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專題研討會知識經濟發展與農業

主講人:陳希煌主委主持人:吳文希院長日期:89年9月20日

台灣的農業問題,經過二、三十年來的累積,已經病入膏肓,如果開刀,雖有可能解決問題,但也可能加速滅亡。所以目前開刀不是最好的選擇,只能期待特效藥的出現,來拯救它。和其他產業比較,為什麼台灣的農業會走到死胡同?因為工業部門隨著經濟成長已由數量經濟朝向知識經濟發展,但農業部門則仍處於數量經濟階段,農業面臨了數量增加,卻無法創造經濟成長的困境~

以美國的經濟發展為例,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未遭受破壞,戰後美國經濟獨步全球,但1970年代,美國的工業開始衰退,1975年後開始產生貿易逆差,到1985年貿易逆差達到1300億美元。本來是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此時卻可能被東亞的新興國家和歐洲經濟體超越。當時因為美國工業部門組織都很龐大,一個工廠員工有兩、三萬人,不易推動改革,經濟結構無法適時調整。直到柯林頓總統提出一個構想,才改善經濟問題,那就是發展新經濟,也就是資訊科技等知識經濟,實施之後帶動美國經濟發展,創造出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與低失業率的經濟成就,使美國又重登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

從近半世紀來的世界經濟發展史來看,二次大戰剛結束時,物資缺乏,有生產就有市場,於是各產業儘量引進生產技術,尤其是農業科技知識,以提高生產力為目標,生產足夠的農產品來滿足人民需求。到了1960年代,整個世界達到溫飽的地步,人類一溫飽,就希望享受行的方便,汽車工業因此而發展。汽車工業中,材料成本占58%,知識成本占42%。在此階段汽車工業帶動全世界第一波的經濟發展。1990年代,美國開始發展資訊工業,資訊工業帶動全世界第二波的經濟發展。在資訊工業中,材料成本僅占2%,知識成本則占98%。一部電腦價格數萬元,材料僅值數百元,其餘的絕大部分是知識的成本。因此,吾人為知識經濟下了一個定義,「知識經濟就是將知識予以市場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所得」。

工業發展過程中,工業科技知識和文化知識能持續地附加於產品上,所以工業產品能夠不斷提升附加價值。但是,目前農產品依然以秤斤論兩的傳統方式來銷售,農業仍處於數量經濟階段,還沒有提升到知識經濟的層次,所以農業科技知識無法市場化,農業文化知識無法商品化。

回顧台灣農業發展的過程,在1950年代,由於糧食不足,農業施政的首要工作是改善生產環境、引進新技術等提高生產力的措施,努力增加生產,以追求技術效率為目標。第一階段的農業發展,成功的運用勞力密集的生產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使國內農業生產自給自足而有餘。滿足了糧食需求以後,為提高農業生產價值,促進農業資本形成,1957年政府開始實施第二階段農業發展計畫,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引進洋菇、蘆筍來生產,做成罐頭外銷,並擴大香蕉和鳳梨的生產面積,外銷日本賺取外匯,以追求價格效率為目標,也就是說生產高價格的產品進入市場,賺取更高的利潤,使農業生產的價值提高。

1961年台灣進入第三階段的農業發展,政府鑑於農業技術效率及價格效率的追求有其侷限性,因此,大力開拓市場,將產品由價格較低的國內市場,轉移到價格較高的國外市場銷售,除了出口如香蕉和鳳梨等新鮮的農產品以外,也透過食品加工業將農產品加工後外銷,如此,也帶動了國內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從追求技術效率、價格效率到市場效率,台灣農業很快速的成長。1963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年,當年國際糖價高漲,一噸由800美元漲到1800美元,在這一年內糖的出口為我國賺取了40幾億美元的外匯;當年也是我國食品加工外銷最暢旺的一年,洋菇罐頭和蘆筍罐頭幾乎占了國際市場的60%,為國家賺了很多錢,農業資本形成也大幅提高,使國家有能力投資發展輕工業。1965年以後,台灣的輕工業快速成長,美國認為台灣有能力自立,中止美援援助,給了國人很大的刺激,更努力生產,促使經濟快速成長。

1968年是農業發展的轉捩點,工商業持續成長,農工商業在一個經濟體系內競爭有限的資源,農業的土地、資金和優秀的勞力資源,因受到工商業的吸引逐漸外移,於是農業出現勞力缺乏、資源短缺的現象,慢慢的衰退下來。198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本土農業受到進口農產品的競爭,農業衰退現象日益明顯。我國即將加入WTO,國內農產品市場將更為開放,農業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主要包括︰

