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推動校務的績效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十三日國立台灣大學校務會議報告書                            陳維昭 校長

               ●前言●

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十八日,維昭以「跨越新世紀,建設新臺大」,提出四年校務工作重點報告。四年來,每天孜孜矻矻,未敢稍懈,一心朝當年所提出之校務施政目標全力以赴。今天謹依據本校組織規程第三十八條,提出過去四年推動校務之成果及未來努力的方向,敬請各位校務會議代表指教。

過去四年,臺灣大學在全體師生同仁共同的努力之下,在建立校園民主,重塑校園文化,重建學術倫理,提昇學術研究水準,改進教學品質,維護校園環境,加強國際交流,擴大服務及提高行政績效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成果。但為因應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及臺大未來發展之需求,目前正在推動的多項前瞻性校務發展方案,包括爭取重點大學等,都必須掌握有利時機,具體有效的推動,期能在未來數年內讓臺大邁入世界級大學之林。

以下謹從拾壹個方向說明過去四年推動校務之重要成果:

             ●推動校務的績效●

壹、提昇研究水準

研究是大學的靈魂,臺大為追求卓越、為躋身世界級大學,四年來採行各項措施,推動學術研究,提昇學術水準,獲得顯著之成果,其具體作法如下:

一、辦理教學研究單位評鑑

本校為提升教學研究之品質與水準,並平衡整體與重點發展方向,於民國85年11月起著手研擬本校「教學研究單位評鑑辦法」,並於翌年6月7日提經校務會議通過後,自八十六學年度起展開首度評鑑作業。依據本校評鑑辦法之規定,各單位之評鑑以每隔四至六年評鑑一次為原則。由於各單位對於評鑑之意義及作法均極為肯定與支持,在八十六年度有化學系等28個單位;八十七學年度有電機學系等35個單位接受評鑑;八十八學年度擬接受評鑑者有中國文學系等16個單位。總計最近三學年就有79個教學研究單位接受評鑑,評鑑的結果均要求各單位訂出改善時程,並予以追蹤考核。屬於校方權責範圍之事務則協助解決,透過評鑑的自我檢視,不僅可發掘問題而解決之,更能合理運用現有資源截長補短,有效促進對本校各方面水準之提昇。

二、實施教師再評估制度

為提昇教師教學、研究與服務之水準,本校於八十七年元月經校務會議通過,制定本校教師評估準則。依其規定,凡本校支薪之專任教師均應接受評估,藉由評估制度激發教師之研究潛能。教師評估準則訂定迄今,除新成立的法律學院外,其餘各學院均已完成其評估辦法之訂定並展開評估作業。本校推動教師再評估制度,不僅首開國內大學先聲,更激勵了其他大學跟進仿效。

三、推動學術研究之整合

(一)因應二十一世紀高科技及人文等時代之需要,特別規劃成立此跨學院研究中  心及推動整合型研究。前者如「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有效整合有關分子生物  及生物科技之教學、研究、服務及合作等事宜,後者如「數位博物館計畫」  及「中國文化經典詮釋傳統之研究計畫」等,均獲致相當顯著之成果。

(二)整合跨系跨校性之研究,榮獲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補助七  件,總經費達十五億元,其中,人文及社會科學類有:「東亞民主化與價值  變遷:比較調查研究計畫」、「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之研究」、  「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等3件;自然及生命科學類有:「尖  端材料的基礎科學研究」、「電信、資訊與電子前瞻技術研究」、「宇宙學  與粒子天文物理學」、「迎向生物科技發展之新紀元」等4件,成績卓著。

四、爭取在本校設置國科會整合型研究中心,例如人文學研究中心、微機電研究  中心及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等。

五、訂定『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設置辦法』並籌措經費以延攬國內、外學術成  就卓著之學者來校服務,提昇學術水準。

六、為促進科技整合研究,統籌購置特殊貴重儀器及圖書,以提昇研究水準及品  質,三年來金額計壹億貳仟肆佰餘萬元,另外,籌措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以協助新進教師迅速展開學術研究工作,三年來共有170位新進教師接受  補助。

七、支持本土化研究,積極推動臺灣大學成為『臺灣研究國際重鎮』:(一)彙集完成臺灣史研究,並陸續出版『淡新檔案』、『岸裡社檔案』、『臺大  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臺北帝大的生活  』、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等。(二)進行臺灣珍貴史料數位化『臺灣大學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計畫』工作。(三)舉辦『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展示臺灣歷史民俗與原住民研究成果。(四)由圖書館與園藝系合辦紀念『田中長三郎教授』新書發表暨專題演講。

八、推動並規範院系所新增、調整與更名,以因應新世紀之所需:擬具『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研究單位之增設、變更、合併、停辦審核標準及作業辦法』,依據此辦法新成立或合併單位有:(一)八十六學年度增設『電機學院』,目前校務會議通過合併工學院之資訊工程  學系,為『電機資訊學院』。(二)八十八學年度增設『法律學院』。(三)本校首創國立綜合大學設立『戲劇學系』,並於八十八學年度招生。(四)系所更名的有農業機械學系改為生物產業機電學系、地理系更名為地理環境  資源學系、地質系更名為地質科學系、解剖學研究所更名為解剖學與細胞生  物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改為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等。

九、提昇學術研究水準及國際聲望根據近期《亞洲周刊》對亞洲十所世界級大學評比結果,本校排名十所世界級大學之第五;而SCI統計全球科技類文獻數量,1999年本校在這十所大學中名列第四。數據顯示名次年年向上攀升,但我們未曾因此自滿,仍戮力於提昇質量,不斷地超越自己,維昭常以澳洲墨爾本大學為例指出,1990年本校SCI只有514篇,墨爾本大學1,023篇是我們的兩倍之多,到了1996年我們則以1,479篇超越墨大的1,421篇,並從此維持領先。

近年來本校教師榮獲國內重要榮譽及獎項都逐年增加,每年(屆)平均都有30%以上的得獎率:(1)榮獲院士者最近三屆平均有15%,其中第二十屆(83年)有王光燦、周昌弘二位 (9.5%),第二十一屆(85年)林榮耀一位(6.3%),第二十二屆(八十七年)有 林秋榮、彭旭明、陳建仁、胡佛、曹永和、朱敬一,佔26.1%。(2)教育部學術獎最近四年得獎人本校教師有13人獲得,平均為39.3%,其名單為 彭旭明、陳培哲、陳建仁(85年),徐治平(86年),巫和懋、陸天堯、王瑜 、呂勝春、貝蘇章(87年),石之瑜、管中閔、康明昌、郭光雄(88年度)。(3)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有謝豐舟(85年),王榮德(86年), 許世明(87年)三年來平均佔25%。(4)教育部國家講座得獎人,最近三年平均佔46.7%,其中86年度有黃光國、 彭旭明、陳定信、陳建仁四人,佔33.3%,87年度有邱聯恭、朱敬一、黃偉彥 、林榮耀、陳俊雄等五人,佔50%,88年度胡佛、黃茂榮、鄭昭明、陸天堯、 陳泰然、徐治平等六人,佔60%。

