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接觸高關懷」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智慧醫療科技展新貌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團隊與廣達電腦合作打造物聯網「智慧遠距居家照護平台」,在高危險病患出院管理以及COVID-19病患照護的應用,8月18日獲邀參加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主持的「智慧醫療科技新貌」記者會,展現學界智慧醫療科技亮點成果。這個「低接觸高關懷」的「智慧遠距居家照護平台」,從生理到心理提供多層面「持續性的照護」,透過科技幫助患者在出院後,身心都能持續得到整個醫療團隊專業照護與愛心關懷。

黃瑞仁院長表示,過去幾年,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在衛福部的支持下,由馬惠明副院長兼任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帶領團隊執行「安心雲林e院聯防」遠距醫療大型計畫。其中「高危出院監測」部分,和廣達電腦合作,已有將近一年的實務經驗,建立跨越醫院、基層醫師與病患間的照護平台和幾十組的居家照護包,可以遠端監測因為心衰竭和肺衰竭入住加護病房病患出院後的體溫、心跳、血氧、血壓、心電圖、肺功能和生活品質等,期待減少住院時間並降低再返院率。去年COVID-19爆發後,這個系統也成功地應用在幾位重症病患的出院追蹤。

遠距醫療中心主任馬惠明副院長表示,雖然去年年中之後,臺灣疫情相對穩定,但團隊深覺這個系統可以快速應用在COVID-19確診後,因為醫療能量限制,需要進行輕症與無症狀病患的居家監測的需求,而這個想法也獲得科技部「科技防疫場域計畫」的支持。隨著今年五月疫情升溫,雙北醫療量能受到挑戰,本院於5月19日隨即支援30組遠距醫療居家照護包給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簡稱醫福會),投入前線集中檢疫所抗疫任務。5月27日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亦商借金山分院兩套遠距醫療居家照護包,由醫療事務室代理主任兼復健技術組陳燕慧組長親自南下接應,希望能在此波疫情蔓延之際,共同協助抗疫,也照顧北海岸鄉親。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及馬惠明副院長,與廣達合作的「智慧遠距居家照護平台」,結合醫療大數據及資通訊技術,以「低接觸高關懷」設計理念, 透過平板電腦與物聯網裝置,遠端測量體溫,血壓,血氧,後續又增加心電圖以及遠端心音肺音紀錄,再搭配症狀與心情追蹤,充分掌握病患的身心狀況。   馬惠明副院長表示,利用雙向視訊平台,讓居家檢疫、專責病房,乃至出院病患,都能獲得持續性的跨領域照護,包括心理支持與復健。後疫情時代為了降低醫療行為中的接觸風險,新科技的導入扮演重要角色,獨特的「低接觸高關懷」設計,讓平台傳遞的不只是冰冷冷的數字,而是醫療團隊的專業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