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數位時代系列的第71篇:廣義知道、知識與現代通識

圖文提供:許炳堅教授

A. 現代科技知識 + 傳統經典知道
(A.1) 常識、知識、通識
莎士比亞戲劇作品《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哈姆雷特王子一段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說明人生真的充滿選擇,究竟是停留在舒適圈裡,或者是勇敢地出去闖蕩天下?賺錢對於人生來說固然重要,但是生活要注意品質、格調,同時要保有品味與贏得尊敬。

常識(common sense)是一般人普遍具有的認知,不必特別花錢就可以在日常生活裡獲得。至於知識(knowledge)就是在學校裡有系統地獲得,經由小學、國中、高中、大學部、甚至於研究所。知識有專業性,所以年輕人上大學經常要想辦法擠進熱門的學系就讀。知識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使用時講求推理與合乎邏輯。掌握相關的知識就容易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所以知識強調的是深入。「I型人才」指的就是對於專業能夠深入鑽研的人。

通識(general education)則有不同的性質,是不被局限而且可以橫向跨越領域。許多大學裡都設立「通識教育中心」,讓不屬於各個專業學系的課程有歸屬之處。但是通識課程經常被學生們視為營養學分,並沒有真正發揮橫向跨越的功效。T型人才的水平一橫就是旁通的部分做得很好。另外,π型人才則是擁有深入的兩項專長,再加上水平聯通能力的人。還有一種很盛行的,稱為斜槓(slash)人才,屬於從事多重職業者。π型與斜槓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兩種完整的專長,而後者的第二技能可以是輔助性質的。

(A.2) 知識與廣義知道的分野
在此,廣義知道指的是對於「道」有深刻體驗、能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人。道並不受限於學校裡獲得的明確知識與通識,也就是不受限於已知的答案。面對困難與挑戰,可以構想出漂亮的解決方案。

一般人平常圍繞著事實講理;如果在困境時想要找到出路,就要講道。對於法律案件,如果當事人雙方能夠務實地講理,那麼民事案件很快地達成庭外和解,刑事案件也很快地認罪宣判。至於需要進行冗長辯論的案件,因為雙方只願意面對一小部分的事實,然後加上以道為基礎的利於己方的論述。

同樣地,選舉候選人的政見發表、以及公立大學校長遴選的治校理念等,都是對未來願景所開的各種支票,很難當場檢驗的。即使四年一任、或者八年兩任的校長任期屆滿時,也沒有人認真地拿著當年遴選時的口頭支票去一一檢驗是否兌現?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下一任候選人又要開出哪些改善與進步的支票。

「發散」與「收斂」是相輔相成的做事方法。思考有前後兩個步驟,先進行發散式的廣泛構思,然後進行收斂式的考驗與選擇。解決也有前後兩個步驟,把問題先進行發散式的分解,然後進行收斂式的選擇與決定。

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所面對的三個要素是空間、時間、不確定。中文裡有幾個有趣的相關字,在空間裡與具體有關的事物採用「象」來表示,例如形象、印象,因為中文是象形文字的關係。如果加上人字旁,就成為抽象的影像。在時間上就使用「相」,例如交叉路口有三相號誌,用來管制不同時段的車流方向。

真正厲害的人就是要擁有宏偉的眼光(vision)與超人的洞察力(insights),能夠推敲出還沒有寫出來的內容,可以說是具有陰陽眼的功力。中文所說的「字裡行間」,或是英文的片語「Read between the lines」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A.3) 知道兩層次:狹義指一般人接收到訊息,廣義指能夠融會貫通道的本質
在日常生活裡人們回覆「知道了」,指的是已經收到訊息而且瞭解其內容。這是「知道」很普遍的外層用法,並不需要特別的思考。

至於「知道」的內層用法指的是能夠融會貫通事情的本質,並且構想出巧妙的解決方法。唐朝韓愈〈師說〉一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道,指的是內層用法。可惜的是,現代的大學裡以授課為主,再加上少部份的解惑,並不觸及傳道。