一、小農經營調適問題︰農產品市場開放自由競爭後,小農家庭農場經營因缺乏規模經濟效益,技術效率無從發揮。小農是以犧牲資本和勞力效率,來追求土地生產力的提高,國外的大農是以犧牲土地生產力,來追求資本投資報酬率、勞力報酬率的提升。我國農業由封閉經濟走向市場自由化,農業要以土地生產力來和外國的資本報酬率、勞力報酬率競爭,根本無法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小農面臨的是生存的危機。

二、商品化農產品價格偏低問題︰國外低成本的農產品進口,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而且在經濟發展後,國內資源成本高漲,農業生產成本也提高,國內農產品價格與高資源成本相較,將呈現偏低之現象,農業生產缺乏價格誘因,影響農業的發展。

三、如何掌握農業政策的精準方向︰在封閉的經濟體系內,規劃農業的發展非常簡單,只要計算人口成長率、國民所得成長率,就可以做三年或五年的規劃,但是在經濟國際化、貿易自由化以後,開放國外的農產品進口,國際市場的動態變化也將影響國內市場,因此農業不僅要考慮內向型的問題,也要考量外向型的問題,但國外的問題卻不是掌握在我們手上,所以隨著市場的動態越來越厲害,農業政策也越來越難掌握,除了生態及景觀方面可以做長期規劃以外,農產品產銷幾乎沒有長期政策,只有短期政策,因為農業產銷政策必須隨時因應動態的市場變化而調整。本人身為農委會的主任委員,有責任解決我國的農業問題,經過再三思考,發現我國農業從追求技術效率、價格效率到追求市場效率,一直都是採取以提高生產力為重心的農業政策,採行的是發展數量經濟的方法,以致目前面對市場經濟的競爭時,無法持續發展。

反觀台灣的工業,同樣立足於台灣這個小島,為什麼能夠發展?因為工業部門採取的是發展知識經濟的路線,在世界上能和其他國家一爭長短,從食品工業、輕工業、重工業到資訊工業,逐步發展。目前我國資訊工業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因其能將科技市場化,把知識的價值附加到產品上去,產品能隨著時代的進步,提升它的價值。農業採取數量經濟,當生產過剩時,價格就暴跌。但如果採取知識經濟,將知識的價值附加在產品上,價值就會提升。

以日本的糖果為例,精美的包裝,蘊含日本的文化知識,糖果非常好吃,是因為附加了食品科技知識,雖然價格昂貴,仍吸引許多消費者購買。又如日本的香瓜,因為運用農業科技,在成長過程中,控制生長範圍,每一顆都長得很好看,標價每顆一萬二千日幣,折合台幣約三千元,仍有銷路。由此可知,農產品附加了農業的科技知識、文化知識以後,就可以提高附加價值,使它成為現代化的商品。本人常思考為什麼我們的農業科技知識無法市場化、商品化,賺取市場價值,發現其主要原因是我國的食品工業不夠發達。只有利用食品加工技術,才能把農業科技知識、農業文化知識及農業的歷史知識顯現出來,也只有食品加工業才能帶動農業工業化及企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的價值與提升農業的競爭力。

基於以上認知,本人擔任農委會主任委員以後,將過去以提升農業生產力為重心的農業政策,轉變為以提升競爭力為主軸。將來不求數量的增加,而要求品質的改進,追求附加價值的提升。同時,必須發展食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的價值,才能提升農業競爭力。值得深思的是,美國可口可樂暢銷全世界,每年為美國賺取數百億美元,我國傳統的青草茶清涼退火,味道不遜於可口可樂,為什麼不能像可口可樂一樣銷售全世界?如果將農產品經由食品加工處理,是否也能為我國賺取很多的外匯?數年前,本人和朋友前往德國開會,駐德代表趙先生邀請我們到中國餐館用餐,席中點了牛肉、羊肉、豬肉和酸辣湯,上菜後牛肉、羊肉、豬肉味道全都一樣,酸辣湯簡直不能入口,經詢問老板,得知師傅不易請,只能由老闆娘親自下廚,手藝只有如此,但每日中午仍是客滿,可見喜愛中國菜的顧客不少。本人和朋友都認為如果從台灣製作獅子頭等名菜,真空包裝空運到德國,只需加熱即可食用,美味又方便,一定大受歡迎。老闆亦深表贊同,並說可惜目前市面上尚未有這樣的產品上市。這個經歷讓本人體會到發展食品加工業的重要,如果將我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市場化,供應全世界五、六十萬家中國餐館,或是透過超級市場,銷售到每個家庭去,將可以開拓出廣大的市場。食品工業能夠將我國的科技知識及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知識全都附加在食品上,創造農產品的價值,相信是極為可行的方法。本人在美國留學時,在超級市場看到的大多是日本的罐頭,連醬油都是日本生產的,買不到台灣的醬油,深覺我們的確忽視了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忽視了我們農業科技的市場化、五千年飲食文化的市場化。美國的漢堡和可口可樂能夠暢銷全世界,如果將美味可口的中國料理變成罐頭,到歐、美舉辦台灣料理品嚐會,吸引外國人習慣食用我國的食物,我國的農業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今天農業面臨的危機非常嚴重,如果不澈底改變農業政策和農業發展策略,幾乎已經走到盡頭。如果繼續採取數量經濟,只重視生產力的提升,就會發生文旦、香蕉、糯米等農產品一生產過剩,價格就暴跌的情況。農業單位最擔心的是因風調雨順導致農產品生產過多而滯銷,但是,如果風不調、雨不順,而使農產品供應量減少,也不利於國計民生,因此政策的拿捏非常困難。所以,我認為必須將農業知識經濟市場化,不應再把農業視為一級產業,而應該提升為二級產業,甚至三級產業。未來台灣農業一定要發展食品工業,帶動農業工業化及企業化經營,藉由食品加工把農業科技知識、文化知識附加到農產品上去,農業的附加價值才可提升。台灣的農業是小農規模,要採取知識經濟,非常困難。有鑑於此,農委會推動農業策略聯盟,要以組織的力量,結合小農為大農,才能發揮技術效率,強化競爭優勢。曾經有人質疑農會的功能,認為農會的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應該解散。本人認為農會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因為農民是弱勢團體,知識水準比較低,農會為農民做很多方面的服務,輔導農民,推動農業發展,有很大的貢獻。農會的問題,不在其本身或組織架構,而是因為利益集團與政治勢力的介入,導致人謀不臧,使本為經濟性、教育性、服務性的組織,變成選舉的樁腳,才變成今日的局面。