貳、改善教育體質,提昇教學品質

教育是大學功能之重心,「教學」更是大學的生命。大學以「全人格教育」為最高目標,除了要培養具獨立思考與自主行為能力的知識青年,更要陶冶其服務情操及互助合作之精神,尤其面對知識經濟新時代的挑戰,還要提供多元而專業的選擇,讓學生裝備自己。本著前述理念,臺大不斷進行課程革新,包括通識教育、跨領域學程、網路教學及服務課等,已得到良好績效:

一、實施教學評鑑制度,設置優良教學獎項

為激勵教師教學熱忱與自我反省,已陸續建立課程評鑑制度、教師再評估制度,以改進課程、改進師資;此外並設置全校性教學傑出獎及教學優良獎,由各院選拔產生,給予實質獎勵與表揚。自八十七學年度起,首度遴選頒獎「教學傑出獎」十九人,「教學優良獎」七十二人,合計九十一人。

二、加強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之規劃並落實提昇教學品質

(一)共同教育委員會成立以來,所規劃之通識及共同課程方案已實施二年,經檢  討與評估後,兩年來不斷修正,日後將廣邀重要學術獎學者如中研院院士、  國家講座等開授課程,加強落實通識及共同教育之內涵,未來將朝向提昇通  識及共同科之教學品質繼續努力。(二)規劃舉辦『臺灣大學通識教育論壇系列講座』『我的學思歷程』邀請社會賢  達為講員,傳承他們寶貴的學習經驗。(三)編印「本校通識教育說明書」,以供師生參考。另舉辦「第三屆大學通識教  育國際研討會」等。

三、彈性前瞻規劃開設跨領域學程

本校為使學生能有系統學習跨領域課程,增加多元化學習機會,特訂『國立臺灣大學跨院系所學程設置準則』。依其規定,除於八十一學年度設置之『醫學工程學程』外,最近先後又設置有:

(一)共同教育委員會之教育學程、全球變遷研究中心規劃設計『地球系統科學學  程』及農學院之『永續資源學程』、『農業自動化學程』、『食品科技學程  』及醫學院『基因體與醫學學程』等,以提昇人類生存環境經營理念。(二)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規劃設計『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三)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規劃設計『生物技術學程』及『生物技術核心實驗課』等  。

四、推展非同步網路教學課程

網路教學係大學教學方式一項革命性之改變,學生可以從網路上聽課、討論、繳交作業,甚至考試,為因應這個時代的潮流,本校自八十六學年度起推動四年200門課程上網計劃,推展迄今已有239門課程上網,實施成效良好。

五、改善教學設施

(一)改善綜合、新生、共同、普通等四棟大樓教室之照明,換裝新窗簾、投影教  學器材、擴音設備,改善廁所衛生設備及全面無障礙設施等。(二)成立本校『公共廁所環境衛生改善推動小組』,積極改善各館舍環境衛生並  實施巡檢。

六、充實教育學程內涵與成效

(一)本校自民國八十四年度起開設中等學校教育學程,並成立教育學程中心,以  整體規劃推動教育學程工作,第一屆學程學生於八十六年起分發實習,並獲  教育部教育學程訪評小組評定為「績效卓著」,共有三十五人取得合格教師  資格。除三人就讀研究所或其他高就外,其餘三十二人均通過公開甄選,取  得正式代理教師職務。(二)八十七年七月七日本校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簽訂校際合作協議書,自本學期  起同學可以加退選方式至該校修習教育課程,並可採計為中等學校教育專業  學分。

七、實施服務課程

為養成學生負責、自律、勤勞、服務與互助合作之美德,86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教務會議通過<服務課程施行辦法>,從87學年起正式成為新生必修。目前每學期約有四千多名學生選修,學校並配合制訂獎勵辦法,期能從根本上調整學生之認知與行為,而能與通識教育共同塑造全新而優質的校園文化,達成「全人格教育」的目標。本校此項政策,已獲國內多所大學跟進倣效。

參、加強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

臺大要躋身於世界級大學之林,本校全體師生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才能讓世界知名大學的師生走入臺大,也讓臺大師生走向世界,成為「國際人」。目前與本校簽有交流合作協定之知名學府已逾100所,其中有64所是最近四年所簽訂的學校(表一)。今後,除繼續拓展各項合作關係外,更必須要加強各項實質的交流與合作,其做法可由以下三點:

一、提昇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之角色與功能世界知名大學均設有位階崇高、具高效  率與功能之學術交流中心。臺大亦已加強該中心的功能,整合全校資源、評  估效益,進行最有價值、最有意義之交流活動。本校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表現  優異,為我國教育部與加拿大各大學之合作擔任國家秘書處工作。

二、落實並加強學術交流及合作關係

(一)近四年來臺大於國際學術交流已有長足進步,目前與本校建立學術合作關係  之世界著名大學已達102所;今後將積極協助各院系所加強與各國名校交換  教授、學生,落實學術交流:交換學生1999年計送出90名,接受40名。(二)召開『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世界著名大學校長會議』  ,主要來自歐、亞、澳、美加與本校有建教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學,如英國愛  丁堡大學、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等二十七位校長或代表參加。會議成果豐碩  ,會議內容並編輯成書,由本校出版。(三)應邀參加北京大學創校百週年紀念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大學之任務與使命  ,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深受世界各大學及中國大陸學界與民眾之關注,  大大提昇本校學術地位。

三、規劃部份課程英語授課

為使臺大成為名符其實之國際性大學,必須加強英語教學,提昇學生之英語能力,並規劃部分課程以英語授課,吸引更多更好的外國學生來臺大研習。至今已有19門課程用英語授課,今後,仍須繼續加強推動,吸引更多的外籍學生來臺大進修或交換學術研究。

肆、規劃校務長期發展

從81年起,先後規劃完成「長程校務發展白皮書」(84年8月),「中程校務發展計劃書」(86-90年),以為學校經營管理之依循。校園空間之完整與合理分配關乎學校發展至鉅,有鑑於校地嚴重不足,本校積極辦理外借土地與館舍之收回,同時籌設新校區。四年來已全力以赴加以推動,並且已有顯著進展,其具體成果有以下幾點:

一、外借土地與館舍收回

經過多年斡旋與力爭,已收回臺北國防部公館營區(土地面積4.5公頃)、國際青年活動中心(已改為臺大國青宿舍,建築面積3,892坪)、僑光堂(已改名鹿鳴堂,建築面積1,251坪)、徐州路「校友會館」產權、臺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借地、內政部檔案樓等,另國立編譯館借用房地亦將於90年底謄還。

二、校產維護

進行實驗林地丈量及登錄作業,目前已完成登記之面積29,931公頃,佔總面積91.3%。國軍八一七醫院房地及鄰近學校用地已由行政院裁定歸還臺大,部分作為臺大醫院公館院區,已於3月初開始營運,除可服務榮眷、附近民眾外,更可對本校教職員工生作最佳之醫療與保健服務,其餘部分規劃為跨院生命科學園區等。另外,88年完成舟山路及鄰近巷道廢道並變更為校內道路,使校總區校地更為完整。

三、推動重大工程建設

近年來,可謂迎接臺大創校以來空前重要工程建設期,深感責任重大,聘請專業教授擔任各項興建工程之工務小組成員,嚴格監督實施三級品管制度,確保工程品質、重視新大樓景觀及品質,並建立消防等公共安全措施。

(一)四年來已完成之新建工程:

1.新總圖書館:位於校總區椰林大道的端景,為臺大校總區新地標建築物,有新穎之鐘樓,總工程費十二億五千三百餘萬元,總樓地板面積三五、四一一平方公尺,分二期施工,歷經七載,八十七年本校校慶時正式開幕啟用,為國內規模最大之圖書館。

2.國家地震研究中心大樓:位於校總區南端辛亥路臺北市自來水廠之北側,為一棟規模龐大之大樓,樓地板總面積共一二、七六五平方公尺,總建築費共七億四千三百二十萬八千元,其中重要設備儀器約新臺幣六億元,為我國研究地震科學的重鎮,全世界三大地震研究中心之一。

3.生命科學館:位於舟山路上,鹿鳴堂(原僑光堂)東側,總樓地板面積二八、0八七平方公尺,為一棟地上十二層及地下一層的建築,總建築經費七億元。有八層樓分屬動物學系及植物學系使用,一、二樓及部分地下室則供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使用。該大樓除提供生命科學科技之教學、研究及服務外,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提供我國各公私立大學院校各項入學考試服務。三樓有一大部分暫供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教學之用。

4.第二學生活動中心一期工程:位於公館原內政部北邊淺紅色的十層建築,工程總建築經費四億四千六百五十二萬元,總樓地板面積約一九、二七七平方公尺。三樓以上提供學生活動及社團辦公場所,一、二樓為福利商店之用,供原居住於該土地之居民販賣各項商品之用,地下室有國際演講廳,可容納三百七十五個座位,屬中型新式演講廳;其兩側有四間演講廳,各約七十五個座位,可供各類小型學術活動之用;另有一間小型表演廳設有九十餘個座位;可充當小型表演廳會之用。

5.凝態科學館:位於辛亥路,新體育館東鄰,樓高十四層的巨大建築。總樓地板面積二六、二四九平方公尺,工程費計新臺幣七億三千六百三十九萬元,將為本校校總區最高的建築物。該大樓採新式施工技術,高品質建材外型美觀。本大樓供理學院物理學系及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等高科技教學研究之用。

(二)興建中的工程:

1.體育館:位於新生南路與辛亥路口,佔地四二、七五五平方公尺,是臺北市區內正興建中最大的體育館、總工程費新臺幣十二億三千五百餘萬元。建築物樓高約四十五公尺,為新式之金屬樑材料,設計新穎,建築外觀美麗,地下室停車位計二百餘部,室內設有籃球場、溫水游泳池等體育設施,設置有五千個觀眾坐席,可供本校各種大型室內活動及體育活動比賽的場所,是未來本校各項重要活動及集會場所。2.第二學生活動中心二期工程:位於第二學生活動中心一期工程大樓東邊,與管理學院大樓緊鄰。樓高十一層,樓地板總面積約八、七七二平方公尺,總經費約一億八千餘萬元,配合該中心一期大樓之工程,該二期工程係供管理學院教學與研究之用。

3.學人宿舍之興建:位於溫州街之學人宿舍第一期三十六戶由本校自籌經費興建中,預定89年底前完成,另積極向行政院爭取經費補助,期能再興建二百戶,以舒解同仁居住問題並有利延聘優秀教師至本校任教。

4.臺大醫院會議中心暨醫學研究大樓:位於臺大醫院北側,鄰徐州路,總經費共九億餘元,並正進行動工中。規劃有八百個座位、大小不同的會議室及研究室,可供作各類會議、學術及研究活動場所。5.尊賢館:本館建築經費新臺幣二億元,是由吳尊賢文教基金會吳尊賢先生私人捐贈,已於89年4月中旬破土興建。該大樓係地上十層地下一層之建築,完成後有小型討論室、餐廳、咖啡廳及64間優雅的客房,並且有愛心展示館,預定91年底前完工,落成後可提供全校師生員工及來訪學者住宿及聯誼場所。

(三)正積極籌建的工程:

1.新化學館:已完成規劃並報教育部核定中。本大樓建築經費約有肆億伍仟萬元,三分之一係由化學系自籌,其中伍仟萬元係由該系校友張勝凱先生捐贈。

2.天文物理與數學大樓:本大樓與中央研究院合作興建,建築經費約八億元由中央研究院負責,已經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正積極辦理合作相關事宜。

3.電機資訊大樓及資訊館二期工程:所需之建築經費需肆億餘萬元,係由電機系校友資助,並已經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

4.公共衛生學院大樓:本建築已經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並報部核定中。所需經費部分由臺大醫院配合支應。

5.工綜二館6.法律學院館7.社會科學院館(法學院二期工程)8.化工新館9.人文大樓10.農業科技大樓11.繼續籌建學人宿舍12.籌建學生宿舍13.環境科學大樓14.動物中心(校總區)

四、規劃新校區、因應本校未來發展之需要

本校近年來因快速發展,造成各學院系所需之校地及館舍嚴重不足,為解決現況困境,因應本校未來發展,並配合社會國家發展之需,積極爭取規劃下列校區:

(一)臺大水源校區:接收原國防醫學院校區,土地面積7.7481公頃,地上物約  50棟。(二)臺大宜蘭校區:本校宜蘭臨海實驗站已獲教育部核准同意設立,所需用地已  獲解決,將逐年編列預算興建。(三)臺大新竹竹北校區:已獲行政院跨部會審查小組及行政院審議通過。該校區  位於中山高竹北交流道,總面積41.3公頃,第一期22公頃,公定價格74億元  ,將由新竹縣政府編列預算捐給本校,由本校辦理有償撥用。(四)臺大雲林虎尾校區:雲林虎尾校區已於最近完成跨部會會勘及教育部複審,  並於四月底前完成跨部會審查小組審議。該校區位於高速鐵路虎尾站特定區  內,總面積60公頃,已獲國防部同意撥用,正辦理土地撥用中。雲林縣議會  並通過由縣政府編列20億元做為該校區建校基金。

