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SPARK & STB攜手展現臺大生醫轉譯列車成果

臺灣大學推動生醫研究轉譯商品化,以促進人類福祉為目標,因而執行生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SPARK)及台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STB)。由SPARK計畫、STB計畫與臺大國際產學聯盟(ILO)於 5月30日在水源校區卓越大樓聯合舉辦「新醫材與新藥創新開發工作坊-成果發表會與世界咖啡館」。

臺大以一條龍方式推廣生技醫療產業創新與技術商品化。從發想啟程,經過產品設計與商化人才培育課程和輔導後,將生醫領域學生、醫生及教授群的研究成果,透過研發處產學合作總中心進行的技術移轉或新創企業輔導,並由國際產學聯盟輔導申請成立科研或學研合作新創公司,將商品化技術推展至國內、外市場。

研發處為集中資源運用各項計畫特性,規劃前、中、後期機制。台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則負責遴選臺大體系醫生與教授,參加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種子教師培訓課程,並於完成培訓後在臺灣開設創新醫療器材設計相關課程。搭配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串接全球SPARK及STB計畫資源訓練各個團隊,畢業出場後銜接產學合作總中心及國際產學聯盟。

工作坊活動分為上、下2場,上半場為成果發表會,邀請NTU SPARK新藥團隊及NTU STB團隊進行技術成果發表,包含STB團隊的陳常善博士介紹防導絲滯留接頭,展示從臨床手術容易滯留金屬導絲,到如何以設計概念防範,並於舞台上臨場操作原型產品;下半場引進美國團隊活動-世界咖啡館,進行技術媒合會,各桌分別設定TPP、AI、再生醫療、法規、募資及經驗傳承等六大主題,提供與會各界人士依主題深度交流,進而促進引發合作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