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文學院:與時俱進的中國古典詩學

蔡瑜教授現任臺大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曾獲106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兼具紮實根柢與跨域視野。其研究以「唐詩學」為起點,對唐宋元明的唐詩評論形成綜貫性的研究;繼由「唐詩學」上溯至六朝的「自然詩學」,以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為主,匯通六朝的思想與藝術,完成田園、山水、風景詩的系列探討。近年則全力投入漢語詩歌韻律美學的探索工程,以新材料、新觀念、新工具重構出唐代詩律的發展過程,不僅為詩律學樹立新的里程碑,所開發的數位工具,更為學界提供高效能的研究利器,開啟數位時代古典詩學的新視野。其詩學研究約可分為3個重要版圖:

一、根基深厚的「唐詩學」史觀
蔡瑜教授前期的研究論著以「唐詩學」為標的,始於明代的詩選、詩論,上溯至宋元的詩話、詩法,再來到唐人自身撰作的詩格、詩選,形成歷時性的系列探討。唐詩是中國歷代詩歌比較研究中最主要的參照座標,中國文學批評最有力的磨刀石,各種文學理論包括創作、批評、閱讀多由此創發。蔡教授以唐詩為地圖、詩評為指南,精熟於詩學批評的各種表現形式,其研究成果對於臺灣「唐詩學」的奠基饒有貢獻。近年所從事的唐代詩律重構工程,則是整合「唐詩學」的理論與實證的重大突破。

二、匯通詩與思的「自然詩學」
蔡教授的「自然詩學」奠基在「六朝」這個將「自然」顯題化的時代,在此時期「自然」指涉生命至高的境界,對應於今日「大自然」概念的田園、山水,則是實踐此一境界的場所。其以六朝思想為背景,在身體主體與空間場所的交互詮釋中,對於田園、山水、風景的意涵展開根源性的探討,重新定位陶淵明、謝靈運、謝朓在詩歌史以及文化史的意義。

臺灣大學中文系一向具有陶淵明研究的傳統,陶學儼然成為臺大具有歷史傳承的學術風景。然則,「陶詩舊典,其命維新」,該如何使陶淵明在21世紀仍能傳達出深刻的意義,是蔡教授的關懷重點。她認為新世紀的陶學即當與新思潮對話,藉以激盪出深植於當代的新論述,因而引進當代哲思,如海德格的「在世存有」、巴什拉的「物質想像」、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伊里亞德的「神話學」…,以《陶淵明的人境詩學》一書重新詮釋陶淵明詩文中田園、隱逸、生死、飲酒、懷古等主題,開創出綰結六朝與現代情境的「人境詩學」。

蔡教授接續探究山水詩人之宗謝靈運,如何在登山臨水的體驗中,以山水意象作為「感應場」,反覆究析其中的玄理,最終以「理感」與「美感」體現山水對他的啟悟與轉化。至於謝朓,則揭示出「風景」作為關鍵詞,析論中國風景詩在場所性質、身體經驗、體式風格上所特具的意蘊。其為自然詩學所建立的研究模組,使古典的自然意蘊得以在現代的土壤上扎根。

三、研發數位工具重構詩律圖譜
詩歌最為明顯的體裁特徵即為韻律節奏,而漢語漢字單音獨體的性質,使漢詩特別容易形成整齊的節拍及同音相和的效果;又因漢語具有聲、韻、調可分解的語音元素,以及鮮少受到詞性及語法標記的束縛,使獨立的字音透過靈活的構詞造句,形塑出漢詩別具一格的獨特風韻。然而,個中精妙卻因方法與工具的限制,研究的量能始終無法展開。有鑑於此,蔡教授乃與語言、資訊學者積極籌組跨域團隊,共同研發「漢詩格律分析系統」、「漢詩文獻系統」,將數位工具導入詩律研究,提供使用者自動標音的標準流程與複驗機制,克服傳統研究難以獲得及處理大數據的困難,使研究者可以在細緻而多元的視野中,探討複雜的演變問題。其優異的研究構想與設計,提供音韻分析及體式研究高效能的研究工具,為詩律探索開闢出一條可長可久的康莊大道。

蔡瑜教授的中國古典詩學依循著與時俱進的步伐,在不斷掘發古典精義的同時,也正以嶄新的形式反饋給當代文化,持續向更深邃的人文意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