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新冠肺炎的憂鬱及精神疾病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守護民眾身心健康

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全球民眾的生活已接近二年,除了威脅生命安全,並帶來生理上的病痛外,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醫療團隊發現部分個案即使在痊癒後,仍然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現象,學界稱為「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憂鬱、焦慮、認知功能缺損與感染所導致的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降低、及腦部因血栓造成的局部缺氧性傷害較相關。其中因發炎導致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個案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因此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照會團隊,在病患住院期間,透過視訊電話等方式,評估精神健康狀態,可以早期發現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並且視情況在病患出院後安排持續門診追蹤,使用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搭配復健和運動來讓症狀更快復原。

另一方面,當疫情擴大,人們對於可能傳染的日常事物退避三舍。疫情引發恐慌,造成民生用品搶購囤積的現象。許多人不敢出門,在家卻不知不覺吃了過量不健康的食物。社群媒體上真假消息併陳,又引發更多焦慮。有些國家觀察到居家隔離政策造成民眾感覺生活不由自主,心理壓力與失眠的情況都增加,接踵而來的是酒類的銷售上升,在家飲酒能更普遍,甚至家庭暴力和網路賭博的衝動行為也跟著變多。上述諸多問題雖然不是染疫的症狀,卻都是疫情大流行以來對全球民眾帶來精神壓力與心理影響下的附帶效應。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為了避免被傳染,對於有心理困擾與精神疾病的病患,保持距離的行為雖然能有效防疫,但同時可能使家庭、社群、和醫療的支持力量無法持續。許多國家的醫院日間復健或社區型日間照護中心,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為了減少傳染風險而暫停營運。一些研究指出,規律的作息和治療頻率被打斷後,包括失智症、自閉症類群、智能障礙、飲食疾患,以及人格疾患等病人,皆病情惡化。本院精神醫學部的日間復健中心,雖然一度必須暫停治療,但在疫苗接種率提升且疫情趨緩之際,在本院感染管制中心的專業協助規劃之下,已恢復主要的治療活動,繼續照護病友。

身體與精神的健康是互相影響的一體兩面。整合生理與心理的治療照護,才能妥善因應新冠肺炎帶給人類的挑戰。精神醫學部介紹新冠肺炎對於曾經感染的病患以及對大眾的心理影響,以及常見的失眠問題如何處理,希望讓大家在後疫情時代安定身心。

Q & A

Q1:感染新冠肺炎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症狀?和憂鬱症有什麼不一樣?

A:嚴重的急性感染最常見的是譫妄症。譫妄是種急性意識混亂的狀態,也可能會伴隨著行為變化,例如睡眠作息異常、不肯進食、答非所問、情緒波動、不配合照顧者的協助等等。然而,譫妄是腦部生理功能暫時的變化,並非由於心理困擾所導致的情緒問題,因此即使出現類似憂鬱、焦慮的表現,仍然與一般的憂鬱症和焦慮症本質不同。

譫妄症和憂鬱症如何區別呢?憂鬱症的病患不會出現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混亂的情形,憂鬱症患者的意識清楚,唯有情緒陷入憂鬱之中。其次,憂鬱症患者在憂鬱明顯時較常出現妄想,通常不會出現視幻覺,且其妄想通常不是被害內容。陣發性的意識混亂、視幻覺、被害妄想,皆為典型的譫妄症狀。

Q2:疫情對於每個人的心理衝擊都不一樣,誰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A:COVID-19對於社會劣勢的人會有更大的影響。第一是工作不穩定的族群。疫情容易導致原本就工作不穩定的低學歷低所得族群,面臨失業的風險或所得減少的困境,並且連帶危及食衣住行的日常所需。第二是社會歧視。現今亞洲人種、流離失所的難民,可能會被視為病毒帶原者而遭到排擠。本土社區疫情爆發之後,特定的身分形成高風險群的刻板印象,例如「逃逸移工」、「萬華居民」,或是外包工人、航空公司員工、醫事人員、物流人員等職業,也可能引起被汙名化的感受。

Q3:根據統計,在疫情爆發初期,國內民眾前往醫院看診的人次減少將近一成,然而精神科在這段期間的看診人次卻不減反增,大環境的劇變是否真的造成大眾的身心症狀?例如有些人會因為景氣不好的經濟壓力而容易失眠?

A:臺大張書森教授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近年來在全球及亞洲地區發生的經濟危機與失業潮,自殺死亡率都升高。但也有研究發現景氣繁榮對於健康不一定是好事。以美國為例,經濟繁榮的時候,全國整體酒精銷售增加,人們過度工作會導致更多心理壓力,容易從事對健康有害的休閒。不景氣的時候,人們收入縮減,反而不會花費太多金錢在菸酒上面。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與臺灣大學郭柏秀教授曾經調查2008年經濟危機以及後續的經濟復甦時期,精神科門診就醫病患的睡眠品質。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本身容易緊張與否,門診病人在經濟衰退的時期,睡眠品質都明顯比經濟復甦時期來得更差!因此民眾在整體經濟環境變化的時候,還是要尋找調適的方法。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Q4:疫情導致的心理壓力或失眠,有什麼改善的方法?

A:面對重大災難時,秉持「安靜能繫望」五個安心原則:
1. 安(safety):
促進安全。不論在居家或醫院單位隔離,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戴口罩、勤洗手,健康的監控與適當注意,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
2. 靜(calming):
促進平靜鎮定。好好的深呼吸、放鬆、休息、睡覺,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面思考。
3. 能(efficacy):
提升效能感。即便是在隔離的環境,仍有些是自己可掌握的。滑滑手機、看看書、做做運動甚至寫下心得與日記,安排作息適當轉移,找回自我控制感。
4. 繫(connectedness):
促進聯繫。「隔離」不代表與外界失去聯繫。被隔離的民眾仍可利用現在網路與電子媒體的方便,留心各種關於疫情的訊息,利用視訊與電話,維持與外界的溝通。會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並不是被放棄,也得到紓解與支持。
5. 望(instilling hope):
灌注希望。跳開負面的思考,保持正向的希望。不要只注意負面的資訊與報導,相信自己與醫療人員。自我勉勵打氣,不要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