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承辦臺灣大學第41次跨領域交流會

「臺灣大學第41次跨領域交流會」由臺大醫院承辦,於2025年3月11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此次活動邀請臺大校長陳文章、副校長、一級單位主管及各學院師長參加,臺大醫院為促進年輕醫師的學術成長,除邀請分院院長及一級單位主管,亦邀請各醫療科部主治醫師代表與會,期藉此加深校內跨領域合作,拓展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於致詞時表示,醫院的核心價值不僅是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更肩負教學與研究的責任。醫師需同時兼顧「服務、教學、研究」,藉由跨領域的合作,不斷推動醫學進步與創新。這次交流會包含4個主題,透過與不同的學院合作,展現醫院與各學院間具有緊密合作的良好基礎,並能持續拓展新的醫學研究,創新未來。

校長陳文章則表示,臺大醫院自1895年創院以來,今年已邁入第130年,不僅持續在疾病治療及技術上突破,服務範圍也擴展至新竹、雲林甚至外島,成為守護國人健康的重要角色,感謝醫院的卓越貢獻。最後,期待透過此次交流會能增進並深化各院間的跨領域合作。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致詞時表示,臺大醫學院、醫院及大學的合作關係百年來密不可分,從臨床研究到基礎科學,始終保持緊密聯繫,也希望在未來能有突破性的發展。

本次交流會邀請4位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與跨領域應用:

● 外科部主任陳晉興介紹與洪一平教授團隊共同研發的「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OpVerse」,此平台結合臺大臨床團隊與3D影像虛擬實境科技,致力於跨科別、高難度手術,提供病情討論、手術模擬、醫病溝通、及教育訓練的元宇宙跨時空平台。

● 楊宏志教授探討「基因治療在根治B型肝炎上的潛力」,特別著重於利用CRISPR技術及其衍生的鹼基編輯器(cytidine base editors,CBEs)來永久清除病毒的ccc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並指出該技術在臨床應用上仍需克服安全性與有效性的挑戰。

● 楊鎧鍵教授介紹「修復心臟損傷:促進心肌細胞再生及抑制組織纖維化的研究」,聚焦於心臟再生醫學,致力於尋找促進心肌細胞自我更新與消解心肌纖維化的分子機制,以期開發治療心臟衰竭的新方法,突破成人心臟再生能力有限的困境。

● 吳偉愷助理教授闡述「微菌研究在轉譯醫學與精準健康的應用潛力」,探討人體微生物群在轉譯醫學與精準健康中的應用潛力,強調透過環境基因體學 (metagenomics)等技術,揭示菌群與宿主的互動,以發展新的診斷工具、治療方法及個人化健康策略。

專題演講後接續進行交流,延續各項專題的討論話題,為臺灣大學各學院間的合作與腦力激盪,發展出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