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攜手NVIDIA輝達 發展AI智慧醫療

臺大醫院長期深耕人工智慧(AI)醫療,在腦出血微創手術展露成果,近年臺大醫院神經外科團隊與業界合作,包括大瓏、研華等標竿企業,其所開發出的整合型腦出血微創手術器械,Neuroblade系統,也在2023接連取得美國FDA及臺灣TFDA核准,於國際手術器械發展上跨出很大的一步,並且整合AI的輔助,協助緊急手術的第一線醫師在第一時間快速判斷出重要的腦部神經纖維位置與可能的出血點,讓醫師在進行微創手術清除血塊前,就能先找到最合適的腦部進入點及目標點,避免術中傷害到重要的神經纖維,以便有效率地將病人腦內的血塊清除,可以說是醫療結合AI的重大成果。今年臺大醫院與NVIDIA攜手合作,於6月5日由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率醫療團隊與NVIDIA醫療保健總經理兼副總裁Kimberly Powell及NVIDIA團隊成員,共同討論神經外科、影像醫學等的AI醫療合作。

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在臺大醫學院副院長何奕倫教授帶領下,致力於自然語言處理與生成式AI在遠距醫療的研究與應用。中心利用非結構式語音資料,整合生理資訊與電子病歷紀錄,藉由生成式AI,協助遠距醫療的診斷、處置與風險分級預測。本次與NVIDIA的合作將提出3項先期的開發,包括語音輔助診斷、線上藥物諮詢與電子病歷整合。生成式AI結合語音、搜尋與生成式臉型等模型,可以實現數位護理師功能。數位護理師將能分析語音、症狀與生理參數等綜合診斷、根據症狀給予非處方用藥或藥物調整建議,最後將對話過程自動總結,紀錄於電子病歷中。此計畫所開發的數位護理師,除了對遠距醫療有幫助外,也可推廣至其他相關的臨床應用情境。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AI團隊過去數年在結合心臟內科、臺灣大學及NVIDIA的合作下,成功開發且無償捐給國民健康署用來篩檢國人心臟病的AI 診斷平台HeaorNet 成果豐碩,且已經上架到NVIDIA公司的資料庫內,供全世界使用,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貢獻。而這次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和NVIDIA合作,將共同開發全球首個支援通用人工智慧(GAI)的RIS+PACS系統 - VSRad(Visual Studio Rad)。這個創新平台旨在滿足全球放射科醫生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基於網頁的整合開發環境(IDE)與專門為世界放射診斷專科量身定製的PACS(影像存檔和通訊系統)和RIS(放射資訊系統)功能相結合。VSRad 系統將提供先進的功能,例如:自由文字自動完成、將自由文字轉換為定製的結構化報告、空間分配文字關聯、文字 - 圖像空間關聯 以及 自動背景搜尋相似病例的歷史記錄。這些功能將簡化放射診斷專科的工作流程、減少倦怠 並為 全球放射科醫生提供智能助手,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決策過程。

胰臟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早期胰臟癌在電腦斷層攝影上不明顯,近四成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難以被發現,常因而喪失治療機會。臺大醫院首創AI胰臟癌輔助偵測工具,能提高早期胰臟癌的偵測率。此創新除獲衛服部智慧醫材許可證,也榮獲美國FDA認證為「突破性醫療器材」(Breakthrough Device),為首獲此殊榮的臺灣AI醫療產品。臺大醫院期待與NVIDIA深化合作,開發適用於腹部其他器官與疾病的AI影像診斷工具,以AI幫助醫師看見人眼難以發現的早期疾病。

NVIDIA 與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合作,推動全球AI驅動行動健康 (GAIM Health)倡議,除了建立大型語言模型以匯出醫療文字摘要,並利用NVIDIA MONAI平台建立影像辨識自動選擇和自動注釋的人工智能系統,產出關鍵影像的醫療圖像摘要。再經由區塊鏈技術,將產出的文字與圖像摘要形成可攜性且無法被竄改的醫療摘要紀錄。進而利用NVIDIA提供的高速算力,升級現今不易使用的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因目前臨床決策支援系統只是單純將醫療數據資訊以更加複雜的統計圖表方式呈現,導入人工智能技術,將臨床決策支援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以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亞健康世代長期追蹤資料與全醫療體系整合醫療資料庫的大數據,訓練開源大型語言模型,並藉由NVIDIA ACE平台建構虛擬專科醫師顧問團隊,藉此將可充分運用個人多模式健康醫療資料,並協助醫護人員對各種非傳染性疾病進行動態風險預測並提供建議與臨床決策。

臺大醫院早在2020年即啟用NVIDIA超級電腦系統DGX A100,藉由導入2部AI運算主機,建立醫療大型語言模型與多模態語言模型,開發智慧疾病分類編碼系統、報告撰寫助手、風險預測、問答系統等醫療場域落地應用。2024年與NVIDIA繼續攜手合作,結合醫療與人工智慧,帶領團隊打世界盃,將臺灣醫療的影響力發揮到全球,為智慧醫療開啟嶄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