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維他命B1無法驅蚊、跳蚤或壁蝨
許多人以為口服維他命B1、大蒜或酵母錠可以驅趕蚊子,但這是真的嗎?如果無效,那麼將之做為唯一防護措施的人們,則有可能感染登革熱或瘧疾等由蚊子傳播的疾病。臺大昆蟲系副教授薛馬坦想藉由探討每一篇相關的論文來驗證這個迷思。該結果則於最近發表於著名的昆蟲學期刊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上,其中涵蓋巴西、挪威等國家近八十年的研究,並得出明確的結論:口服驅蟲劑並無效用,但仍有很多人,其中不乏醫生,沒能認清這事實。
硫胺素,又稱維生素B1,是世界上最常被誤用為口服驅蟲劑的成分。1943年,美國的一位醫生聲稱,僅需10毫克的劑量即能提供長達一整個夏天的防蚊效果。其他醫生也相繼提出類似的說法,但所需的劑量卻不斷提升,甚至高達1000毫克。因此研究人員開始調查,他們發現硫胺素根本沒有防蚊的效果。對照實驗也反覆驗證這樣的結果。硫胺素不論是以藥丸、注射、乳霜甚至是貼片的形式使用,與對照組比較之下,都無法阻止蚊子叮咬人類皮膚。
為什麼硫胺素沒有用呢?因為蚊子不怕硫胺素,硫胺素也不會影響汗水或皮膚。人體會謹慎地調控硫胺素的量,不但會藉由尿液來排除多餘的硫胺素,也會阻止腸胃道吸收。超過 5 毫克的劑量通常就不會被消化,並成為廢棄物。那為什麼人們認為它有效?因為蚊蟲叮咬的症狀會隨時間而有所變化。持續接觸同一批蚊子,會使人們不再會有持續數天的延遲反應,而只會有持續幾分鐘的小反應。到最後就算被咬,皮膚也不會有任何反應了。這也是為什麼兒童對蚊蟲叮咬的反應通常比成年人強。早期的學者可能誤將這種無症狀的蚊蟲叮咬與驅蟲性搞混了,這就是對照實驗如此重要的原因。
198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口服驅蟲劑全部無效。不幸的是,此類產品仍然存在,更不乏聲稱可以透過聲音驅蟲的裝置及手機應用程式。世界各地的醫學協會、旅遊指南及病蟲害管理組織皆已表明上述做法無效,並宣導民眾採取安全有效的驅蟲辦法,如含有DEET(待乙妥)的防蚊液、穿戴長袖或防護網等物理性防護,但許多人仍認為口服驅蟲劑有效,其中不乏醫生和藥師。儘管科學界早已發現維他命B1無法驅蟲,仍須致力宣導這一正確觀念。
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著名昆蟲學期刊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https://doi.org/10.1017/S00074853210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