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 — 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研究卓越表現
臺大財務金融學系在研究上屢創佳績,教師們持續在國際期刊發表重要論文,並積極參與學術活動,深化研究影響力,多次榮獲臺大管理學院「玉山學術獎」。本篇介紹教授張晏誠與教授曾俊凱的獲獎成果。
張晏誠教授在The Accounting Review發表的Access to 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Knowledge Spillover,探討強制財務資訊揭露的獲取成本對企業研發與專利策略的影響。研究發現,當強制揭露資訊的獲取成本降低時,企業不會改變研發投入,但會減少專利申請,並轉向依賴商業機密來保護研發成果。該研究闡明企業如何運用不同的資訊揭露機制來控管研發外溢,並補充財務資訊對研發影響的相關文獻。
研究成果:https://publications.aaahq.org/accounting-review/article-abstract/99/5/147/12550/Access-to-Financial-Disclosure-and-Knowledge?redirectedFrom=fulltext
曾俊凱教授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發表的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Financial Reporting Comparability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透過專利引用數據分析,發現財務報表越具可比性,企業越有動機學習同行的專利技術,因為可比性提升對同行知識價值的評估能力,從而促進創新並產生更有經濟價值的專利。2個準自然實驗支持這些發現,證明其具有因果關係。
研究成果: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5410124000156?via%3Dihub
張晏誠教授與曾俊凱副教授共同在The Journal of Finance發表的Testing Disagreement Models,利用美國證交會要求上市公司財報上網公告的政策作為自然實驗,發現此政策降低投資人意見分歧,進而減少股價泡沫與崩跌風險。該研究首次提供完整的因果證據支持意見分歧模型的核心預測,對投資行為與金融市場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成果: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ofi.13137
曾俊凱教授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發表的Learning from the Joneses: Technology Spillover, Innovation Externality, and Stock Returns,探討科技外溢對資產價格與股票報酬的影響。科技外溢指企業無須承擔研發成本即可受益於其他企業的技術創新。研究發現,較易接受科技外溢的企業雖能迅速採用新技術,卻也面臨更大的系統性風險,導致投資人要求較高的股票報酬。分析過去40年的數據,發現此類企業的年化報酬率比其他企業高8%。此外,當企業間資訊流動增加時,科技外溢對股市報酬的影響更顯著。此研究為科技外溢與金融市場關聯提供因果證據,對產官學界具參考價值。
研究成果: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5410122000015?via%3Dihub
這些研究展現臺大財金系在財務與金融領域的前沿探索,不僅豐富學術理論,也對企業實務與政策制定具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