五、校園環境整頓與美化

整頓及美化校園環境是本校工作重點之一,除成立「校園景觀與綠化小組」,並委請「校園規劃小組」及專業景觀顧問公司就校總區景觀及美化做積極的規劃與逐步推動施工,透過專業之設計,並在臺大人的共同關心參與下,完成下列項目:(一)整修運動場,鋪設人工跑道及植草皮,美化四周環境: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經費補助一千五百萬元,並配合本校配合款一千五百餘萬元,已使原不堪使用,冬天飛砂走石,下雨則泥濘滿地之運動場變為國際標準化之體育設施,改善本校體育教學設施、提昇體育教學品質,嘉惠師生員工及社區居民運動強身。

(二)新總圖書館四週景觀之規劃、整建:配合本校新地標之一的新總圖書館落成使用,已完成其四周景觀美化,新總圖書館及周圍將呈現全新的面貌。

(三)改善椰林大道等之美化,夜間照明及緊急通報亭等設施;保障校園安全:八十六年九月完成改善椰林大道等校園夜間照明設施及緊急通報電話亭等,保障校園安全。

(四)美化校園及館舍四週環境:拆除老舊建築,加強修剪草皮,種植花木草皮及增加綠地,並清理室外不當的堆積物,落實校園景觀美化。

(五)舟山路及鄰近巷道經多年之努力,已於88年底獲臺北市政府同意廢巷道,並  已初步完成美化規劃,並預定在六月底封道成為校內道路,使校總區更完整  ,有利於校務發展。

(六)增設停車設施,改善校園行車安全及停車秩序:加強校園停車之管理,並在基隆路管理學院旁增闢六百個汽車停車位,改善汽車停車位之不足,並調整汽車停車位及設置腳踏車車架,俾使停車有秩序。

(七)已完成臺大校門口及捷運公館臺大站一帶之景觀規劃:改善校門之交通安全、秩序及校門口景觀。

(八)已完成舟山路及鄰近巷道之景觀規劃並即將分期施工。

六、維護校園公共設施及人身之安全

成立校園安全維護會報及建立緊急通報系統,以處理各項天然災害及校園安全事項。改善校園周邊道路、舟山路交通安全,另已完成復興南路校門、舟山路與長興街、鹿鳴堂東側巷口之號誌改善,新生南路旁捐血車之遷移。全盤改善校園無障礙設施及椰林大道等道路夜間照明設施。添置巡邏車及機動性高之巡邏機車,加強校園日夜機動巡邏,添購駐警快速聯繫通報系統。加強各館舍結構、消防、水電設施之檢查、改善、演習,以增加突發事件應變處理能力,為校園人身財產之安全,已於八十八年三月起投保火險及公共意外險。

七、推動校園環境保護暨實驗室等安全衛生措施,保障師生員工健康及安全

本校環境保護暨職業安全衛生中心為貫徹已頒佈實施之安全衛生法、飲用水衛生法、消防法等環保及毒性化學物質相關法令的實施,已成立環境保護暨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並於理、工、醫、農、公衛等學院成立安全衛生小組,配合校方督促各系所辦理各項講習,各館、實驗室、工廠、餐廳等之消防安全檢查、督導及改善,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要求體檢,委託合格廠商定期清運有害廢棄物及廢液,普查全校飲水機,加強管理及水質檢查,以求符合飲用水的相關規範。

八、積極爭取成為重點大學

維昭召集院士級教授、國家講座、各學院院長及三長等,討論有關『如何使臺大成為世界級大學』,會中決議由校長召集成立『重點大學推動小組』,各學院亦組成「院推動小組」,研擬各項因應措施,積極並持續爭取成為國內重點大學。

伍、塑造校園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所世界級的大學,都有其優良的校園文化,此一文化形成其獨特的校風,奠定其卓越的基礎。半世紀以來,臺大亦有其優良的校園文化─學風自由、追求真理、關懷社會、關懷人類;四年來更積極致力臺大校園新文化的塑造。

一、培養讀書風氣:

臺大學風自由,追求真理,卓越形象之形成,其實源於早期臺大人之用功讀書,勤於治學之態度。相對於此,近來由於逸樂急功近利風氣,學子孜孜問學之風已大不如前。有鑑於此,四年來特別著重推動讀書風氣,透過加強榮譽獎之設置及隆重頒發榮譽獎給得獎人、補助舉辦學術活動、各學生社團開設讀書小組、改善教學環境與設備、增闢宿舍讀書室等,培養學生榮譽感與好學之習慣。

二、營造藝文環境:

除繼續辦理「臺大藝術季」、「露天音樂會」、「文學獎」及「僑生與文化有約」等活動外,本校戲劇學系及音樂學等研究所相繼成立,更可營造臺大藝文環境。在場地設備方面已有整修改善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及新建啟用之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等,使師生有更完善的活動空間。未來將選擇適當地點,開闢文化廣場、午間劇場、藝文走廊,同時加強推動藝文創作,以及結合師生力量協助各院系所美化館舍,使臺大校園處處皆充滿人文與藝術氣息。

三、激發創新潛能:

臺大向以學風自由聞名,在自由的學風薰陶下,人才輩出。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意和潛能,培養其成為未來國家社會的菁英,每年均辦理社團幹部研習營、人才潛力激發營、領導才能研習營等,選拔出足以代表臺大人風範的優秀青年,以做為同學表率。未來將鼓勵學生廣泛參與校內外各種活動,以增加知識、閱歷和能力。

陸、推動行政革新

四年來,以能做到最好的行政服務為最高的工作目標,其中以行政電腦資訊化、簡化行政作業及建立服務至上的觀念為短程目標。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推動行政業務電腦化:

資訊科技對於人力之節省、業務之簡化、迅捷、正確具有巨大之影響已為不爭之事實,近數年來本校在此一方面投入極大心力,迄今無論在人員之訓練、電腦工具之應用於一般行政管理、教務、總務、學生事務、圖書館、會計、計資中心及人事等均有很好的成果。茲列舉數項重要成果於後:

