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次震中心主任陳丕燊教授榮獲 2023年歐洲物理學會艾爾凡獎
臺大物理系及天文物理所特聘講座教授、梁次震宇宙學特聘講座教授兼「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陳丕燊繼2018年榮獲著名的法國巴斯卡講座後,今年又榮獲國際物理學界重量級獎項:「2023年歐洲物理學會哈內斯•艾爾凡獎」(2023 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 Hannes Alfven Prize)的殊榮。
歐洲主要國家如英法德義各自擁有歷史悠久、成立數百年的物理學會,但直到1968年跨越國界的歐洲物理學會 (EPS) 才正式成立,目前成員有42個歐洲國家,它和美國物理學會同被視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物理組織。EPS每年頒發獎項肯定全世界物理學各領域最傑出的貢獻,得獎者不限於歐洲人。陳丕燊教授是第一位從臺灣榮獲歐洲物理學會獎項的學者。
今年的艾爾凡獎除頒給陳丕燊教授外,還有另外2位美國 UCLA 的物理學家傑米•羅森茲崴 (Jamie Rosenzweig)教授及強卓塞卡•究希 (Chandrasekhar Joshi)教授合得。EPS肯定他們在發展由高能粒子束驅動的「電漿尾隨場加速器」(Plasma Wakefield Accelerator, PWFA)上,從提出原創性概念,到實驗證明,到進一步優化及應用,他們三位做出不同但相輔相成的貢獻。歐洲物理學會在新聞稿中提到,自從1980年代他們提出概念並以實驗證明『電漿尾隨場加速器』以來,世界各國許多小型、中型、大型加速器實驗室,包括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 (CERN),都在進行PWFA的研究,如今它已經成為國際科學界充滿活力的研究領域,其應用從產生袖珍型高密度相對論性電子束,到新穎的光子束,到研究高能物理所需的超相對論性電子束,不一而足。
歐洲物理學會除了在新聞稿中特別提到陳丕燊教授來自臺灣大學外,另在頒給陳教授艾爾凡獎的頌詞中說:「陳丕燊教授被譽為『電漿尾隨場加速器』(PWFA)的發明者,於1980年代在美國國立SLAC加速器中心對電漿尾隨場加速原理的理論基礎,包括其能量傳遞(energy transfer)、粒子束酬載(beam loading)、及電漿透鏡效應(plasma lensing effect)等概念的發展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PWFA能夠提供超高的加速梯度及能量,在高能物理的能量前沿(energy frontier)極具開創性(pathbreaking),而電漿透鏡能提供超強的聚焦,則在高能物理的光度前沿(luminosity frontier)極具開創性。他在SLAC所領導的電漿透鏡實驗成功的證實他自己的理論預測。」詳情請參考EPS網站: http://plasma.ciemat.es/eps/
歐洲物理學會於今年7月3日在法國波爾多(Bordeaux)舉行艾爾凡獎頒獎典禮,陳教授親自參加此一盛會並應邀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