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腸道菌的適宜 臺大跨領域團隊的發現刊登國際期刊

近年的眾多科學研究都指出,人體的腸道菌的好壞,可能會決定人的體態;透過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有愈來愈多人體腸道內的「瘦瘦菌」被發現。市面上也推出益生菌產品標榜可以減肥,但是究竟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是如何幫助健康,達成體態調整,相關證據仍然缺乏。

臺大化學系教授徐丞志的研究團隊,與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團隊合作,找到腸道益生菌能夠減肥的關鍵因素。徐丞志團隊透過高解析質譜儀對人類腸道常見的比菲德菌龍根 (Bifidobacterium longum) 進行代謝體的分析,發現到龍根菌會產生活性功效分子促進脂質的代謝,減緩細胞內的脂肪累積。

研究團隊近一步發現,透過膳食補充荔枝多酚以及特殊胺基酸成分,能夠有效調整腸道的環境,並幫助龍根菌在腸道內生存,讓龍根菌更有效率的定植在腸道內,同時幫助龍根菌產生有功效的代謝物,此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2024年3月的國際期刊Gut Microbes

徐丞志表示,研究成果顯示腸道菌的活性成分才是益生菌是否能有功效的關鍵,腸道菌的代謝物是國際上藥物開發與保健營養的新方向,團隊未來也會繼續利用質譜代謝體的技術去尋找更多益生菌代謝物。

研究團隊感謝國科會和教育部補助經費補助,目前已經完成專利申請,並依科技基本法技轉到臺大衍生新創公司,進行相關產品的開發。

研究全文: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9490976.2023.23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