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特色課程系列報導 - 醫學院「人體解碼:透過虛擬實境探索人體解剖學」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簡稱VR)解剖軟體為教導大體解剖學提供多重好處,顯著改善傳統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深入且趣味地理解人體解剖。

VR解剖軟體的優勢
從戴上VR頭盔和手把開始,學生可盡情在虛擬環境中,有別於傳統大體解剖的方式獨立學習。VR獨有的沉浸式體驗,使學生能從直觀角度探索人體解剖,分離、旋轉和放大虛擬人體的各層構造。透過各種自主學習功能,學生可即時查詢或閱讀各部位詳細知識,並隨時標示與紀錄重要結構,有利不同背景的學生以自己的步調學習解剖。VR技術克服傳統解剖教育中的空間和資源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參與解剖學研究,而不受限於大體實驗室的建置或特殊解剖器具的準備。

VR解剖設備在課程中的應用
臺大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將VR解剖設備整合到大體解剖實驗課程中。課程以團隊合作和個人探索2種方式進行。團隊合作方面,事先分組的同學可使用VR設備錄影功能,錄製團隊構思的解剖教學主題。各組同學發揮創意組織複雜的解剖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原本生硬的結構名稱。個人探索方面,學生可對虛擬人體進行各種角度的切片,除學習各截面構造,並可比對實際人體截面塑化切片,迅速了解標本上相鄰部位。有別於傳統解剖,VR獨有的虛擬切片功能,將有助學生未來學習臨床人體影像。授課老師亦可使用軟體最新研發考試功能,進行虛擬「跑台」以辨識特定構造。透過雲端數據分析,教師可掌握學生測驗分數並了解學習狀況。得力於日新月異的電腦科技,虛擬實境解剖的應用將有更多發展空間,未來勢必可成為大體解剖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