知識的內容是確定的(deterministic),而知道的內容是隱晦的,可以用概率的(probabilistic)方式來表達。《周易.繫辭上篇》「一陰一陽之謂道」指出道包含沒有的與有的,不限於明確的粒子軌跡行為,也包含概率表示的波動行為。知道由混亂、模糊的情況開始,借著彈性來隨機應變,可以找出一條明路來。就像是生物學上未經分化的幹細胞,可以靈活地替補在不同的器官上。也像是外科手術的萬用藥膏一樣,貼在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都有效。

美國的著名女演員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在電視訪問節目裡說明打麻將(Mahjong)的本質是「從隨機挑選的牌經由排列創造出規律來」(Create of order out of chaos created by random drawings!)。平日,我們進行陰陽占卜、或者在廟裡抽籤,似乎也都是做同樣的事情。

內層的道無所不在,只是太稀薄,一般人不太會使用。同樣地,「神」也無所不在,但是也太稀薄,「精神」就是經由濃縮的步驟來達到效果的。在常識、知識、通識三種不同明確的「識」裡,通識與道最為接近與相似。舉一反三與觸類旁通都是很重要的通識能力。

(A.4) 傳統智慧(陰) + 現代科技(陽)
老子在《道德經》裡解說「道」,也換了好幾種不同的角度與方式。首先,他在第25章與第42章提出「道」的最基本描述,就是比電子、質子、中子還小的「次粒子」(類似微中子或者是破碎的物質),對應於人們眼睛看不到的「無」。禪宗六祖慧能講的:「本來無一物」,就是這個意思。接著,老子從「無」相對於「有」,轉到「虛」相對於「實」,再轉到「小」相對於「大」,強調柔弱勝剛強。我們追隨老子的精神,在於他像「天上的龍」(孔子的讚嘆語),能夠變通!

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直接教學生們經典古書的知識。對於想學中醫的人,《黃帝內經》是很好的課本。對於想運用六十四卦預知未來吉凶禍福的人,《易經》是好的課本。可惜能夠直接鑽研經典古籍者,占不到現代年輕人的極少數。

怎麼教大多數的年輕人才最有效呢?現代年輕人比較容易懂的:陽是明亮的,陰是暗晦的。我們可以努力把經典智慧、科技知識、現代應用串聯起來。經典智慧與科技知識加乘到現代應用之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就像日夜循環,陰(經典智慧)、陽(科技知識)相濟,生生不息。

傳統的中醫教學純粹教把脈、聽診,以及使用中藥、草藥。然而,長庚大學中醫學系與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的教學就採用混合(hybrid)的方式。要求學生們「中醫學」與「西醫學」雙主修。就是某種程度地承認,現代顯學是西醫學(這是陽的部份,也就是「科技知識」)。傳統「中醫學」還有一大部份並沒有被「西醫學」遮蓋掉,這像是隱學,也就是「經典智慧」。在民國初年,不少有識之士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是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

附錄1:人法地
在體積大小與亮度方面,太陽比地球強了許多。相對弱小的地球能夠謙卑地從太陽獲取維持生命運行所需的能量。在體積上,月球比地球弱小許多,而月球發揮地球衛星的角色。我們的心得是,每一樣東西無論大小都有它可以發揮適當的角色,彼此相輔相成。

附錄2:力(強度)通用為評量的標準
手、腦、心、靈是人們貢獻的四個層次。人類在農業時代,主要是貢獻體力與勞力,依循的是牛頓運動定律的規範。當時採用力的大小來做為評比的標準,流傳迄今,「力」通用地出現在各種評量的詞彙裡。例如,力道、創造力、想像力、競爭力、執行力、親和力、生命力、洞察力、腦力激盪。

附錄3:領導力(Leadership) vs. 服務(Service)
做為領導者(leader)要展現領導力(leadership),達成的是功勞。做為聽從命令的僕人/服務人員(servant)則要專注於服務工作(service),達成的是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