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全體師生齊心協力投入九二一重建整合資源支援心理社會復健持續推動賑災工作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迄今已過兩週,本校積極投入各項救災工作,除了提供救災專業諮詢,投入多項人力物力以及捐款、募款工作;更為了持續長期賑災活動,各單位擬定了多項重點工作,並在陳校長以及各相關學院師生大力支持下迅速展開。

陳校長上週表示,當務之急應該將所有力量投入災害救助,以及未來重建工作。陳校長特別指出,台大醫療隊早在災難當天下午就到達埔里,進行緊急醫療工作的醫療團體,並且立即發揮效率。醫師輪流前往接替,深受到當地居民歡迎,未來關心重點則需著眼於公共衛生領域。本校於大地震發生之後,立即投入大量實際支援,包括土木、地質等相關系所教授實地進入災區探討發生原因,而後續工作還有許多問題,必須在各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及協助,因為如此巨大之災害發生後,各地區民眾的心理復健是一項相當迫切且急需面對的問題。事實上很多這種現象已經發生,而且復健所需時間及人力也相當繁重,以日本阪神地震為例,心理復健工作到目前仍在持續當中,因此本校心理、社會等學系一開始就整合資源,師生同心協力並訓練一批義工,持續投入各項救災工作,並獲得各界熱烈迴響,往後還有很多問題,臺灣大學將秉持關懷社會的一貫立場,盡所有力量,幫助政府及民眾儘速從災難中恢復及重建。

地理系在此次救災行動發揮人溺己溺精神,本著奉獻專業學術信念,積極參與救災與目前安置復建工作。並以災情調查、歸因、評估二次災難區域及安置災戶區位評估與災害識覺調查為重點。目前正透過台大救災諮詢團隊、國科會災後重建勘災團隊、防災國家型計畫辦公室主動支援行政院災後重建委員會及民間救援工作,並經由參與或提供各類專業座談及大眾媒體,提供專業意見給社會大眾。

另外,經由台大地質系勘察小組至野外調查結果建議災後重建應避免在車籠埔活動斷層線上或其周遭五十公尺範圍內構築任何新的建築物。對於中部地區靠近山嶺的地方,相關單位應以最快速的方法全面清查地形,儘速穩定鬆散的土石,以免造成二次災害,並請相關單位詳細標立車籠埔斷層線之全線正確位置。台中縣霧峰光復國小之田徑操場應妥善保留,做為本次集集大地震之天然博物館,以供教育及警惕之用。

公共衛生學院則針對地震災區衛生醫療援助擬定三階段計畫方案:第一階段著重生還者的搜救,傷者之急性腎衰竭(檢查每日CPK及尿液)及傷口處理(含破傷風疫苗注射)醫療院所的協調整合,確定各災區病患之後送醫院、醫療團隊的組成、避難所、飲水食物供應、廁所、垃圾、病媒控制、孕婦、新生兒、嬰兒、殘障者、年邁者、慢性病患者、災區疾病之監控、食物中毒、系統疾病、罹患者屍體處理等。第二階段後(災害後第二週至第三週),必須注意醫療物品是否補充足夠,如血液供給、破傷風類毒素、凝血劑、生理食鹽水等醫療補給品....以及其他特殊醫療需要、電力及水供應、每日疾病報告系統、完整醫療計畫、志工資源系統等工作,全文請參閱公衛學院網站http://www-s.cc.ntu.edu.tw/~~phc/index.htm。

陳校長上週主持心理學系暨社會學相關系所成立080免付費專線之開機儀式,希望再加強服務災區及社會大眾,另外在全體教職員生熱心支持出錢出力之下,包括公衛、地質、心理、社會等院系所更提供各項專業諮詢服務、同時,本諸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學生社團募款以及電腦網路賑災義賣活動亦陸續展開,以表達愛國愛人的臺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