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發展的檢討與展望─陳添枝

《台大對新世紀新政府的期許研討會》系列報導時間:八十九年四月廿九日〈星期六〉地點:台大第二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主持人:陳博志教授引言人:孫 震教授與談人:麥朝成教授    陳添枝教授

孫教授在這篇論文中指出過去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關鍵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隱憂,真知卓見,令人佩服。我想就孫教授所指出的隱憂作一些討論,以就教於孫教授及與會的學者先進。孫教授提示了三個重要的隱憂,一是制度的不健全,二是科技人才的不足,三是人口的老化。任何一個隱憂如果不審慎因應,均足以令經濟成長停滯,甚至帶來大災難,晚近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日本經濟的長期衰退均是前車之鑑。

◎徹底整頓基層金融機構 落實公司監理人功能

首先來談制度的問題,就以孫教授指陳的金融制度及公司控管(corporate governance)為例。台灣雖倖免於亞洲金融風暴,但金融制度及公司控管的問題和捲入金融風暴的國家相比,只有五十步與百步之別。受到風暴洗禮的國家在事後大力整頓金融秩序,已獲致一定的成果;反倒是倖免於難的我國,躇躊滿志,只聞檢討,不見行動。金融檢查的多頭馬車,缺乏專業與權威,有嚴重的代理人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均未見具體更張。而地方金融自外於正統的金融體系,受政治的指揮而非專業的領導,呆帳過高的陳年積弊,隨時可以引爆金融災難。此外國內銀行規模過小,缺乏國際化能力,難以因應金融自由化的挑戰,亦必須加以正視。我國企業在1980年代中期以後國際化的腳步很快,但銀行永遠跟不上,使中小企業成為海外投資的孤兒,實是國際化的敗筆。我們期望新政府能落實研議多時的「金融檢查署」,以統一金融檢查的事權,樹立專業的權威,徹底整頓基層金融機構,使其脫離農漁會的系統,避免地方政治人物的染指,並關閉清理無法繼續經營的金融機構,使金融體系趨於健全。

在公司控管方面,應設法落實監理人功能,保障小股東的權益,尤應提高「證管會」的位階,徹底消滅股市的內線交易,並促成上市公司財務的透明化和國際化。

◎教育改革應配合科技人才的培養

其次來談科技人才不足的問題。孫教授指出1980年代以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仰仗海外歸國的專業人才甚多,這是我國過去20年來在海外儲備的高級人力的回流。1990年代以後我國留學生數目減少,而回國者日眾,因此人才的庫存已漸枯竭,2000年以後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必須仰賴國內的教育機構來育才,因此追求本國大學的卓越乃當務之急。我對此十分贊同。除了大學的任務必須改變外,國內整體的教育制度均必須有所變革,因為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改變了。過去的教育重視記憶、紀律、效率等,今後的教育應注重吸收消化新知和創新的能力。在國際化的今日,消化新知缺少不了英文,所以英文教育應從小做起。為了培養吸納新知和創新能力,尤應根除升學主義的禍源。因此教育改革的成功實是未來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

台灣的產業已快速國際化,資金運用也快速國際化,高科技人才的運用也可以國際化。我們應像美國一樣,廣納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為己之用。政府應放寬高科技人才雇用及居留之限制,尤其是針對中國大陸出身的高科技人才應主動加以羅致,使其能為我國產業效命。晚近因技術人才的不足,國內部份企業已有將研究開發工作移往中國大陸的現象,這是產業發展的警訊,應加以重視。為了吸引及留住國外的高科技人才則應致力於台灣生活環境之改善,使台灣成為高科技人才嚮往之工作場所,甚至是安身立命之處。

◎人口老化國家應鼓勵生育及強化社會安全的防護網

最後來談人口老化的問題。孫教授指出現在大約每九位工作年齡人口必須扶養一位老人,到民國一百年時,大約每七位工作年齡人口必須扶養一位老人,「生之者寡、食之者眾」,年輕人的前景十分暗淡。人口老化的問題在全世界高所得的國家皆然,沒有什麼經濟手段可以逆轉。有些國家以移入年輕人口來解決(如美國),但以台灣的地狹人稠,此法是行不通的;也有國家鼓勵年老人口的外移(如日本),但成效有限,而且老年人口的外移不見得可以減輕國內年輕人的負擔。減少人口老化的唯一方法似乎是鼓勵生育,因此幼兒的照護制度就變成十分重要的誘因。除此之外,只能在產業結構上預作調整,以因應人口老化的危機。調整之道是降低對年輕勞動人口的需求,提高老年人口的就業機會。換言之,在工作上需要機敏的手工或者快速反應的生產活動(例如電子加工業)應該外移;而比較重視思慮周密、四平八穩,可以徐徐為之的生產活動(部份服務業)則應受到鼓勵。人口老化不可免,所幸我們的鄰近國家如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均是人口結構十分年輕的國家,因此和東南亞國家進行產業分工,可以減輕人口老化對國內經濟發展的衝擊。中國大陸目前的人口結構亦甚年輕,但一胎化的政策將使其人口老化十分快速,其潛在問題的嚴重性遠甚於台灣。

人口老化國家必須強化社會安全的防護網,例如老人年金、老人疾病照護等制度均不可缺。但在制度設計之初,千萬要體認人口老化程度日深的事實,不能把今日照顧老人的責任移轉給下一代年輕人負擔,因為下一代年輕人可能因負擔不起而使制度崩潰(例如美國和日本的國家年金均有崩潰的危機)。同時在制度設計時應避免影響年輕人工作或企業投資的意願;如果制度設計不當而使勞動參與率下降,則勤奮的年輕人前景就更暗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