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中心舉辦臺日雙邊學術論壇

臺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中心(AI‧ROBO中心)於3月19日舉辦「當人工智慧遇見人文科學國際論壇」(When AI Meets Human Science: NTU-Tohoku Symposium),此論壇為臺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中心與日本東北大學電氣通信研究所自2017年簽訂合作備忘錄後,定期舉辦的年度國際學術交流論壇。每年都有許多來自臺日各校多元領域的優秀學者,齊聚一堂交流與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

今年論壇由臺灣大學負責主辦,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中心傅立成主任與葉素玲副主任籌劃下,邀請臺灣與日本共15位來自各個領域的學者擔任講者,其中包含由日本京都大學與本校合作的臺日雙邊合作專題研究計畫「遠距社會互動系統輔助獨居高齡者生活品質監控與促進之研究」之成員,帶來其以「共食」為情境的機器人與高齡者互動研究計畫的階段成果展現。論壇主題豐富,包含AI與機器人的技術發展,以及機器人應用於飲食及醫療等情境的實務經驗與相關研究。除了讓與會者了解臺日雙方在AI與機器人,以及人文科學交會碰撞下的最新成果,也了解這些技術與主題研究將如何改善現有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論壇首先由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傅立成開場,接著由三位日本東北大學與臺灣大學的教授分別帶來關於「非語言資訊溝通」、「姿勢辨識」與「機器人心智」等AI及機器人最新技術的精彩演講。短暫休息後,由本校王偉仲教授帶來專題演講,介紹如何串連AI技術,打造完整生態系統,協助醫師進行治療與預後決策。銜接該主題,東北大學的張山昌論教授亦分享醫療資訊系統如何協助疾病治療與手術進行等研發經驗。下午場的論壇則涵蓋各種關於人與機器人互動的探索及應用,首先由臺大黃從仁教授分享機械心智理論的認知與情感面向的研究發展,接著為「JST-MOST臺日雙邊合作機器人共食研究計畫」,由計畫主持人本校岳修平教授與京都大學中村裕一教授先介紹研究計畫背景,成員們接著分享階段性研究成果,包括表情與姿勢的辨識、對話的分析與錯誤處理、以及感知覺的表現等。臺灣大學張玉玲教授分享人機互動方法用於辨識早期阿茲海默症,以及東北大學松田安昌教授解析空間環境與幸福感的關聯。最後由本次論壇的共同主辦人,東北大學電氣通信研究所所長塩入諭教授總結,他提到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連續兩年採用線上形式舉行,但這樣定期的分享與交流對於兩校的合作與領域研究的發展,發揮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希望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本次論壇參與者包括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筑波大學、本校心理系、電機系、圖資系與生傳系,以及高雄科技大學教授、研究助理、碩博士研究生共同參與發表與研討。超過百位來自臺灣與日本的參與者共襄盛舉。透過講者精彩的演講以及熱烈的問答討論,與會者一起經歷了豐富的知識饗宴,也在國際交流互動中獲得寶貴的啟發。

未來,本校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將持續與國際積極合作,透過文化、技術與領域知識的交流與融合碰撞,共創更好的研究成果。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延展各項研究成果,於社會生活中實際應用,為社會帶來實質效益。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