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數位時代系列第72篇:「規則是固定的,策略是靈活的」

圖文提供:許炳堅教授

一、防守靠規則,進攻靠策略

在現代的法治社會,一切依法行事。無論食衣住行各個方面,都有可以依循的標準與規定。拿熱門的球類運動來說,籃球比賽有詳細的得分規則:在一般狀況下進球得兩分,在三分線之外投籃進球得三分,罰球則是罰進一球得一分。

(一)規則是必要條件,策略是充份條件

學生們從教科書裡學到的知識大部份屬於規則(rules, regulations)類型,具有下列的特性:
•有理論基礎、合乎科學規範
•容易熟記
•適合防守用途
•大家都知道要遵守
•幫忙降低成本
•展現基本聰明程度
•順流就會滑到谷底
•可以獲得良好的評價

相對而言,策略(strategy)就靈活多了,具有下列的特性:
•無中生有的、含有哲學或者藝術的味道
•需要臨場應變
•適合進攻用途
•獨門絕技
•幫忙增加價值
•展現高超智慧
•逆流而上
•可以獲得絕妙的讚美

一個能征慣戰的球隊,既遵守規則又能夠構思策略、靈活運用。在大學裡,許多教師平日專注於遵守規則,做好教課、發表期刊論文、再加上系上分派的服務工作。可是遇到上述之外的情況,譬如需要發揮學術領域影響力去爭取擔任專業期刊的副編輯、客座編輯、或者是總編輯,就躲躲閃閃地、能逃避就逃避,要不然就是草草地應付了事。

有適當難度的行動,可以刺激腦部思考,應用想像力來找出更新或者更好的方法,這是最佳化(optimization)的體現。不要老是停留在代表舒適圈的第一象限裡。經由舉一反三的活化,可以從東西南北不同角度走出嶄新的局面來。

(二)善用:不確定,有緣

現代社會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年輕人不能夠只是依靠大學裡專業學系所教導的特定知識,而是要從三個大方向來發揮綜合的力量:
(1) 天賦,這是個人與生俱來的特殊能力
(2) 專長,這是從大學的專業課程所累積培養的
(3) 滿足時代的需要
整體而言,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整組合。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們特別能夠掌握時代的脈搏,順勢提出良好的對策來滿足大眾的需求。

我們所生存的宇宙提供三個重要的因素,分別是:空間、時間、不確定。

空間最容易理解、以及測量。前後、左右、上下,是對稱地存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錢,很容易反應在空間上,是否擁有豪宅、跑車等?相對而言,時間的觀念就比較抽象。時間的流逝是單方向的,無法逆轉回去。在物理學上,空間對於時間的一次微分(也就是空間除以時間)代表的是速度,二次微分代表的是加速度。有粒子性的運動現象可以用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來詳細描述。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確定。雖然粒子運動也含有不確定性,但是在波的傳播裡不確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人生的際運是偶然與必然相互參雜的。對於挑戰的情況,如果能夠摸得著邊緣、亦即碰到了擦邊球的機會,就是很幸運啦,算得上是有緣人。托缽化緣就是要把「緣」給變化出來,達到無中生有的境界。

年輕的時候一般人很在意勝負,總希望自己能夠贏過對手。依靠的是在空間方面的優勢,較量的是聰明才智。有足夠的人生經驗之後,才能夠體會出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可以在時間方面下功夫,善於發揮的是看得開的智慧,在不確定這一層運用自如。

在兩度空間的都市地面交通,如果阻塞還可以進入第三度空間:向地下挖通捷運、或者向空中發展無人機運輸。然而在三度空間裡如果阻塞了,並沒有第四度空間來讓我們升級,怎麼辦呢?

其實,善用模糊可以等效於「增加一度空間」。當對方看不懂,自己卻可以來去自如。在物質運動方面,用概率來描述的波比用軌跡來描述的粒子,其行為更模糊,也更容易達到「增加一度空間」的好效果。

(三)解開年輕人的疑惑

筆者於2021年9月去台南女中演講,有一位反應很快的學生提出三個很有深度的問題:
1. 失敗和挫折的差別為何?我只要遇到一次失敗就會覺得自己很沒價值,應該怎麼進步才好?
2. 每一個人從出生起就處於不公平的環境(包括遺傳基因與家庭貧富狀況),拿想法多元的普通人和想法多元的聰明人相比較,自己很難成為頂尖的1%菁英嗎?
3. 年輕人遇到逆境應該如何面對?

上述三個問題,不屬於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Physical Sciences)的範疇,所以沒有標準的最佳答案。比較是屬於心理學(Psychology)、哲學(Philosophy),或者是管理學等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領域。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在此,我們不嘗試提供唯一答案,而是給一些回覆作為參考,說不定可以達到啟發的效果。第一題是關於挫折與失敗的分別,每一個人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很想在短時間內翻盤,急於扳回一城。又有些人可以耐心地等待五年、或者十年再見分曉。

例如台積電張忠謀創辦人的例子即深具有啟發性。張先生在麻省理工學院(MIT) 機械系博士班資格考試,接連兩次都沒通過,算是失敗呢、或者是挫折而已?大概是老天爺開了個玩笑。後來他擔任過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Corp.)副總裁,從史丹福大學獲得電機博士學位,返臺之後創立台積電公司(TSMC Corp.)。身價值新台幣數百億元,真的是扳回一城。當初的跌倒,只是人生的小挫折而已。

第二題關於多元想法以及成為頂尖的1%菁英。其實,人類社會不是只比較腦力(IQ,智力商數)。在演講的時候,我們強調5Q都很重要: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AQ逆境商數、SQ社交商數、LQ領導力商數)。就像奧運會,不會只局限在田賽與徑賽,還有游泳、自行車、體操、射箭、舉重、羽毛球等,非常多項目。人生不只依靠單打獨鬥,還要團隊合作,借力使力、截長補短,讓合作的團隊一起成功。

第三題關於年輕人遇到逆境應該如何面對?我們建議,一方面先有良好的心理建設,不要期望太高,看得開,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次,平日要多練習、多累積經驗。所謂「一回生、兩回熟、三回成專家」便是。第一題所舉的幾個參考例子,自己只要持續努力,「逆流而上」,遲早會出人頭地的。當然啦,其中也要把握一些好運氣。

附錄:中小學「老師」(teacher)與大學「教授」(professor)的差別

中小學老師基本上是依樣畫葫蘆,照著標準本的教科書教導學生。對於創新事項,少做少錯。做的大部分是苦勞的工作。

大學教師則必須有能力找出比一般教科書內容更合適的教材,也就是從學術期刊或者國際專業大會的論文集裡去挖掘。而且自己也要經常寫論文發表,讓其他大學的教授們採用。大學教師要帶頭去創新,做的大部分是功勞的工作。大學教師分為好幾個等級:講師(Lecturer)、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正教授(Full Professor)。有些大學又向上增加了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兩級,又有些大學把專職助教(Teaching Assistant)也算入大學教師的行列。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