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科中研院院士─臺大經濟系教授李怡庭

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李怡庭於2023年7月,榮獲中研院院士的頭銜。回顧學術軌跡,她驚訝地發現:「我最常用的字,竟然是『很幸運的』。」她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人生的「快樂曲線」在46歲左右達到低谷。「那接下來不就是往上了嗎?」她總說,貨幣的價值基於「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她也以感恩一切、自在自適的心境,迎來這自我實現的時刻。

經濟學帶我發現我所不知的事
李怡庭大學念國貿,原因很簡單–它是第一志願。爾後在社團跟著學長姐念書,那些所謂關心社會、人類福祉的概念,讓她深受啟發,於是將學習觸角伸展到其他院所。有天在課上聽到經濟學大師的思想,感動瞬間湧上,她決意報考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關注臺灣二戰後的惡性通膨如何結束,現在回頭看,李怡庭說,這樣的起頭,似乎早就預言自己如今的研究關懷:「我的研究一直在問為何貨幣有價值?為何人會信任發行貨幣的中央銀行?」

貨幣價值貶低,通膨發生,它的基礎概念源於所謂「自我實現的預言」,即人們若認為貨幣未來沒有價值,自然就不會付出努力、生產和工作來換取貨幣,貨幣也將真的變得毫無價值。那麼人要如何相信、重視貨幣?由於貨幣的價值決定於大眾對這張鈔票未來價值的「相信」,這個「相信」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鈔票發行單位有意願也有能力維持鈔票的購買力。

透明化訴求:期望一個建立信任的央行制度
談起政策問題,李怡庭的眼神和語氣明顯犀利起來。她指出,貨幣的信任機制建立在央行制度具有獨立性、透明度和可究責性。她舉例,全球有43個國家都公布央行外匯買賣干預的歷史資料,臺灣央行卻遲遲未允諾公開。「很多學者想研究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是否『阻升不阻貶』。沒有這些實際干預的資料,他們只能用替代變數。」她說,要建立民眾對貨幣的信任,就是要讓人能夠有檢視央行政策的依據。

另一項她極力向央行倡議的訴求,想必會讓年輕人深有所感:參考歐洲央行,研究將自用房地產的價格列入物價指數。她娓娓道來箇中原委:房價上漲導致生活成本增加,也會轉嫁至租金,導致物價上漲,低所得家戶的負擔會更加重,而房價持續上漲也影響金融穩定。次級貸款風暴殷鑑不遠,房價成了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歐洲央行的改變也反映出這樣的思維:無論從物價穩定或金融穩定的角度來看,央行都必須關注房價。

一本初衷、順其自然,促成學術奇緣
回到研究室內,李怡庭仍是一貫的含蓄內斂。她說:「我其實沒什麼大志願。」她不斷複述著自己只是「做好身為研究者的本分」,接下來就是因緣際會。「我去參加學術會議的時候,就盡量分享研究成果、多與學者們交流意見。」

她說自己不是「sociable」的人,不過她秉持真誠、開放的討論態度與親和力,在國際學術活動中逐步締結善緣。3年前,一位韓國籍博士來到臺大經濟系任教,正是因為這位學者的指導教授,在一些研討會中熟識了李怡庭,才開啟了這個契機。也因此,李怡庭鼓勵年輕的同仁多參加國際研討會,「愈specialized(針對專門的領域)的(研討會)愈好!」藉著學術交流所培養的人脈與合作關係,也能有助於系上的發展。

抓住每個微小徵兆,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
李怡庭發現有些學生不曉得自己對哪個經濟學領域有興趣,她相信興趣不見得和能力有關,而是藏在非常潛在而微小的徵兆(sign)之中。當發現自己一直思考某些問題,試著追究問題的解答,可以問自己為什麼好奇?透過這樣的方式貼近自己,瞭解自己的興趣所在。

身為女性,在學術道路上靠著畢業前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州大學) 的Cass教授對她說的「我擔心你能不能適應不鼓勵女性勇敢表達想法的亞洲文化」不斷提點、陪伴自己。好在,如今李怡庭看見同事們不論性別,都在創造更友善的環境,那麼回過頭來,更重要的觀念在於女性研究者能不能也對自己擁有足夠的自信、同時具備謙虛的態度,在捍衛自己的研究之際,拿捏防衛的距離。

面對人生,一本禪修的書告訴她,不管靜坐時碰到什麼境界,只要告訴自己「Not yet」(還沒開悟),不必多想也不要擔心。人生無非是一趟由很多人共同成就的體驗,因此不論好壞,最終都將只有感謝。每個人生來擁有不同個性,重要是了解自身所長並且全然發揮,若以接受的心敞開,將能理解人生沒有不好的安排。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