未來推動農業策略聯盟時,農會不能缺席,應該扮演主要的角色。但農會不改革,就無法正常發展,也就無法發動組成策略聯盟,因此農委會研擬農、漁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排除信用不佳或人格品德瑕疵者參與農漁會選舉,藉以改善農漁會體質,該修正草案正送請立法院審查中。另外,未來將修改農會法,允許成立農產貿易公司,在策略聯盟之下,國內北、中、南、東都有物流中心,讓農產品透過策略聯盟行銷,同時,也能透過策略聯盟辦理農產品的進出口業務,在物流中心內所有交易都透過電子商務來進行,促進行銷系統現代化。

二十一世紀是經濟競爭激烈的時代,一定要有經濟作戰的方法,不能只做防守的策略,要想辦法將我國的農產品推銷到其他國家,要把我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透過食品加工走向市場化、商品化,相信在世界上難逢競爭對手。前一陣子,本人到桃園縣新屋鄉視察,該鄉是個客家鄉,當地居民用米製作許多糕點,有各種不同的口味,品嚐過的人均讚不絕口。我國民間的傳統飲食文化中,米就有一百多種加工方法,如果我們能運用食品科技研發工業化、自動化之生產技術,配合精緻包裝與現代化的行銷手法,銷往歐、美,相信稻米將不會再有過剩的情形。我國正在推動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因為我們看到美國從經濟衰退的谷底再起飛,依賴的是資訊產業,也就是將高科技知識市場化。如果農業不努力往上提升,就會被淘汰,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因為農業除了市場價值,還有非市場價值,日本專家曾經研究指出,水稻田的非市場價值是市場價值的三倍以上,例如農田可以涵養水源、維護生態循環,如果沒有水田,則會喪失地下水,也無法調節氣溫。所以,如果農業在市場上被淘汰,則會影響生態層面,甚至影響國家永續生存的根基。我個人在職責上,每日都在思考,如何拯救台灣農業,如何維護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在此請求台大同仁們能協助我,希望能借助各位的專業知識,從生物科技、食品科技、園藝科技等各方面,以農業科技知識與農業文化知識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創造農業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我國加入WTO後,農產貿易將更為自由化,因應策略不能只是消極的採取守勢,更應該主動出擊,把產品行銷出去,賣到國外市場。本人有一構想,在基隆、高雄設置加工出口區,將台灣發展成食品加工中心,使用外國便宜的農產品做為食品加工的原料,透過WTO所提供全球性公平的市場機會,拓展外銷市場,一方面平衡貿易,一方面賺取外匯,讓加入WTO對台灣農業的傷害降到最低,甚至藉以促進農業的再發展。對於台灣農業,我們不應該悲觀,只要能以知識經濟做為農業的發展方向,相信農業可以永續發展,也可以為國家經濟發展開闢另一條途徑,說不定,當工業面臨階段性瓶頸時,農業適時撐起,讓國家經濟有調整的時間,去開拓更光明燦爛的前程。讓我們一起為台灣農業加油!