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與國內脈絡談我國大學教育的理念

     「大學理念資源分配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第一場討會            引言人:李嗣涔教務長            時間:八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地點:本校思亮館

一、前 言人類歷史進入第三個千年紀元,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面都進入劇烈的變革期,隨著知識經濟與資訊社會的來臨,以及全球化趨勢的蓬勃發展,都對高等教育造成巨大的衝擊。大學因應這些客觀形勢的變化,在二十一世紀必然要提出新的理念,也要有落實新的大學理念的具體策略。本文想從二十一世紀國際脈絡與國內脈絡出發,探討我國的大學應具備的新理念,也想以台灣大學的教務革新為實例,進一步說明落實新的大學之理念的措施與做法。

二、二十一世紀國際脈絡中大學的新理念及其實踐從全球的視野來看,二十世紀中晚期開始的許多巨變,在二十一世紀將更加快速發展,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有人類社會的資訊網路化、資本主義的再擴張以及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生物科技的發展等。這些新的發展,對於大學之理念必然造成重大衝擊,甚至重新塑造大學之理念。由於時間所限,我想只就以下兩項國際脈絡出發,討論大學之理念及其在台大教務工作的實踐。

(一)全球化趨勢下的大學新理念及其實踐展望二十一世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就逐漸出現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趨勢,將成為我們思考大學之理念的第一個重要脈絡。關於全球化趨勢,中外論述文獻甚多,不需一一列舉,我想引用德國學者貝克(Ulrich Beck)的意見加以說明,貝克說:(註一)全球化的核心可被視為是社會的解疆域化。經濟、政治和生活形式不僅可跨越邊界威脅古老的民族國家,它們也改變了民族國家內部的凝聚狀態。越來越多的事情不但同時發生,而且還發生於同一地,而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未曾對距離的萎縮做出準備。世界突然變得緊密,不是因為人口的成長,而是因為某一些文化效應似乎必然會使所有的陌生者及遠方彼此接近。我們還可觀察到相反的現象:外來移民即使成為公民和鄰人,仍生活於文化的遠方、保留其陌生者的性質,甚至根本未曾離開藉傳播媒體支撐的「族群空間」,這類空間使外來移民繼續憑想像生活於虛擬的故鄉中。全球化的社會學意義是:固定於某個疆域中的社會時代圖像,兩百年來在大處和小處迷惑並激發政治、文化與科學的想像,如今,此一時代圖像解體了。與全球資本主義相應的是文化與政治全球化的過程,此一過程使疆域性不再是社會的建構原則。貝克上述對全球化趨勢的描述,雖然精簡,但是卻能掌握全球化趨勢的核心現象-各種地域性的疆界之弱化或解除。這種全球化趨勢與下文接著要談的資訊社會的新發展,當然是息息相關並且互相加強的。從各種相關現象看來,全球化趨勢與本土化趨勢常常是一體之兩面,全球化的發展激起了許多地域性的文化尋根的動力;另一方面,愈是具本土性質的文化,愈能獲得國際的重視。從全球化這個脈絡出發,大學的新理念是:大學是一個國際性的知識創新與傳播的大都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大學裡,任何知識的交流與傳播都是超越國界的。大學雖然在地理位置有其國家性與本土性,但是,大學在二十一世紀卻都有其日益強烈的國際性。大學愈來愈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所以,有人甚至新創「glocal」一字來形容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在這樣的二十一世紀大學新理念之下,大學的教學內容與實務,都需要大幅度地調整。以台灣大學為例,為因應全球化的新趨勢,本校除積極與外國著名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合約,以進行學者互訪、學生交換、學術合作等事宜外,並鼓勵教師加入國際學術組織,參與各項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國際學術研究計畫。另為招收不懂中文的外國留學生,也鼓勵各系先從研究所開始設計用英文授課的碩士及博士學程。本校也努力強化外語教學,首先將本校視聽教育館加以網路化,將外國語言課程及聽講資料, 包括影視節目上網,以方便學生的學習,將來並將推動學生的外國語文能力鑑定考試。凡此種種創新教務措施,都是因應全球化這股發展趨勢而推動。