(一)教務處

1.持續改善電腦、電話選課作業系統,提供迅捷正確之選課服務。2.學生學籍成績資料電子化:以光碟櫃建立各項資料掃描後電子檔,以節省儲存 空間,並便於存取。3.學生申辦證件製作流程自動化:以已建立之學生電子檔與繳費機聯結,目前中 文證件類已可做到隨到隨發之地步,大幅提昇行政之效率。4.業務單一櫃臺:自八十六學年度起註冊組、研教組即將學籍、選課、成績等各 項業務施行單一櫃臺化,未來仍將以便利性、效率性為目標不斷加以檢討改進 。5.招生業務電腦化:將招生業務中簡章之編排、閱卷之管制、排考、登分、核錄 、放榜….等均納入電腦化,大量節省作業人力。

(二) 學務處

1.設置各單位電子佈告專版及網站,並完成各單位網頁設計,提供豐富資訊,提 升服務品質。2.舉凡:導師業務、學生獎懲、學生綜合資料、宿舍申請、社團管理等學生相關 業務全部電腦化管理,隨時回應學生問題,迅速提供相關服務。

(三)總務處

1.完成全面性文書作業電腦化及管理電腦化系統,實施收發文同號作業,便於追 蹤公文流程;建立全校教職員中、英文姓名電腦資料系統,提高郵件處理時效 及正確性;另外公文新格式,公文上網路公告系統及電子稿件公文製作等。2.完成財務收支電腦化,以電腦開立支票作業,與銀行合作推行財務收支匯款及 電匯作業等。3.校產及土地資料實施電腦化作業及管理。

(四)秘書室

1.校務會議議案及紀錄和行政會議紀錄上網2.國立臺灣大學法規彙編上網3.臺大校訊上網:臺大校訊為服務更多讀者,特別 設立臺大校訊網站自八十八年三月十四日(527期)起上網。

(五)人事室

1.本校教職員錄姓名、職稱、到校日期、現職日期、辦公室電話共五項資料上網 ,以方便同仁查詢。2.實施職工電腦刷卡上、下班。

(六)會計室

1.基金類傳票、帳簿及收入傳票開立作業-ACC作業系統2.國科會、農委會、代收款等委託計畫、補助案經費收支、餘額供各系所計畫主 持人上網查詢3.國科會、農委會、代收款等單位委辦計畫之現金帳務處理、月報及結案報告之 提供4.建教合作計劃預算控制、經費支用提供各系所網路查詢5.全校各項經費預算控制:提供各系所查詢經費支用情形-運用EXCEL軟體6.保管款控制帳、明細帳帳務工作7.財產類與總務處對帳作業-EXCEL單機作業8.提供出國匯率兌換網路查詢資訊。

(七)圖書館

1.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係為一整合性系統,包含採訪、期刊、編目、管理資訊 、流通、OPAC,及WebOPAC等子系統;讀者可透過此系統查詢本館及國內外各 大圖書館的館藏資料及其流通狀況。2.光碟/線上資料庫系統──為便利讀者檢索國內外文獻並節省繳付國外網路連 線查詢費用,本館至目前為止已陸續購進百餘種光碟/磁帶資料庫,其中數十 種資料庫提供線上檢索。3.建置圖書館網站──除了提供各項服務資訊外,並蒐集建置各種資料庫連結查 詢服務。4.隨選資訊系統(Information On Demand; IOD)──透過此系統,讀者可線上欣 賞本館所提供的各種多媒體資料,如錄音資料、錄影資料、互動式光碟、VCD 等。

二、校園網路:

由計資中心負責推動,已完成下列工作:

(一)由本校、香港中文大學及大陸地區,首創兩岸三地跨海遠距教學於本校電算  中心正式展開。(二)特別更新設備,以提昇撥號網路的撥接速度與更好的使用品質,已建置完成  56K撥接網路。(三)設計完成各類定型表格資料庫(四)成立本校解決Y2K危機處理小組,舉辦全校性之Y2K會議及訓練研究。(五)透過東森電訊所提供之光纖完成校總區、醫學校區、法學校區等三校區間寬  頻網路連線,有效提升連線速度。

三、行政效率:

分別成立『提升行政品質策劃小組』及『行政品質改進小組』,前者是由三處、各學院秘書及秘書室組成,後者由主任秘書及具有行政專業之教師(陳德禹教授、謝銘洋教授、徐木蘭教授、蔡達棠副教授、黃崇興副教授及郭瑞祥副教授等組成),推動行政品質的提昇,提出之具體措施如下:

(一)簡化作業流程提昇行政效率:將委請審查、學人補助、國科會補助、海外遊  學申請等縮短層級。如檢討簡化建教合作申請作業流程:1.三百萬以上建教合作計畫始需提報行政會議報告。2.有關計畫合約書簽訂案等其他相關事宜,不違反建教合作中心列管之本校相關 規定之多項作業,省略系、院核章程序。(二)建立『提案制度』,鼓勵同仁創新思考,積極提案建議,以提昇行政效率及  品質。(三)定期舉辦職員在職訓練。(四)加強交通指揮,於上下班(課)尖峰時間校警隊分別在本校大門、辛亥路及舟  山路二側門執行交通指揮,疏導人車,維護師生同仁出入及行車安全。(五)自八十八年八月起推行電話禮貌運動。(六)自八十八年八月起行政單位同仁配帶識別證。(七)為達到行政業務透明化、行政作業標準化、以提高行政效率、落實代理人制  度及行政適當授權,特別編輯『國立臺灣大學法規彙編』,除收集政府相關  法令、本校內部相關規定『法規彙編』、『分層負責表』,並製訂『作業流  程』。

四、加強培養技工、工友的第二專長:本校正加強培養技工工友的第二專長,目  前有飲水機清洗維護基本訓練,將來會陸續實施有關綠化植栽、電氣焊、割  草機、環保資源回收、垃圾清理、野犬捉捕管理等各項訓練。

五、為因應大學內、外環境之迅速變遷,特設『國立臺灣大學附設機構及校營事  業營運管理評估小組』,以全面提昇附設機構及校營事業營運管理效率。

六、設置『績優職員選拔獎勵辦法』,以激勵鼓舞同仁工作士氣。

柒、健全校園倫理

一、經校務會議決議組成「師道維護委員會」草擬完成本校『教師倫理守則』,  經八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決議通過,做為同仁規範、自律之  準則。

二、加強導師功能、強化輔導工作

(一)定期舉辦導師研習營,激發凝聚導師心力,針對導師制度之改善獲致多項不  錯結論,積極推動多項計畫如更新導師制度、設置宿舍導師、規劃師生共與  活動,並調整輔導費,以落實導生制度,擴大導師輔導活動空間。

