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受贈寄存周代陶器展」開幕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於11月1日舉辦「受贈寄存周代陶器展」開幕式,開幕式由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鄭毓瑜、臺大博物館群總館長陳光華、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兼美術館館長盧慧紋、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與展覽策展人、寄存捐贈人謝明良,及各支持美術館的社會大眾,共同參與見證此次展覽開幕。

文學院院長鄭毓瑜表示,遠古的時代多是透過古文獻如詩經來理解其文化,此次美術館推出周代陶器展則提供實物,正與王國維所述的「發現之時代」相合,相當重要。「發現之時代」指經由結合考古與文獻,以新方法及新技術研究,對遠古歷史產生新的認識;而文物承載長久文化與歷史意義,亦結合新學問與研究,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與導覽,能帶給人們看待文化與歷史的新眼光。

臺大博物館群總館長陳光華表示,此次展覽距離開幕展覽開展僅5個月,足見美術館的生命力與活力,也感謝同仁投入相當多的心血做社會教育,盡社會責任,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一般大眾皆可接受的型式,這正是臺大博物館群的同仁們努力的方向。

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兼美術館館長盧慧紋表示,感謝大家的努力與支持,讓美術館在開幕後推出兩場展覽。周代不只是諸子百家的時代,亦是有炫目的青銅器、漆器與織品的時代,但周代的陶器則是較不熟悉的領域。而作為專業的學術單位,藝術史研究所的重要使命便是對此類領域做出貢獻,拓展知識邊界,促進跨領域對話。此次感謝謝老師與工作人員推出此次展覽,接下來跨領域對話的任務,希望大家一起來完成。

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與展覽策展人、寄存捐贈人謝明良表示,感謝鄭院長和前院長黃慕萱的支持,也感謝總館長陳光華在籌備之初的空間分配與使用上有諸多幫忙。對策展人來說,不論展品品質水準,展覽的導論與展件的說明,是學術研究成果可以展現的地方;此次展覽因籌備時間較倉促,展件說明中列出相關文獻,提供有興趣的觀眾參考閱讀。

美術館成立後的第一檔展覽「樂未央—受贈寄存漢代陶器展」受到各界支持與贊助,亦得到許多觀眾迴響與回饋,故美術館經數月籌劃,延續第一檔展覽的主題,推出成立以來第二檔展覽「受贈寄存周代陶器展」。此次展覽由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謝明良策劃,展品來自章建行及謝明良、李月桂夫婦。

「受贈寄存周代陶器展」展期自即日起至2024年1月6日止,開放時間為每週三、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展覽資訊與簡介可見藝史所網站:https://arthistory.ntu.edu.tw/artmu/artmu02/20231101/artmu_02_2023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