(二)資訊化趨勢下的大學新理念及其實踐隨著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普及化,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將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資訊化社會。在一九九○年二月八日在紐約舉行的「貿易與競爭能力會議」上,大前研一(日本),赫伯特.寒哲勒(Herbert Henzler)(西德)和佛瑞.葛律克(Fred Cluck)(美國)等人就起草了一篇〈邁向二○○五年世界的互助互立宣言〉,這份宣言對於人類社會的資訊化發展及其影響,提出很有見識的意見。他們說:(註二)在過去幾十年當中,我們在已開發經濟國家中看到了由觀念、個人、投資與企業自由流通所形成的一種有機性結合。在連體經濟裡,不僅傳統上可用來交易的貨品與證券可以自由買賣,就是像土地、公司、軟體、商業權利(專利、會員證與品牌)藝術品的專業知識等重要資產也可以交換。無可避免地,在資訊力量直接觸及地方社群,學術與專業和社會機構,以及公司和個人時,連體經濟的浮現會對國家的主權有所侵損。但也由於這樣一個不分國界的世界,才得以讓參與其中的經濟國有無限繁榮與富足的可能。我們認為,人類社會與經濟制度,其安全之所繫,不再靠超級強國的嚇阻力量,而有賴於國與國之間經濟與知識思想上的互助互立。誠如大前研一等人所說,在人類社會快速地邁向資訊化的國際,大學必然會受到巨大的撞擊。在二十一世紀的大學裡,資訊的獲得可能不再是最重要的課題,對新時代的大學知識份子而言,資訊的篩選、解讀與分析,才是更為重要的課題。因應人類社會資訊化的新趨勢,及其所形塑的新的大學之理念,本校除了提供各種有關網路技術及應用的選修課外,並規劃將約200門課程上網,除了正式的課堂上課以外,其他一切教學討論活動,作業及資料的傳送均在網上進行,讓同學熟悉網路的功能及教學的新形式。未來部份的推廣教育也將在網路上進行。其他行政單位之運作,各種行政問題及答案,選課及各種證件的申請也逐漸改在網路上進行。在組織上將電機及資訊相關系所組合,成立「電機資訊學院」。此外,數年前本校有鑑於資訊化時代的新趨勢與新需求,特別以專案經費推動『電子博物館及圖書館計畫』,結合文、理、工學院十多位教師參與,獲得突破性成果,現在己由國科會接手,成為國家級的研究計劃。本校將繼續推動『數位博物館』及『數位典藏』計畫。

三、國內脈絡中大學的新理念及其落實以上我們從國際脈絡,提出大學的新理念,並說明其在本校之初步實踐;現在,我們再從國內脈絡來思考大學的理念,並以本校教務工作的實例,說明理念的落實。從國內近十餘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台灣地區社會的開放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知識經濟之蔚為經濟活動之主流,都是值得注意的新發展。這些新發展,為大學的經費建構了嶄新的脈絡,也創造了新的大學理念。我想特別提出以下三項大學的新理念:

(一)專業化趨勢下通識教育的加強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已經進入所謂「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產業部門的日趨專業化當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作為知識經濟體系之中心的大學院校校園內,知識的創新與傳播也不可避免地日益專業化,系所科的學科分工日益精細,乃是未來大學教育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在愈趨專業化的大學教育中,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卻與日俱增。正如我在兩年前所說,(註三)邁向廿一世紀之際,對於如何提升大學教學研究水準,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達到國際一流大學之理想,應該是各大學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大學卓越之基礎在於有獨特之校風,一流之師資,自我督促改善的機制以及一流的學生。因此,為了塑造台大學生宏觀的視野,獨立思辯之能力以及將生活教育納入大學教育中,本校首先推動具有特色的共同與通識教育以及服務課程。為了落實上述「專業與通識並重」的大學教育理念,本校教務處與共同教育委員會密切合作,致力於共同教育及通識教育之提昇。本校自民國七十年前虞兆中校長提出「通才教育」為辦學理念後,即積極致力通識教育之規劃與推展,其後經歷數次之變革,至新大學法公佈施行以後,大學課程成為大學自主的事務,本校特於八十五年四月正式成立共同教育委員會,以加強負責協調、推動同教育及通識教育相關事項,期能充實具有本校特色之共同與通識課程之內涵,目前本校規劃完成並施行之制度為:

1.共同必修科共計十八學分,課程分為國文領域六學分、外文領域六學分、歷史 領域四學分、本國憲法與公民教育二學分。2.通識課程八十六學年度以後入學大學部學生應修本課程十二學分,課程分為人 文學、社會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四大領域,由各系決定該系歸屬之領域 ,該領域之通識課程不計入通識學分。選修方式有下列兩種,學生可任擇其一 修習: (1)除本系所屬領域外,其他三領域接應選修,每一領域不得少於二學分。 (2)其他三領域中選二領域,其中任一領域至少應選四學分。

除了共同及通識課程之外,本校也有鑑於社會上過於重視文憑,衍至升學主義盛行,當學生的責任似乎只是如何把書念好,其餘生活瑣事可以完全不理、不懂,其結果,造就不少只知個人,不知群體,只知利害,不知責任的知識怪物,影響所及,整個社會漸為物欲所腐化,人心漸習於自私、貪婪、恣意而為之風氣,觀乎今日社會之亂象,可謂其來有自。為導正偏頗之教育方向,將生活教育納入大學教育中,本校除了鼓勵學生參與學校之社團活動外(尤其是服務性之社團),從八十七學年度開始實施服務課程,冀能藉此養成學生負責、自律、勤勞、服務與互助合作之美德。本項課程之設計共有服務(一)、(二)、(三)三個學期之課程,每週上課一小時,為零學分,前二者以清潔學生自己所使用之公共空間以及一般性之服務性工作為原則,服務(三)則以與學系性質有關之專業性服務或學生社團之校外服務無原則,修習學士學位者須完成並通過此項課程,始得畢業。我們也規劃由導師來帶服務課程,希望藉由每週與導生之接觸,建立導師與導生之緊密互動關係,以解決目前導師制度成效日益不彰之事實。

