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特色課程系列報導 - 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專案設計與實務課程
「噹噹~這是我新開發的 APPs,感覺就可以上架給消費者使用耶~」「歡迎學弟妹幫忙宣傳我們的畢業劇喔~在國家劇院!等你們來。」
系上學生看著 IG 好友的動態,似乎自己也想發揮創意、將這個創意發表出來。ㄟ?生命科學院有這樣的成果發表嗎?有沒有一個課程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發想,自己去實踐,自己創造的成果來發表?
許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可能覺得生命科學領域就是一個理解後背誦的課程。然而,實際上,反而是運用各種科學工具(數理化)、觀察事情的洞察力,不管是對生命現象的探索,釐清生命運作的原理,甚至用這些生物本身或是衍生材料,提昇人類的生活品質,例如用於農業、醫藥甚至工業。是不是有一個課程可以讓生科領域的學生重新燃燒理工魂!?這就是此課程設計的使命與初衷。
在102學年度起,生科院重新設計一門讓學生大鳴大放、展現創意的課程。這門課的設計,有幾個元素:要讓學生發揮創意樣樣自己來,老師助教要假裝偷懶。學生要互相合作,彼此讓雷隊友可以驚醒,不能當團隊老鼠屎;要有衝勁,瘋狂熬夜看日出也要沉迷於課程。
課程的內容是:讓不同領域的學生一起參與課程及分組,理解彼此的想法,一起思考問題,發想問題,經過大家彼此激烈的討論,決定研究的主題,自己設計實驗,找材料,操作實驗,最後產出結果,完成成果發表。
成果發表,一定是可以善盡耍帥的必要。選擇世界的舞台,從早期的 iGEM 或是近期的 BIOMOD 競賽,學生希望和世界高手一較高下的情結心境下,強化實驗動機。他們可以自己設計一個偵測病毒的合成細菌、模仿人體肌肉運作的奈米機器、或是一個讓人不會餓肚子的減重益生菌。每一期的主題成果總是令人驚訝,原來一個燃燒理工魂的生科院學生,腦力激盪下可以產生如此燦爛的火花。假裝偷懶的助教老師在幹嘛?當然是繼續偷懶,但要適時給予吐槽、將過於天馬行空的主題拉回。
課程結束後,很多學生回到一般課程,開始認真寫報告,因為他知道原來實驗要這樣設計,原來助教準備材料如此麻煩,原來生命科學專業,是如此具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