(二)積極推動學生輔導工作:1.包括晤談、心理測驗、個別心理測驗及解釋。2.協調精神科醫師定期至心輔中心,對尋求諮商之個案進行初步臨床評估並參與 個案的臨床處置。3.新生入學身心健康調查,經施測、資料分析後,由精神科醫師對篩選出的高危 險群個案做複檢並進行後續輔導。4.舉辦團體的輔導工作,如小豆苗成長團體、同儕團體、生涯探索工作坊、人際 溝通團體、危機調適工作坊等。5.舉辦兩性平等教育系列演講。

三、修訂學生事務法規

(一)「國立臺灣大學學生獎懲委員會組織辦法」、「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操行評定  辦法」、「國立臺灣大學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組織辦法」、「暑假住宿管理  辦法」、「國立臺灣大學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評鑑辦法」、「國立臺灣大學  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獎懲辦法」、「國立臺灣大學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活動  經費補助辦法」。(二)增訂本校『學生消過實施要點』,讓學生以愛校服務代替懲戒,將教育理念  寓意其中,增加學生改過遷善的機會。

四、為加強社會大眾及全體師生、校友對學校之凝聚力,辦理「吉祥物標誌」公  開徵選活動。

五、舉辦校園流浪犬共養制度公聽會,設立『愛心護犬隊臺大人道中心』,積極  推動多項研究愛心護犬隊,獲全球最大保護動物組織『世界人道協會』推崇  本校長期努力推動動物保護工作。

捌、擴大推廣服務

一、推廣教育

(一)夜間部自八十六學年度起轉型為「進修教育學士班」,目前全國只有本校夜  間部全部轉型為以招收年滿二十二歲以上在職社會人士的學制,經調查新生  約百分之五十已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已展現本校推動成人終身教育、終身學  習的社會教育理念。

(二)關懷弱勢族群,辦理免費電腦課程由本校和國科會聯手推動。配合建立回流  教育體系:提昇國家競爭力,配合建立回流教育體系,本校八十八學年度首  度實施研究所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迄八十九學年度將有十四所參與辦理  。(三)配合航空事業發展,培育國內航空機師,工學院及慶齡工業研究中心辦理飛  行員訓練課程。

(四)為協助企業界提昇企業國際經營機能,增強管理幹部之國際觀,培養全方位  經理人才使企業整體與國家政策相配合開辦『高階經理研究班』等計:八十  六學年度十五班次;八十七及八十八學年度各二十班次。

(五)開辦成人運動健身班及國中暨小學體育育樂營:

1.開辦成人運動健身班,計有網球、游泳、韻律等班次。2.辦理暑假國中暨小學體育育樂營:桌球、籃球、柔道、體操彈跳、游泳、棒球 。二、學生社團服務

(一)積極推展社會服務,每年寒、暑假,服務團隊服務地點深入臺灣各地基層,  遍及澎湖、蘭嶼等離島地區,最近幾年出隊計:八十五學年度48隊;八十六  學年度69隊;八十七學年度78隊;八十八學年度78隊,出隊數目逐年增加,  深獲民眾與社會肯定讚賞。(二)本校由於積極推展社會服務,成績斐然,每年都有多個社團獲各種比賽成績  優良之獎勵,最近四年計有:(略)

(三)為展現臺大學生社團成果,將社團成果錄製成VCD,化靜態為動態,更能充  分展示社團活潑生動的風貌,為國內第一部大學社團VCD。

三、發表研究成果分享社會

自85年9月第一次舉辦本校研究成果發表以來,共舉辦26場,成效良好,除可供媒體記者採訪外,並刊登於各媒體上,將本校研究成果與社會分享。(表略)

四、愛護校園、服務社區

(一)為透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努力,落實關懷社區、創造美好的校園環境、並破除  國人「自掃門前雪」之觀念,表達對社區之關懷,建立服務之人生觀,特別  規劃全校環境清潔服務日,第一學期訂於每年十一月,第二學期訂於每年五  月,由校長率全體師生勞動服務。

(二)發揮大學關懷社區、服務社會的功能,積極參與九二一賑災,九二一地震本  校因應賑災項目:1.災變當日即由附設醫院組成醫療隊前往災區,駐鎮埔里負責緊急醫療。同時地 震中心主任羅俊雄教授、土木系主任黃燦輝教授、顏清連教授、翁作新教授、 鄭富書教授、林銘郎教授、城鄉所陳亮全副教授等十餘人,亦先行配合救災專 家投入救災工作。2.九月二十二日維昭召集副校長、三長、主任秘書及相關教授召開緊急會議,除 籲請政府給予災民最大照護外,並發動教職員工捐出三日以上所得,同時提出 本校賑災服務措施。(內容已刊登在本校九二一集集地震特別服務網頁)3.地質系陳文山教授領隊偕同陳于高教授、宋聖榮教授以及六名助理分成三組人 員,於二十二日傍晚已先行分批抵達地震震央鄰近區域三個不同點,二十三日 上午五時即進行整個震央鄰近區域之地面地質調查作業,並配合地質系陳宏宇 教授搭乘直升機從高空所做勘查作業,以實際了解本次地震產生的真正原因。4.九月二十三日維昭偕同相關人員(溫主任秘書、附設醫院李院長、精神科李主 任以及心理系吳英璋教授等)南下災區實地了解狀況與民眾的需求,以便進一 步提供有關公衛、社工、心理、復健等有關災後重建的諮詢工作,同時在校方 成立聯合小組,就地質、工程、財物、心理、公衛、復健各方面提供災區民眾 及各相關部門的重整諮詢服務。此外,並赴竹山本校實驗林管理處了解受害情 況。5.由心理系、社會系及城鄉所師生結合相關資源組成災後心理復健諮詢小組,並 成立080080990共五線免付費諮詢服務專線,正式服務災區及其他社會大眾。6.提供暨南大學暫時借用本校房舍一學期,以協助其災後繼續推行教學業務。暨 大師生已於89年2月21日前遷回埔里校園,對本校同仁之關懷與愛心深表感激 。7.組成『臺大學生會九二一賑災活動策劃團隊』,持續積極進行募款、發動捐血 、募集救災物質以及成立災區志工隊,以實際行動,繼續協助災區重建。並於 校慶期間在校總區辦理愛心義賣賑災園遊會、椰林舞會、愛心慈善演唱會。

(三)臺大醫學院將鹿谷、竹山納入臺大醫療體系,結合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及  地區醫院規劃社區醫療,以達成『品質醫療,健康社區』之理想,並配合實  驗林管理處進行敦親睦鄰之工作。

玖、維護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

一、依哲學系事件後續處理原則執行相關事項,受迫害同仁除恢復名譽外,願意  回復教職者依程序復職;不願意者發給特別補償金,每名六十萬元已由校務  基金支付完畢。計回校復職者有陳鼓應、王曉波、胡基峻、李日章等人,領  取補償金者有趙天儀、黃天成、楊斐華等人,特聘委員會業於89年1月完成  任務,宣佈解散。

