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聯手美國MIT 探討次世代電子與半導體前瞻技術

科技產業與電子發展密不可分,智慧應用的想像與設計推動著電子業的發展及突破,其中半導體晶片做為產業進化的核心動能,其技術發展更是備受矚目。近幾年來,政治貿易戰、產業創新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大幅改變全球供應鏈型態,促使各國積極發展電子科技,建設本土半導體產業鏈,相關議題更成為產業注目焦點。

本校與MIT特別邀請兩校在此領域的專家學者,於5月12日針對其電子與半導體科技的研究成果進行線上交流。研討會由臺大研發長暨國際產學聯盟主任李百祺教授開場致詞展開序幕:「在科技的快速發展與轉型浪潮中,電子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從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技術到量子計算,新興技術的成功皆取決於創新的研發與設計,仰賴研究專業人員持續突破現有的藩籬。」

MIT電機工程教授Rajeev J. Ram在研討會中談到,現今的數據時代需要低功耗、高速度的計算能力。雖然傳統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漸漸難以滿足這些需求,但CMOS生態系統卻能支援電子以外的許多設備,包括原生光子組件和系統。Ram教授在演講中展示他在通用CMOS光子接口方面的研究,包含從邊緣數據處理和傳感,到核心的高性能傳統和量子計算。接著,本校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李坤彥教授介紹碳化矽半導體元件的結構特性,並探討目前相關技術發展上所面臨的挑戰。MIT 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副教授Jeehwan Kim則介紹他在開發價格低廉、運用靈活、可堆疊的單晶無機半導體系統上的研究,如何實現這個電子系統的各種策略方法,以及這些策略對於開啟製造先進電子系統的影響。最後,臺大電機工程學系楊家驤教授則介紹他在次世代基因定序資料分析晶片的研究成果,分享如何以低功耗的方式,縮短基因定序的分析速度,未來更可望將此技術整合至可攜式的定序儀裝置。

研討會主持人臺大電機工程學系李君浩教授在會末表示:「學術單位人才濟濟,有如知識的寶庫,今天的交流不僅分享新知,更能促進研究發展的活絡。」電子及半導體相關產業在臺灣向來是經濟發展的重點,產官學界皆投入許多資源促進前瞻技術的發展,本研討會亦期望能促成更多業界與學界的交流,創造產學合作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