaffolding)於數位學習平台。
採混成教學的課程設計,結合醫學教育問題導向學習之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深化學習,為線上課程預作準備。透過教學影片瀏覽率的高低峰,協助教師與課程設計者了解學生需要花費時間學習的內容,以精實課程。
整合課程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為輔助實體課程,考量人力與資源,規劃於各系統徵求授課教師之意願錄製數位媒體教材,逐年建構教學鷹架。108學年度下學期因應COVID-19之疫情,配合學校政策,於4月6日實施百人以上講授性質之課程採全遠距教學。加速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建構之進程,醫學系四年級課程總計174堂,111堂課實施全遠距教學,占學期比例63.79%;醫學系三年級課程總計169堂,98堂課實施全遠距教學,占學期比例57.99%。
已建構6個器官系統模組之教學鷹架:「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精神/神經/麻醉系統」、「眼、皮膚、耳鼻喉」、「肌肉骨骼系統」。
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的規劃,是以非同步遠距教學,問題導向學習的方式輔助實體課程教學。配合防疫政策,並尊重教師授課意願,於108學年度下學期也規劃同步遠距教學。以彈性的數位教學模式,多元評估線上課程發展適切性。
同步遠距教學之實施步驟:上課前:準備同步遠距教材(簡報)以及完成直播設定;課程以直播方式進行,使用U webinar線上簡報搭配即時文字討論或視訊討論;課程結束後:將影片上傳至NTU COOL提供學生複習或補課。
非同步遠距教學之實施步驟:上課前,將預錄影片上傳至NTU COOL教學平台,請學生學自主學習;實體課程時間,規劃為線上或實體office hour:採預約制,教師和學生透過U會議視訊軟體進行討論。也可於NTU COOL文字討論。課程結束後:學生可持續於線上作自主學習,至該次區段考試結束後一週關閉。
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的核心精神是透過問題導向的課程設計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知識結合應用,發展高階知識。整合課程教學協調小組針對遠距教學設計自主學習評估表,配合區段考試的安排,於每次考試結束後發放,請同學針對該次區段考試的學習成效作自我評估。希冀了解學生於線上學習的行為模式,具體規劃適切的數位學習課程。所收錄的自評報告,涵蓋病理學、藥理學、臨床醫學總論Ⅱ(內科、外科、兒科)、臨學總論Ⅲ(泌尿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眼科、骨科)、檢驗醫學共5門課程,各3至4次區段考試,修課學生人數約2080位。茲以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成效自評、學習方向檢討、數位學習課程模式建議等四個構面分述。
一、學習習慣調查
1.平均一堂課自主學習的時間:39.9%的學生以1-2小時為主,居多數;其次為23.53%的學生約2-3個小時。(圖三)
2.平均觀看同一節課教學影片的次數:81.06%的學生為一次;其次為11.9%的學生為二次。
3.自主學習的管道:79.18%的學生以教學影片為主;其次為講義資料約有72.26%的學生。(圖四)
4.哪一種方式的討論最能幫助學習:50.96%的學生認為實體討論最能幫助學習;其次為以NTU COOL作文字討論,約有3.22%的學生。
二、學習成效自我檢視
1.對於各課程影片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普遍認為自主學習對於影片的理解程度以60%~90%居多數。(圖五)
2.區段考試學習成效是否符合預期: 學生對於學習成效的滿意度為普通。(圖六)
三、學習方向檢討
1.考試結束後,是否會再重新檢視課程影片內容:約有5.33%的學生在考完試後,會再次檢視教學影片的內容。
2.考試結束後,是否調整學習方法:約有24.58%的學生在考完試後,會再調整學習方法。
四、建議數位學習課程的模式
62.64%的學生建議以全線上課程為主,實體課程安排討論、報告,認同全遠距教學的模式。
整合課程教學協調小組規劃鷹架式數位學習模組,輔助實體課程從基礎至臨床,自疾病的病理變化、藥物機轉、臨床診斷、處置到治療,克服實體課程之諸多限制,幫助學生於數位學習平台作最理想且完整的學習。108學年度下學期因應防疫政策,植基於既有的教學規劃,以全遠距教學的方式落實。順勢化疫情之危機為轉機,得以全面觀察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模式,作為未來持續優化數位學習鷹架模組之參考依據。
大多數同學認為實體的討論最能幫助學習,而學習的管道是以教學影片以及講義資料為主,並且約8成的同學每一部教學影片平均瀏覽次數為一次。雖有62.64%的學生建議未來數位學習課程的規劃延續全遠距教學的模式,然,108學年度下學期各課程的平均成績並未顯著高於以往各學年度。整合課程教學協調小組除進一步探究自主學習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並且評估在學生主動學習習慣未達理想以前,現階段仍以輔助實體課程為主,數位學習的教學設計將採核心知識以問題導向學習的方式,深化實體課程之學習。也為後疫情時代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