二、完成四六事件資料蒐集報告。所提報告作為撰寫校史之參考,教育部及行政  院並據此成立「臺大、師院四六事件」專案小組,研擬處理原則。

三、邀請十六所國立大學共同發起籌備成立『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於  八十七年元月十六日舉行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正式成立。維昭獲推選為首  任理事長;復於於八十九年元月十八日獲選連任第二屆理事長。目前參加之  國立校院共有三十六所。

四、為維護大學自主招生權益,統合協調招生事宜,發起成立『大學招生策進會  』,於86年4月25日正式成立,共有56所大學校院參與,維昭被推選為召集  人。

五、針對重大事項聯合國內各大學發表聲明,宣示立場或爭取權益。

(一)八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發起五十九所大學聯署聲明反對並譴責中共導彈威脅  武嚇案。(二)八十六年七月十八日聯合二十二所公私立大學校長,共同發表聲明,反對國  大取消憲法保障教科文預算百分之十五下限之規定。(三)八十六年十一月初聯合十四所國立大學校長召開聯合記者會,說明國立大學  經費狀況,並呼籲:除各大學在自籌校務基金部分努力補強外,政府亦應積  極伸以援手,以提昇國家競爭能力。(四)八十八年九月聯合二十六所大學校長,共同聯署聲明反對並譴責國大修憲延  任自肥案。(五)八十九年三月聯合二十九所國立大學校長,共同聲明呼籲未來總統當選人召  開國是會議,廣徵各方意見。

拾、重視教職員工生權益

一、積極辦妥本校附設幼稚園立案,解決過去二十多年未能合法立案之困境:

本校附設幼稚園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七月,其間曾經三次申請辦理立案,但皆因不符合相關規定而無法立案。當本校正積極募款興建園舍之際,突遭檢舉「不合法」經營而奉令停辦,本校乃積極依法申辦立案所需之房舍、使用執照及產權登記,並已於八十五年七月完成立案程序而再度招生,三年來嘉惠許多本校年輕教職員之子女的幼教。

二、 提昇醫療保健品質嘉惠同仁:

為提升校園醫療保健品質、宣導正確的醫療保健知識、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推展緊急救護知能,學生醫療及保健中心以擴增門診科別、增加急診處理設施與護理服務、全面施行並檢討改進大一新生健檢及後續追蹤轉介工作、舉辦多元化衛教宣導活動、設網提供保健資訊、推動膳食衛生等具體措施,逐步達成目標。此外,臺大醫院為校總區員工子女辦理『探索華陀的一天』小小醫師營活動。

三、積極舉辦系列保健講座活動:

八十五年10次;八十六年9次;八十七年8次;八十八年11次,例如:(一)婦女保健講座;(二)藥膳食療保健系列;(三)體重控制講座;(四)文明病—腰酸背痛;(五)心臟病防治。另外,也積極辦理急救訓練講習活動,自八十五年迄今共舉辦42次及2次心肺復甦術複習班2次。並且同一期間辦理18次營養衛生教育活動,同仁受用無窮。

四、收回小福等校產由事務組經管:

除改善擁擠雜亂環境及淘汰服務品質欠佳之廠商外,並要求續約之廠商重新裝潢規劃硬體設施,加強網路諮詢服務品質,重新開幕以來,反應良好。為維持良好服務品質,已成立由教職員工生代表組成之「公用部門督導小組」加強管理督導。

五、於國青研三舍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分別設置『莫札特庭園咖啡廳』及『文藝  復興咖啡廳』,以增加同仁師生休閒交誼場所。

六、舉辦教職員工生國內、外教育休閒旅遊活動

(一)由學務處主辦「海外知性之旅遊學團」等,此有別於救國團的活動,是讓同  學在寒暑假能藉著旅遊到國外參觀各知名大學,增廣見聞,開闊國際視野。(二)每年由自強活動委員會舉辦海外及國內旅遊多梯次,增進同仁之交流,並增  廣視野。

七、教育部正式廢止大學暨獨立學院研究生獎助學金辦法後,本校決定改以研究  生助學金核發。本校為國立大學核發獎助金佔學雜費收入百分比較高者之一  。八、籌建現代化學生新宿舍

籌建現代化新宿舍,有其紓解長期以來學生住宿床位之不足,並提升環境教育性的積極意義。目前已完成籌建兩千床位之現代化宿舍的規劃案,成立新建學生宿舍籌建小組,正爭取編列預算報部核准中。

九、加強現有宿舍之維修

為提升現有宿舍之環境品質,持續致力於更新設備工程之推展,與規劃多功能的空間建築。國青研三舍整修、建立大一新生專用樓層、網路更新工程、電力改善方案、電話系統更新、閱覽室整建、會議室規劃為文藝、演講、音樂欣賞多功能空間等,均為持續進行之工作目標。同時,國防醫學院收回之舊宿舍將整修為學生宿舍,已完成整修計劃,俟收回後立即協調整修。

十、校區各學生宿舍間購置『集中式虛擬總機』,以利宿舍彼此之間和對外之連  絡。十一、辦理『學生團體保險』:積極爭取優惠條件,增加保險項目及降低保費。十二、為建立同學生涯規劃觀念,並協助畢業後即將就業的同學,特別針對大三   學生設計一份「需求調查表」,作為研擬各項生涯輔導計劃之依據。另外   ,自1997年起,每年三月舉辦「校園徵才博覽會」及其配套措施「前景預   覽」,內容包括企業博覽會、企業說明會、社會新鮮人講座,希望經由整   體規劃能讓同學就業生涯有較良好的拓展。十三、經由『本校學生急難慰問救助金管理委員會』運作,有效救援急需幫助同   學,最近四年已有53位同學接受協助,計發出救助金四百餘萬元。

十四、九二一地震後學務處主動調查受災學生共一百三十三名,已予受難同學及   其家屬適切慰問救助,優先安排住宿,並分級減免學雜費及住宿費,同時   安排心靈受創同學接受輔導及心理治療,對生活困難之同學並每月發給五   千元之生活補助金。總務處對實驗林管理處員工對受災同仁親屬與住宅也   給予適切慰助金。

拾壹、擴大爭取資源、充實教學、研究及校園建設經費

自八十五會計年度起,本校奉教育部指定推行校務基金,自籌二十%經費,並逐年調高自籌之百分比,而教育部所撥經費日益拮据,故本校積極爭取資源充實教學研究及校園建設經費,努力推展各項開源及節流措施。開源部分包括發行臺大認同卡、基金運作管理並使最高年孳息達一億六千餘萬元,並配合推動募款作業,統籌檢討各項規費收支運用,改善附設單位營運效率等。節流則包括自費修改建新配宿舍,節約用水、電及本諸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管理各宿舍區。具體措施及成效如下:

