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走過生命幽谷 臺大醫院新冠肺炎重症個案的整合復健照護成效
2019年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至今已有超過2億人感染,450萬人死亡。臺大醫院自2020年1月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患,之後的一年裡,臺灣力守防疫陣線,然而今年五月的疫情遽起,本院再次肩負起診治的重責大任。有些個案不幸發展成為重症,需要使用呼吸器或住進加護病房,重症醫療團隊秉持高度專業,協助病人度過生命難關,病毒卻讓他們留下諸多後遺症,無法回到原來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醫界,在累積眾多個案經驗後,一致建議評估這些病人多面向的復健需求,提供必要、且為團隊整合性的復健,研究也顯示復健可以有效協助他們提升整體功能以及生活品質。
臺大醫院復健部有完整的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對於照顧各項重症後的病人有豐富經驗,本次疫情中,也組成專責團隊,接受急性病房住院期間的照會治療,並收治複雜個案進行住院的整合性復健,透過團隊照護、全面性評估、設定目標、進行密集復健,獲得令人欣慰的良好成果。
過去三個月,共有五位新冠肺炎重症個案住進本院復健部病房,平均年齡為73歲,最年長的一位為89歲,且都伴隨長期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免疫系統或肺部疾病等問題。他們住進復健病房時,距離發病時間平均為兩個月左右,每位都曾經插管或使用高流量氧氣輔助呼吸。兩位病人住進復健部病房時尚依賴鼻胃管進食,一位使用留置尿管。在跟新冠肺炎長時間奮戰後,他們面對多重問題,共同的是:肌肉無力、容易喘、血氧偏低、行走困難、日常生活自理困難,還有二個個案出現情緒低落或嚴重認知障礙,讓復健的挑戰度更高。住院過程中,復健團隊成員專注投入,透過高度專業與良好溝通,提供病人客製化的治療策略;大多病人運動時血氧偏低,需要在復健過程中隨時監控,團隊鼓勵病人進行高重複、低負荷的運動,並學習配合例行功課與自我評估身體狀況的技巧,調整活動強度;復健團隊還充分運用影片與圖示教導,讓病人與家屬了解改善居家環境與照顧者技巧,提升自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另外,胸腔科、耳鼻喉科及精神科醫師也提供必要的照會諮詢,還有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與出院規劃管理師協助,讓病人在住院中及出院規劃過程,都獲得全面性支持。
除了一位有多重管路個案住院時間較長之外,其他病人,經過2-4週的密集復健後都有顯著進步,且全部順利移除管路,而肌肉力量、行走能力與日常生活自理都看到良好成效,代表日常生活獨立能力的巴氏量表分數進步皆超過30分。一位85歲的老先生,成功達成爬樓梯的目標、順利返家;另一位89歲的老先生,從完全臥床、譫妄混亂,回復到拔除鼻胃管,可以溝通,並在陪同下使用單拐在室內行走,讓家人放心照顧。
醫學為生命增加歲月,復健讓歲月增添生命。新冠肺炎的重症個案,需要不同醫療團隊接力式的照護,也唯有透過團隊間的密切合作,才能達到良好的復健效果。為了讓其他病人與家屬更了解新冠肺炎的復健,復健團隊錄製一系列的影片,希望讓大家了解新冠肺炎復原後病人面臨的問題,以及整合復健的重要性,未來復健團隊也將參與整合性照護門診,一起協助新冠肺炎病人走過生命幽谷,重拾健康。
Q & A
Q1:重症新冠肺炎的復健跟腦中風這類疾病的復健有沒有不一樣?
A:在復健的精神與目標是類似的,也就是改善身體障礙、減少失能、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因為疾病不同,所有團隊人員需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對這個疾病可能出現的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有深刻了解,才能制定出合適的復健計畫與目標。比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幾乎都還有使用類固醇,在住院過程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好幾位病人的血氧仍偏低,須密切監控以及調整合適的運動劑量。
Q2:這些病人出院後是否就不需再復健?
A:國外研究跟我們的經驗都發現,新冠肺炎可能留下一些慢性的副作用,比如體能不足、疲勞、疼痛、情緒障礙等,而且不限於重症個案。病人返家後,可能發現重返工作或日常生活仍有未解決的問題,可以到復健部門診,經由團隊評估後,了解需求,安排門診復健。
Q3:解隔離期物理治療的評估項目與治療目標為何?
A:評估項目包括肺部清潔狀況、呼吸型態、肌力、關節活動度、心肺功能反應與平衡功能、活動中的心跳、血氧濃度。治療目標為在血氧濃度>88%的情況下可自行轉位、在病室內行走、可獨立或監督下完成日常生活。
Q4:我們如何提供個案住院期物理治療指導?
A:住院的物理治療指導有兩個重點:
(1) 呼吸運動、肺部清潔指導;
(2) 提供個案個別化運動指導,包括不同姿位下(躺姿、坐姿、站姿)肌力與關節運動;輕到中度的運動量;每次從3-5分鐘開始的運動時間,可漸增到15分鐘;每天運動2-4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