(二)民主化及專業化發展趨勢中對「追求卓越」理念與堅持最近十餘年國內大學校園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發展就是大學教育的普及化,以及校園事務的民主化,這項發展固然有其正面的貢獻,例如校園事務的公開化與透明化,學術決策的民主化等等,但是,卻也不免有其負面的影響,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是大學的庸俗化。我認為,在上述的國內發展脈絡中,我們必須堅持「大學追求卓越」的理念。這項「追求卓越」理念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大學之探索真理的殿堂。在大學的學術殿堂裡,不但不適用以「多數決」為判準的政治邏輯,而且也不適用以「創造最大利潤」為目標的經濟邏輯。根據上述「追求卓越」的大學理念,我們致力於全校課程品質的提昇,因為課程的品質關係到學生受教的權利,而老師教學的敬業態度以及做研究的投入與努力的程度,也必須建立各種評鑑制度來予以監督。隨著時代的演進,各個預知發展與學校整體資源之分配也必須隨時調整。因此,建立客觀的係所評鑑制度,也是發揮學校整體競爭力的必要手段。而在學生來源方面,學生入學管道日趨多元化,各校對招生之作法也日益重視自我宣傳,由以往的消極等待轉為主動出擊,因此,如何爭取一流的學生,並給予高品質的教育,培養他們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領袖人才,是台大教務工作努力的目標。為了進一步落實「追求卓越」之理念,自八十五學年第二學期起,我們嘗試改用網際網路進行教學意見調查,凡是共同科目、通識課程及各系所必修課均須接受調查,調查之結果目前僅讓系主任及教師本人參考。八十六學年第一學期學生上網比率佔應填答總數50.8%,到八十八學年,學生上網率已到70%以上。經過三年的評鑑以後,老師授課的品質的確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八十六學年第一學期2458門課中,評鑑值達4.0以上(5.0為滿分)的課程有387 門,佔全部課程的15.7%,到八十八學年第二學期3554門課中,已有1538門課評鑑值達到4.0以上,佔全部課程的43.2%,顯然同學滿意度大為增加。除了課程教學意見調查之外,為提昇本校各系所中教學研究之品質與水準,並平衡整體與重點發展方向,本校於八十六年六月制訂「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研究單位評鑑辦法」並自八十六學年度開始實施。各單位之評鑑以每隔四至六年為評鑑一次為原則。評鑑項目依其單位性質,包括學門規劃與發展方向、行政配合程度、人力資源、圖書、設備、空間與經費、國內外學術活動、課程與輔導、服務與推廣工作、教學及研究成果、學生表現及發展成效等各項目之全部或部分。各系所之評鑑結果除提供受評單位作為改進依據外,並將作為校方調整資源分配及修正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之參考。當然。在推動各科評鑑工作的同時,大學行政主管的產生方式也要有調整,應經由遴選而非普選方式,使研究及教學卓越的教師承擔領導工作。此外,本校教師獲教育部資助的『大學追求卓越研究計畫』計有七個研究團隊,從今年開始執行為期四年的研究工作,本校在行政支援及經費取得等方面,都全力配合,促使各研究團隊的潛力完全發揮,獲致圓滿的成果。

(三)因應客觀環境之變遷使大學成為靈活的有機體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社會、政治、經濟、學術快速變遷的時代,臺灣地區的變遷更是快速,所以從國內脈絡來看,大學的組織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機械體,而應是能靈活成長的有機體,才能因應為迅速的變遷。這是國內脈絡下第三項大學的新理念。我所謂「大學是一個靈活的有機體」這項理念,是指:大學為因應客觀環境的變遷,應注意組織的重整。只有靈活的組織,才能因應對時代的挑戰,而組成新的學術領域或研究團隊。以本校的狀況為例,國內有關生命科學研究的學者,約近半數在本校不同院系,如農學院、理學院、醫學院等單位。由於隸屬系所不同,長期以來未能發揮群體研究的力量。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新時代的來臨,本校考慮將上述研究人力整合,正在整合規劃創立生命科學院。此外將來《大學法》修訂完成後,本校也考慮整合不同系所教師專長,辦理「傳播學學位學程」、「人文學學位學程」等。凡此種種新措施,都是落實「大學作為有機體」新理念的具體做法。

四、結 論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快速變動的新時代,二十一世紀的大學院校,不僅面臨國內脈絡中政經情勢的快速變遷,以及大學競爭的挑戰,而也必須面對國際脈絡中全球化與資訊化的新形勢,所以大學的理念及其實踐,也必須有嶄新的視野與創新的措施。我在本文中從國際與國內脈絡出發,就大學的新理念及其在本校的實踐提出幾點淺見,以就教於各位先進。展望未來,大學院校的使命誠然十分艱巨,大學一方面在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國際潮流中,要成為一個知識的國際大都會,並加強解讀資訊的能力。在國內脈絡中,大學要致力於專業與通識教育的平衡發展,追求研究與教學的卓越,並使大學成為能靈活因應變遷的有機體。台大教務工作因應以上國內外的脈絡變遷,而落實一些改革措施,敬請各位先進多加指導。

註1貝克著,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中文版序,頁4。註2大前研一著,黃柏棋譯,《無國界的世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3),附錄:邁向二○○五年世界的互助互立宣言,頁269。註3拙作,〈大學教育品質之提昇〉,收入劉安之、黃俊傑合編,《大學理念  與實踐》(台中與台北:逢甲大學與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1999),頁  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