一、積極協助成立並健全校友組織,建立臺大人共同精神圈:臺大創校至今已七  十一年,畢業校友多達十四萬人遍佈海內外及各行各業,表現均極為傑出,  校友是促進學校發展最好之資源與力量。全國校友會已於86年11月9日成立  ,臺北市校友會亦於民國83年6月26日再重新成立,目前全省已有16個縣市  成立校友會,加上夜間部校友會共有17個分會,在國外美國、加拿大、巴西  、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法國、英國、澳洲均設有校友  會。

二、設校友聯絡室,發行臺大校友雙月刊,以加強服務及聯繫校友,建立校友資  料檔(目前已建立之校友檔案達6萬人)。

三、爭取捐款充實「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發展基金」,除基金由四千萬增為陸仟萬  ,每年提供獎金獎勵教學優良教師及績優職員,頒與講座教授研究金,贊助  校內各項學術活動。

四、在美國成立『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發展基金會美國分會』以為服務旅美校友,  方便接受捐款推動校務發展。校友並已開始踴躍捐款至該基金,第一年約有  美金十三萬餘,第二年約十七萬餘。為本校海外募款建立重要之基礎。

五、爭取校友及社會人士捐款或捐建館舍,較重要者有:

(一)八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財團法人吳尊賢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吳尊賢先生私人捐  款二億,興建臺灣大學尊賢館首創企業捐款國內大學最高紀錄。(二)五十二年化學系畢業張勝凱校友,認捐五千萬元,每年捐款壹千萬元,回饋  母校作為校務發展基金供做為興建化學大樓之用。此外,化工系陳武雄校友  認捐和桐公司股票267860股,藥學系范進財校友捐贈生達製藥公司股票60萬  股。(三)獲校友承諾捐建電機大樓及資訊二期大樓。(四)獲校友承諾捐建法律學院大樓。(五)金山鄉民鄭玉爐先生捐地供建金山醫院。(六)英特爾總裁貝瑞特蒞本校,除作『迎向數位經濟』,以探討跨世紀經濟及教  育衝擊之專題演講外,並捐贈電機學院及工學院資訊工程學系電腦實驗室,  以及自八十八學年起每年至少捐贈臺大美金二十萬元。此外,Siemens應允  提供電機學院師生赴德考察訪問經費,留德學生獎學金各四至六位;Avanti  亦捐贈該公司開發全套工業級設計軟體一套,市價約值美金六百萬元之多;  德州儀器及長吉科技贊助機械系成立「數位控制實驗室」。(七)本校投入救災及災區復健工作的積極表現,獲得中華日健股份有限公司的肯  定,特別捐出新臺幣500萬元支持本校救災工作。另外,慶豐集團贊助800萬  ;聯合報贊助2000萬元。(八)爭取語言訓練及測驗中心除依約繳交費用外,民國八十七年及八十八年分別  額外捐出500萬元予校務基金。(九)921震災本校教職員工生共捐款3493萬多,是唯一獲行政院表揚之公家單位  ,經本校積極爭取,該筆捐款已獲政府同意撥給本校做為實驗林及山地農場  災後重建之用。

              ●結語:願景●

展望未來,殷望宜蘭、竹北及雲林三處校區能如期籌設,不僅可抒解本校因校地不足而導致校務無法順利推展之困境,從而促進地方文化、科技產業發展,回饋社會。

校總區方面,積極籌建或規劃當中的工程為數不少,包括新化學館、天文物理與數學大樓(與中研院合作)、公共衛生學院大樓、電機資訊大樓及資訊館二期工程、工綜二館、法學院二期工程(法律學院及社科院)、化工新館、人文大樓、農業科技大樓、學人宿舍及學生宿舍等等,有賴全體師生同仁及校友齊心努力,而舟山路六月封道後,校園的整體規劃將營造二十一世紀臺大校園新風貌。

為爭取成為國內重點大學,邁向世界一流,校方已組成「重點大學推動小組」,由維昭召集,就本校定位、架構重整、組織轉型、系際整合、院際整合、校際合作、國際合作、國際化、落實評鑑機制、法人化等議題討論,而各院亦已積極研擬提出各院之規劃方案與發展方向,作為全校整體計畫之依據。

惟願全體師生同仁群策群力,在現有基礎之上,精益求精,與臺大共同邁向世界一流大學之林。

※附表一 臺灣大學國外姊妹校編年

簽約年度        校         名

1980 Th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nd Colleges

1981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1984 University of Hawaii

1985 Ruhr-Universitat Bochum (Faculty of Physics & Astronomy)1985 Leid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1985 Universite de Paris I - Pantheon-Sorbonne

1986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87 University of Pavia, Italy1987 University of Oklahoma1987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8 Florida University System1988 Harvard Medical School1988 L'UNIVERSITE DE DROIT, D'ECONOMIE ET DES SCIENCES D'AIX-   MARSEILLE, FRANCE

1989 Cornell University1989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1989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1990 University of Pretoria, South Africa1990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1 Freie Universitat Berlin1991 Budapest University of Economic Sciences1991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199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Dept. of Urology)

1992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1992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1992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1992 L'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Universite Paris 6)1992 University of Athens1992 The University Complutense, Madrid1992 Stanford University

1993 University of Alberta1993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1993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1993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1994 Deakin University1994 University of Melbourne199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1994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1995 University of Sydney1995 University of Victoria1995 北京大學1995 Charles University1995 Rheinische-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at (Bonn)1995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5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udapest1995 Eotvos Lorand University1995 Meiji University1995 University of Oxford1995 UCLA (The John E. Ander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1995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1995 Tulane University 1995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6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96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at Erlangen-Nurnberg1996 Waseda University1996 Norwegian Geotechnical Institute, Oslo1996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1996 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 Thailand1996 Ankara University, Turkey1996 Auburn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1996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7 Griffith University1997 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of Linz1997 University of Montreal1997 University of Toronto1997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1997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1997 University of Kyiv, Ukraine1997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97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8 University of Costa Rica1998 University of Helsinki1998 Universitat Hamburg1998 ifo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Munich, Germany1998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1998 北海道大學法學部1998 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1998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1998 Lund University, Sweden1998 Stockholm University, Sweden1998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1998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1998 Columbia University1998 南京大學

1999 University of Ottawa1999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1999 University of Dublin, Ireland1999 Tel-Aviv University1999 Ochanomizu University1999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1999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9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1999 Soka University1999 Sunchon National University199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199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chool of Nursing)1999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9 University of Oregon1999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1999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PI)

2000 Trinity College, Hartford, CT.200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