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椰林講座第七場 前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

臺灣大學自2023年起設置椰林講座,邀請國內外具有卓越成就或國際影響力的學界或企業界人士到校演講,以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椰林講座第七場於2024年5月9日邀請前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現香港城市大學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同時為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講座郭位教授,以「大學怎麼辦」為題,在臺大工學院對全校師生發表演講,說明研究及創新對大學的重要性,也期許臺大在即將邁入百歲之際,能擦亮招牌,帶領臺灣高教持續向前。

郭位教授在演講中,對於大學辦學舉出許多貫穿古今中外的例子。他說,文明的進步來自提問及探詢,大學的理念應是探討研究及創新。像世界頂尖學府柏林洪堡大學 (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最古老的大學,也是大學首次將研究融入體制,力行研究及教學合一,深深影響後代歐美大學的經營理念,可說是現代大學之母,也孕育出數十位的諾貝爾獎得主。但隨著時代不斷演進,推動創新已成為大學的新時代任務,也是大學能否卓越的關鍵,這也說明為何近代的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卓越大學及最多諾貝爾獎得主。大學的任務除了研究與教學之外,新增加「服務社會」,具體內容包括以知識轉移為主的創新活動,新的潮流如美國康乃爾大學在紐約的科技校區 (Cornell Tech) ,直接將新創企業孵化器放在校園裡從事創新研究造福社會,這也帶動其他大學的仿效。

郭位教授認為,知識轉移是大學不可迴避的責任,但興辦大學不能順從民粹而隨波逐流,應是秉持政治與教育分離,以及教學與研究合一的原則,且社會、政府、大學各司其職,力行研究及創新,才能承擔劇變時代的創新需求。他舉例,臺灣廣設大學,導致教育資源分散,大學無法應對研究及創新的需求,反而形成文憑氾濫及低薪的現象,值得大家反思。

講座主持人–臺大校長陳文章表示,郭位教授曾擔任過田納西大學工學院院長,以及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及跨國科技公司的顧問。後在2008年至2023年間擔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以及大學傑出教授,並於2023年獲香港城市大學得校董會破例頒授榮休校長暨大學傑出教授,以表彰他為大學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陳校長說,郭位教授作為系統工程專家,其多部著作被譽為系統可靠度的經典,並曾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也在2019年被法國總統授予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章,還有在2020年也被義大利總統授予義大利之星騎士勳章,也在2022年獲頒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的管理獎章。此外,在2011年日本核電事故中,他也是首位應邀訪問福島的外國安全可靠度專家,並撰寫《核電關鍵報告》,日後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出版。

郭教授以社會需要及問題導向研究為本,致力於推動大學教育,獲得廣泛尊重。他在2023年撰寫英文著作《The Absence of Soulware in Higher Education》,這本書由Wiley出版,由臺北聯經出版中文版,書名翻譯為《高等教育的心盲》。郭教授主張的「教研合一,政(治)教(育)分離」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迴響,另外,郭位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學擔任校長的期間,走訪有名大學,與各校校長會談,並拍攝一系列影片,對大學治理的推動有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