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 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研究卓越成果

臺灣市場規模有限,企業發展仰賴國際市場,然而國際競爭情勢迥異於國內,臺灣企業國際化過程遭逢重大挑戰。本系以國際企業為名,系所教授希望探索企業國際發展過程所遭遇之各項議題,以此協助本土產業發展。近年本系研究成果,簡要報告如下:

連勇智教授與其研究團隊發表於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的論文:Ownership Characteristics as Determinants of FDI Location Decis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內容討論國際企業投資區位選擇,過往文獻多強調企業投資之「群聚效應」,然而實務中有相當比例企業選擇「離群之地」,並以此獲得超額報酬。透過「多層次回歸分析」(HLM),本研究證實企業「離群之地」的高風險投資選項,決定於母公司對投資案控制能力,以及母公司本身治理效率,但該兩層次的治理效果相互替代,說明公司治理無法完全克服企業進行「離群之地」投資所引發之風險。

陳厚銘教授團隊發表於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的論文“Local Conditions, Entry Timing, and Foreign Subsidiary Performance”,該篇論文是探討臺商進入新興市場績效的影響因素,陳厚銘教授團隊提出選擇適當進入新興市場的時間點,會緩和外來投資者負擔,進而強化子公司績效。研究結果發現區位限制優勢、地區資源密度等二構面是影響臺商進入新興市場績效的關鍵,而市場進入時間點則為該兩構面影響子公司績效的干擾變項。

黃恆獎教授與其合著者在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上發表“Buy, Buy Most Americans Buy”:Country of Reference (COR) Effects and Consumer Purchasing Decisions,這篇文章主要著眼於數位時代下,新興媒體的傳播(如IG、twitter與FB等)無遠弗屆,消費者獲得產品相關訊息的豐富度和即時性迥異於過去,使得各國消費者得以迅速地觀察到其他國家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本文提出消費參考國(Country of Reference, COR)的概念,透過最適獨特性理論(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 ODT)、系統合理化理論(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SJT)和自我差異觀念(Self-discrepancy Concept)等概念,說明當一個國家的消費者試圖學習仿傚他國消費者購買行為時,會導致特定國家的產品或服務獲得青睞。COR效應與過去幾十年來「來源國效應」(COO)的論點截然不同,前者是需求端的人際影響因素,而後者卻是供給端的生產品質因素,因此COR效應可以說是COO研究領域中的一大突破,也更能真實反應數位環境下跨國消費行為的樣貌。」

吳學良老師團隊探討為什麼有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積極、更願意承擔風險?董事會治理在企業進入新技術領域中扮演什麼角色?吳學良教授團隊以「What Drives Firms to Explore New Technological Field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echnological Entry Effect of CEO Decision Horizon and Board Governance」為題的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的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期刊。研究團隊以臺灣156家半導體及光電子產業企業為樣本,探討CEO決策展望期(Decision Horizon)和董事會治理(Board Governance)對企業進入新技術領域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研究發現,CEO決策展望期越長,企業進入新技術領域的努力與成效愈顯著。但這種關係會因外部董事占主導地位的董事會權力而增強,也會因董事會行業背景的同質性而減弱。該研究不僅是呼應行為代理理論中關於微觀角度(決策者的決策視野)對於企業策略作為的影響,也提供了管理上的建議,即CEO決策展望期與公司對新技術領域探索的關係會受到董事會特性的影響。因此企業應檢視董事會組成結構,以提昇企業興業的效果。該論文在2020年12月獲得IEEE TEM頒發 2019年Best Paper Award。

王之彥教授團隊發表於Management Science和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的Comment on "Aging Population, Retirement, and Risk Taking"和Operational Asymptotic Stochastic Dominance這兩篇文章,是探討在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下,人們對於長天期的最適投資決策。Comment on "Aging Population, Retirement, and Risk Taking" 這篇文章之架構繼承自Levy (2016),在假設資產報酬為對數常態分配下,提出漸進一階隨機優越 (asymptotic first-degree stochastic dominance, AFSD) 的充分與必要條件,對於非滿足性之效用偏好投資人,此理論分配條件可用來排序無窮天期的投資策略,在實務上也可做為機構或是個別投資人長天期投資決策的參考。至於Operational Asymptotic Stochastic Dominance這篇文章,則延伸考慮了風險趨避態度而提出了漸進二階隨機優越 (asymptotic second-degree stochastic dominance),並更進一步藉由排除不合理的效用函數,發展出操作型漸進一階與二階隨機優越 (operational asymptotic first- and second-degree stochastic dominance),並同時導出所有漸進隨機優越的等價分配條件。相較於原本的漸進一階與二階隨機優越,操作型漸進一階與二階隨機優越更具實用性,除了效用函數設定較符合現實之外,並且可以對於所有不同資產做出偏好的排序。

吳政衞老師與其研究團隊的研究,近期的成果聚焦在新創企業的成長策略。為解決新創企業透過併購成長可能會遭遇的問題,吳老師與其研究團隊運用資訊經濟學的理論,提出並驗證在生技製藥產業中,生技新創企業在事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訊號,如: 生技新創企業其策略聯盟夥伴的聲譽、投資生技新創企業的創投基金聲譽,都會有助於買方辨識生技新創企業的成長潛力而提高雙方併購的機率。此外,生技新創企業的訊號對於不同的買方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若買方具有豐富的併購經驗,對於市場資訊較為敏銳,且更瞭解如何從併購新創企業中創造綜效,將會更容易注意到生技新創企業的訊號,並以此作為併購決策的依據。另外,若買方缺乏與生技新創企業直接進行合作的經驗,將更仰賴生技新創企業的訊號來進行併購。

陳聿宏教授團隊在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發表的 Effects of monitoring technology on the insurance market,探討監控科技如何改善汽車保險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逆選擇及道德危機。當行車記錄裝置能夠收集大量風險因素及駕駛行為的資訊時,保險公司便能藉由這些資訊收取相對應的保費,區分不同風險的駕駛,並誘使駕駛安全開車。本文發現當只有一間保險公司採用監控科技時,市場上的雙佔保險公司可能同時獲利。原因在於兩間公司將鎖定不同風險程度及駕駛行為的要保人,進而降低市場的競爭程度。此外,當一間公司已採用該科技時,由於模仿先行者僅會將保險市場帶回完全競爭的情況,因此其它公司將沒有誘因採用同樣的科技。

陳瑀屏老師及其合作團隊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觀察人們在進行賽局思考、商品決策、個人與環境適配、品牌感知、投資決策等時刻的腦部反應,期待用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人類決策行為以及更為一般化的社會行為與人性。以品牌感知為例,陳瑀屏老師及其研究團隊結合機器學習及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來解讀人們思考品牌時的腦部反應,從生理的角度探討品牌所代表的意義,研究成果可以幫助具體量化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多元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